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新闻客户端|安徽发布|省政府网微博|中安在线双微

设为首页

英文|简体|繁体

您当前的位置 : 徽文化 > 名人 > 现当代名人

明光人汪道涵的青年时光

时间:2018-12-19 08:07:00

  近日,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前董事长江丙坤去世。这让人们想起整整十年前的6月12日上午,在钓鱼台国宾馆,海协会会长陈云林与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的手紧紧握在一起,成为两岸关系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而随着海协会和海基会恢复谈判,又让我们想起两会的首任领导人辜振甫先生和汪道涵先生以及具有历史意义的“汪辜会谈”。你可能不知道,海基会首任会长汪道涵先生正是我省明光市人。

  小时候曾学过武术

  1915年3月,汪道涵出生于明光市,当时叫嘉山县。曾先后就读于交通大学、光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前身),1980年任上海市市长,1991年12月16日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在京成立,汪道涵被推举为首任会长。1993年4月27日与辜振甫在新加坡举行会谈,为两岸关系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据史料载,汪道涵从小就聪明过人,但也很调皮,还学过武术呢。在他的家乡就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

  1937年8月的一天清晨,汪道涵和几兄弟刚起床正晨练,外面有人敲门找汪家的伙计,伙计正在拌草料喂毛驴,来人和伙计在驴棚前讲几句话后,突然伸手打了伙计两耳光,汪家几兄弟忙跑过去,质问他凭什么打人。来人见汪道涵中等个头,瘦瘦的身躯,就把眼睛一斜,横气十足地道:“你少管闲事!”并推了汪道涵一把。汪道涵就势将身体向左一侧,伸出右手一把抓住莽汉的右手,向下一压,使出一招“四两拨千斤”,莽汉冲出好几步,一个“狗吃屎”趴在地上。这位莽汉哪知道面前这位貌似“手无缚鸡之力”的白净青年竟是个练武之人,前几年还因功夫不错被推选为少林洪门武术馆馆长。

  1940年,嘉山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汪道涵任首任县长。有一天,他来到嘉山的殷庄。在经过一个打麦场时,看到一个小伙子正在练套路,汪道涵对身边陪同的人说:“这兄弟练的是回门。”陪同的人一听,很想让汪道涵露两手。汪道涵稍加思索,便撩起黑长袍的一角,然后一个抱拳礼,双手上下翻,一个大云掌,脚同时往下一跺,马步一闪,身体向右一侧,一个冲拳出来,紧接着一招“金钩钓鱼”,然后金钩一收,柳叶掌带风“呼”地击出,再一纵身腾空而起,只听“啪”地带一个二踢脚……看得在场的人一会儿鸦雀无声,一会儿掌声齐鸣。他们就是不明白:如此一介文弱书生哪来这样好身手?

  从“导淮”到“道涵”

  其实,好多人不知道,汪道涵的原名是汪导淮。这一名字包含着汪道涵的父亲、中国现代基础教育奠基人之一的汪雨相治理淮河、使人们不再遭受水患之苦的决心。那他后来为何又改名汪道涵呢?

  这还得从那次“教训莽汉”事件说起。当时汪雨相听到院里有吵闹声,就跑出房门并制止了汪道涵。他一问才了解到,那个伙计借了莽汉5块钱拖了半年多没还,莽汉追债找上门。伙计说他只借了4元,可这人却向他讨还5元;而且一时也筹不齐这5块钱,答应到年底再还他的。不想这莽汉一时性急竟动手打他……了解事情原委后,汪雨相回屋拿了5块钱替伙计垫上。

  打发走了莽汉后,汪雨相把汪道涵叫到一边说:“你是读了十几年书的有知识的人,怎么能和人家动起手了呢?俗话说君子动口不动手,你有满腹的道理还不行,还得有涵养才是,一个有道德和涵养的人是不会轻易和人动手的。”“一个有道德和涵养的人是不会轻易和人动手的。那不是因为他欺人太甚了。”汪道涵虽然心里有点不服气,但他还是认为爸爸说的话有道理,并在心里记住了这句话。

  抗日战争初期,中共党组织活动还处于秘密状态,为了活动方便、不暴露自己的身份,时任中共明光临时支部书记的汪道涵要求支部里的几名党员都用化名。用什么名字呢?汪道涵一下想到了父亲那句话,于是改名为汪道涵。

  其实,改此名还有更深的涵义。据汪道涵自己后来给身边的朋友解释说,之所以用这个名字,一是与以前的名字是谐音,念起来很顺口;二是“道”和“涵”的意义,“道可道,非常道”,汪道涵的人生几乎就是中国现代史的缩影,那么他的这个“道”里面的意思就很深了。

  走上革命道路的汪道涵

  汪道涵早期曾在家乡任嘉山县县长。其实,汪道涵能走上革命道路,最先还是受父亲汪雨相的影响。汪雨相曾是孙中山的文书,同盟会的第一批会员,后来在家乡创办了明光小学。

  汪道涵自幼受到良好家教,深得父亲喜爱。1932年,18岁的汪道涵以优异成绩考入上海交通大学,投身上海学潮。抗日战争爆发时,早就认识到唯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的汪雨相做了一个惊人的选择:他与长子汪道涵一道率领全家及亲友28人,奔赴了革命圣地延安。从此后,汪道涵就在自己选择的道路上前行着,并且和敌人“斗智斗勇”。

  1933年,汪道涵因宣传演讲被捕入狱,1934年虽然被放出,但并未脱离险境,便衣特务一直在暗中监视他的行动。汪道涵想,这样长此下去也不是个事,不如主动出击,施展障眼法来麻痹特务。于是他和几个人给监视他的特务王学吾设了个局:他们几次邀请王学吾喝茶喝酒。当王学吾来的时候,他们几位忙围着一只小茶几,在一个白碗里掷骰子。汪道涵高高举起右手,手心里攥着两只牛骨刻的骰子,故意提高嗓门喊着掷骰子的口号,随着喊声一落,就听“当啷”两声,两只骰子在白瓷碗里溜溜打着转。汪道涵顿时眉飞色舞地喊道:“十一点,输一家,赢两家,一家抵一家,庄家赢一块钱。”几次下来,王学吾看着这帮人喝酒、赌钱、侃大山,哪有点共产党的样子,倒像花花公子,于是逐渐放松了对汪道涵的监视。

  1940年,安徽省嘉山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后,急需建立一支武装力量,但缺少枪支。汪道涵等人得知一个小镇上的一个地主家里有十几支步枪,即前往动员。但是这个地主获知消息后将所有枪支隐藏起来。找寻了半天,最后,汪道涵将视线放在进门的“门槛石”上。在来回走了两趟之后,汪道涵突然站住不动,厉声说:“把门槛石搬开!”果然,十几支步枪用布裹起来,正严严实实地躺在门槛石下面。

  回到县总部后,手下人问汪道涵:“您怎么知道枪支就在那里呢?”汪道涵这才解释道:“房子是老房子,但是门槛石下的青石板却是动过的,有泥土的痕迹;而且地下是空的,走在上面有些不同的声音。再说,我在青石板上一跺脚,那地主的脸色就变了。”听汪道涵讲明原因,大伙不禁都被他的智慧所折服。

  新中国成立之后,汪道涵一直没机会再回到家乡,但家乡的山山水水、风土人情深深刻在他的脑海里。他无时不挂念着家乡的建设和发展变化,只要有家乡的人去看望他,他都仔细地问这问那。2002年,家乡有位记者去采访他,11点半采访结束时,他幽默地说:“离12点还差半个小时,这半个小时该我采访你们了。请你们说说家乡的变化。”2005年11月,就在汪道涵去世的前一个月,还派亲属到老家联系落实捐赠其部分藏书事宜。他想将自己个人多年的藏书捐赠给家乡人民,为家乡的文化事业做点贡献。

  □筱铖

中安在线官方微博,中安在线官方微信二维码
来源: 合肥晚报  
相关新闻

中安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2-2008002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8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