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新闻客户端|安徽发布|省政府网微博|中安在线双微

设为首页

英文|简体|繁体

您当前的位置 : 徽文化 > 名人 > 古代名人

北宋时期两位无为著名音乐家

时间:2024-03-29 08:53:28

  北宋时期两位无为著名音乐家

  戴启文

  无为地处皖江北岸,人杰地灵。但鲜为人知的是,这方热土还是音乐发达之地。早在东汉时期,音乐就已在无为地区广泛传播,曾出土有东汉时期的青铜编钟,它是中国古代宫廷乐器存于无为的明证。历经魏晋南北朝,随着无为地域的楚文化更深地融入唐朝的中原文化,到了北宋时期,无为地域的音乐更加蓬勃地发展起来,涌现出两个载入《宋史》的著名音乐家。

  李景仙

  李景仙在北宋音乐界的地位,可以从欧阳修的诗中找到答案。

  宋仁宗庆历七年,即欧阳修被贬为滁州太守第三年的一天,他请李景仙到自己的官署弹琴,之后留下著名的音乐欣赏诗《赠无为军李道士》。全诗如下:

  其一

  无为道士三尺琴,中有万古无穷音。

  音如石上泻流水,泻之不竭由源深。

  弹虽在指声在意,听不以耳而以心。

  心意既得形骸忘,不觉天地白日愁云阴。

  其二

  李师琴纹如卧蛇,一弹使我三咨嗟。

  五音商羽主肃杀,飒飒坐上风吹沙。

  忽然黄钟回暖律,当冬草木皆萌芽。

  郡斋日午公事退,荒凉树石相交加。

  李师一弹凤凰声,空山百鸟停呕哑。

  我怪李师年七十,面目明秀光如霞。

  问胡以然笑语我,慎勿辛苦求丹砂。

  惟当养其根,自然烨其华。

  又云理身如理琴,正声不可干以邪。

  我听其言未云足,野鹤何事还思家?

  抱琴揖我出门去,猎猎归袖风中斜。

  作为北宋文坛领袖兼音乐家,欧阳修在诗题里称李景仙“李道士”,在诗一中称李景仙“无为道士”,在诗二中称李景仙“李师”。诗中,欧阳修写出了欣赏李景仙弹琴的多重感觉:音乐色彩方面,李景仙用声调的冷峻肃杀表现秋冬的苍凉,用旋律的庄重和畅表现春天的草木萌发;音乐节奏方面,李景仙既用十二律吕,又奏出“宫商角徵羽”五声音阶;音乐表现力方面,既有“万古无穷音”的概括,又有“一弹凤凰声”让百鸟停止鸣叫;音乐欣赏方面,用“弹虽在指声在意,听不以耳而以心”,表现沉浸式的音乐体验。欧阳修这首音乐欣赏诗,从侧面说明了李景仙在琴演奏方面的地位,它是用诗的形式写成的音乐欣赏论文。

  宋哲宗元祐四年,苏轼出任杭州知州,他也欣赏到李景仙的琴演奏。关于这次演奏的经历,苏轼在《书文忠赠李师琴诗》中有记录。文中,苏轼没有描绘李景仙的弹奏,但引述欧阳修对李景仙的称谓“李师”,自己则称李景仙“贤师”,尊敬之情显而易见。

  关于李景仙及其家族,清《无为州志》记载:“李景仙,祥符中道士,居天庆观,构万卷堂,藏书两监,多秘阁所无者;后以一监进于朝。景仙之兄名仙芝,登进士。有弟为僧,名智昙。时称李门三教。”李景仙不但音乐才华出众,还藏有许多朝廷没有的图书;后来,他把其中的一部分献给朝廷。其兄李仙芝,是王安石同榜进士;其弟智昙,是著名的僧人。李家三兄弟分别在儒、道、释三方面成就斐然,被称为“李门三教”。

  杨杰

  杨杰,字次公,青年时就以“雄文妙赋”著于世,宋仁宗嘉祐四年中进士,与米芾、欧阳修、苏轼、王安石等建立了友谊。杨杰不仅是一位政治家,还是一位艺术造诣很深的音乐家,他曾七任太常,执掌宫廷和宗庙的礼仪和音乐。

  《宋史·乐志》多次记录杨杰在音乐上的贡献。宋初宫廷雅乐声音太高,不合中和,太宗命人重定律吕;宋仁宗以“器久不谐,复以朴准考正”,结果钟声沉郁震颤,并不和谐。宋神宗即位,诏秘书监刘几、礼部侍郎范镇议乐,刘几请命杨杰同议。杨杰与范镇产生争议,他多次上书,具体指出范镇观点的不足:“今镇新定乐法,颇与乐局所议不同。且乐经仁宗命作,神考睿断,奏之郊庙、朝廷,盖已久矣,岂可用镇一说而遽改之?”著《元祐乐议》,其中的《议乐章》说:“国朝大乐所立曲名,各有成宪,不相淆杂,所以重正名也。故庙室之乐皆以‘大’名之,如《大善》《大仁》《大英》之类是也。今镇以《文明》之曲献祖庙,以《大成》之曲进皇帝,以《万岁》之曲进太皇太后,其名未正,难以施于宗庙、朝廷。”

  宋神宗元丰三年,杨杰上书,从作曲、演奏、指挥和表现内容等角度,指出“范镇乐”的缺陷:一是“歌不永言,声不依永,律不和声”;二是“八音不谐,钟磬阙四清声”;三是“琴、瑟、埙、篪、笛、箫、笙、阮、筝、筑奏一声,则镈钟、特磬、编磬连击三声,声烦而掩众器,遂至夺伦”;四是“(武)舞者发扬蹈厉、进退俯仰,既不足以称成功盛德,失其所向,而文舞容节尤无法度,则舞不象成也”;五是“乐声不一,混殽无叙”;六是分乐之序,“冬至祀天,不歌大吕;夏至祭地,不奏太簇;春飨祖庙,不奏无射;秋飨后庙,不歌小吕”;七是雅乐与民乐相杂,以致“郑声乱雅”。杨杰的评论,在中国音乐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宋哲宗即位,杨杰再次从乐章曲名、宫架加磬、十六钟磬角度分析“范镇乐”缺陷,又从黑黍用秠不合黄钟的角度指出它的不足。从此,“范镇乐”被弃,宫廷“杨杰乐”正式被采用。

  杨杰还是音乐配器的高手。北宋皇祐五年,开封布衣叶防上书论及乐器、律曲不应古法,皇上让杨杰谈谈自己的看法。杨杰认为:应“增编钟、编磬二十有四为簨制,管箫视钟磬数,登歌用玉磬”。

  在朝廷做官的音乐家杨杰,与无为地方音乐家也有联系,他曾经把琴师李景仙介绍给苏轼。《书文忠赠李师琴诗》中,苏轼有如下记录:“与次公听贤师琴,贤求诗,仓卒无以应之。次公曰:‘古人赋诗皆歌所学,何必己云!’次公因诵欧阳公赠李师诗,嘱余书之以赠焉。元祐四年九月二十一日。”文中提到的“次公”,即杨杰。

  《宋史》记载:杨杰有音乐专著《乐记》五卷。顺便说一句:杨杰诗文的石刻留存在浙江衢州、安徽枞阳,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的一部分;杨杰的《无为集》入选《四库全书》,其《补正三礼图序》《皇族服制图序》,不但完善了北宋皇家服装礼仪规制,而且是研究中国服装史的重要参考文献。

中安在线官方微博,中安在线官方微信二维码
来源: 芜湖日报   编辑:刘晓东

中安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2-2008002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8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