中安新闻客户端|安徽发布|省政府网微博|中安在线双微

设为首页

英文|简体|繁体

您当前的位置 : 徽文化 > 文坛皖军 > 皖籍名家

从合肥走出的“红色画家”

时间:2019-02-22 09:20:00

  

  ○“红色画家”冯法祀

  ○冯法祀作品《控诉会》

  ○巨幅作品《刘胡兰就义》

  说起刘胡兰的故事,不少人都知道。但你知道以她的故事为题材,创作了具有划时代意义巨幅油画《刘胡兰就义》的作者是谁吗?他就是出生于我们合肥庐江县的冯法祀。除了这幅作品以外,他还创作了大量和我国各阶段革命相关的“红色题材”作品,是当之无愧的“红色画家”。

  以画笔为武器投身革命

  庐江县白湖镇位于合、芜两市巢湖、无为、庐江三地交界处。1914年,冯法祀就出生于白湖镇的裴岗村。不过他在老家没生活几年就随父母迁到南京。

  自小聪颖的冯法祀在1920年6岁时就进入江苏省第四师范附小读书,爱好美术,深得老师及同学们赞赏。1928年,在南京一中受到良好的美术基础教育,在老师指导下,学习石膏像、风景、静物写生,并作想象画。1933年,他考入南京中央大学教育学院艺术科,让人惊讶的是,这届西画图学生只录取了他一个人,师从徐悲鸿、颜文梁先生学习油画。

  在那个动荡年代,冯法祀很早就投身革命运动了。他1935年参加了“一二·九”学生运动,开始阅读进步书刊,博览中外文艺名著,确立属于自己的世界观、艺术观;这样在第二年的8月,他就参加了中国共产党地下组织领导的“南京学联”。1937年“七七事变”后,全面抗战爆发,23岁的冯法祀以自己的画笔为武器,积极投身抗日运动,8月,他来到陕西省三原县云阳镇参加中国工农红军,随朱德总司令北上抗日,在八路军总政治部宣传部从事抗日宣传工作。1938年又参加了由周恩来、郭沫若等领导的军委会政治部“三厅”的工作,创作了大型水粉画《平型关大捷》及连环画、抗日宣传招贴画多幅。

  1940年冬,冯法祀到广西柳州参加了周恩来领导的抗敌演剧一队(后改为四队),作大批素描、速写;在随后的行军数千里十余县,沿途带领美工队,画了几十幅宣传抗日的壁画。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到达靖西后,冯法祀创作了油画肖像《靖西老妇》,这幅作品把目光关注在一位社会底层的普通老妇,作品中透出画家作画的执著、认真,老妇人的纯朴。“为画这幅作品,我特意让老妇人穿上家中自己织染、有花边的衣服,正襟端坐。”冯法祀曾回忆说。这幅中国早期肖像油画的重要作品及以后他创作的多幅抗日题材的油画作品,受到了徐悲鸿的赞赏,“以急行军作法描绘前后方之动人场面,题材新颖作法又深刻而后者尤为重要,如不深刻则失却最有价值之真实,将变为无意义。冯君能把握题材,写之极致,可谓抗战中之珍贵收获也。”

  创作划时代的《刘胡兰就义》

  在战火纷飞的艰苦岁月,冯法祀先生在艺术创作中以简练、概据的手法,探索、寻求形成了他深刻、强烈、生动、简洁的艺术风格。1946年,冯法祀被聘为北平国立艺专副教授。新中国成立后,冯法祀继续以画笔描绘人民当家作主的新生活。

  1950年,冯法祀赴京郊参加“土地改革运动”,创作大幅油画《控诉会》。《控诉会》题材、人物采自生活,作品人物众多,构图饱满而不拥塞,色彩沉稳而响亮。画以控诉的农民人群构成的大面积灰色,插入画面中心青年农民土黄色的背影及白色头巾与红色棉袄的青年妇女相映,使作品在压抑中透出一股新的时代气息,呈现出解放了的农民迸发的新的精神风貌。《控诉》的中心人物“老人”站在桌子上控诉,神情激愤,几位农民怕他在桌上站不稳,急忙上前扶着他的腿,这样的细节,是非亲身经历此情此景的人构想不出的。冯先生指着画面上的人物都能说出画的是谁。有专家说,《控诉会》是新中国油画家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尝试创作主题性作品及大场面构图的一个成功的范例。

  而在这一时期,冯法祀最大的成就还是创作了巨幅油画《刘胡兰就义》。1954年,冯法祀赴山西省文水县云周西村深入生活,收集女英雄刘胡兰的事迹资料,开始构思创作巨幅油画《刘胡兰就义》。1957年冯法祀完成了这幅油画。

  纵观这幅油画,我们看到《刘胡兰就义》人物众多,场面恢宏,骚动的农民人群与反面人物构成了画面冲突的两方面,在两组动态人物构成中,身着黑色棉衣的刘胡兰与两边的匪兵构成的三角形人物组合如“定海神针”,成为画面构图中最稳定的因素,是画作的灵魂。她的头在被撕扯开的棉衣的映衬下形成画面视觉的中心。阴沉的天空,白色的积雪与灰色的农民群体环绕包围住反面人物,匪军黄色的军衣与农民们深沉的色调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对比,刘胡兰的头部与颈部的色彩在黑色、灰色的衬托中成为画面色彩最夺目的部分。相拥的刘胡兰母亲、妹妹是画中色彩最鲜明的部分,她们的姿态、神情与回望的刘胡兰的镇定凛然形成对比和呼应,使主体人物与周围人群形成一个构成整体。

  《刘胡兰就义》以外光写实色彩完成,这在当时的中国油画创作中是不多见的,需要画家相当的探索勇气与精湛的技巧。这幅作品的创作完成标示中国油画家驾驭大型作品的探索进入了一个成熟期。而冯法祀在这幅作品中开拓性的努力,时至今日仍不断给后人以启迪。这幅巨制现珍藏于中国美术馆,与蒋兆和的力作《流民图》被中国美术馆人士称作馆藏“双璧”。

  当之无愧的“红色画家”

  改革开放后,冯法祀调回中央美术学院任教,恢复了油画系主任职务。个人命运的转机激发冯法祀以极大的热忱投入到新的艺术追寻中。几年中,他作画、讲学,北上黑龙江,南至云南西双版纳,作风景画、人物画多幅,如:《峨嵋清音》、《节日的西双版纳姑娘》、《傣族少女》、《挑水的傣族姑娘》等。

  1984年秋,冯法祀赴法国巴黎国际艺术城,在旅法中国籍画家吕霞光先生创办的“吕霞光夫妇画室”成立中,以首位驻“画室”中国油画家身份展开了艺术考察与交流。在法期间,他在卢浮宫以作品原尺寸临摹法国浪漫主义大师德拉克洛瓦的油画《希阿岛的屠杀》(局部)。这幅临摹作品在构图、人物造型、色彩上严守德拉克洛瓦原作的精髓;而笔法、内在的气度与风格又体现出冯法祀的个性。画作绘制过程中,不断引来在卢浮宫参观的各国人士驻足,对于这幅出色的临摹作品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从法国回来后,冯法祀在讲学作画的同时开始构思大型油画《南京大屠杀》。1992年1月,与学生申胜秋合作的大型历史油画《南京大屠杀》绘制完成,参加了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20世纪中国绘画展览”。

  2009年7月16日19时35分,冯法祀因突发性大面积心肌梗塞辞世于北京,享年95岁。纵观冯老的一生,我们可以说,他是当代中国著名的油画家和美术教育家,是安徽的骄傲。他继承发展了老一辈开创的现实主义道路,在美术教育、艺术创作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特别是他的作品,大多是和我国各阶段革命相关的“红色题材”,可以说是当之无愧的“红色画家”。□胡亦群筱铖

中安在线官方微博,中安在线官方微信二维码
来源: 合肥晚报  
相关新闻

中安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2-2008002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8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