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新闻客户端|安徽发布|省政府网微博|中安在线双微

设为首页

英文|简体|繁体

您当前的位置 : 徽文化 > 徽学 > 徽学百家

合肥古岗: 镌刻沧桑历史 承袭古今传奇

时间:2020-04-26 09:31:14



  ○唐五房圩的“走马转心楼”



  ○铺子岗



  ○烧脉岗



  ○马厂冈 吴建中 摄



  ○如今的古埂公园



  ○古埂遗址出土的石钵

  古岗,陈列着古老的文化,飘散着美好的传说,在历史的承载下,时时陶冶着我们,感动着我们,涵养着我们。作为有着2000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合肥也有很多历经岁月沧桑而积淀了厚重人文底蕴的古岗,至今仍有遗存,仿佛在向人们讲述着那远古的故事。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神奇的庐州古岗文化。

  曹操曾经赐名 三国文化遗存

  马厂冈即庐江县庐城镇马厂村,位于庐江县城东南,是由黄陂湖南边湖岸与合肥到铜陵高等级公路闭合起来的一块大约三十平方公里的地方。其名由来已久,据说是拜曹操所赐。

  相传三国时期,曹操为了进攻濡须,在黄陂湖中操练水军,在县城南门县河中设立了水码头。县河、湖南岸广阔的草地山岗,就自然开辟成曹军养马、放马、驯马、赛马之所。在这片土地的北侧有大洗马塘、小洗马塘。往南十里有盔头,均与当时的曹军战马传闻相关。马厂在近代一直作为当地行政辖区的名称,新中国成立以后为公社名称和驻地,1992年撤区并乡以后,保留作为村名。而在县城,原有一个曹操圈马的马厂巷,在高拐,直通县医院北后门,如今已随岗湾片区改造而消失在新的中心城里了。

  庐江近现代诗人陈诗曾有诗赞马厂曰:“马厂冈同柴府渡,伍乔母子葬其间。南唐文物曾兴起,未可千秋视等闲。”诗中所说伍乔,是唐宋之间五代十国时期南唐的状元,也是庐江历史上唯一的一位状元。他自幼聪颖异常,勤奋好学,于南唐保大十三年(公元955年)考中状元。其临场所作的《八卦赋》,受到主考官和当朝皇帝的赞赏,并将该文刻于碑上,立于国学门外,“以为永式”。他先后担任歙州司马、翰林考功员外郎、户部员外郎等职。伍乔的文学作品,多以山野景物书写生活情怀,崇尚闲云野鹤式的隐逸生活,在《南唐书》、《十国春秋》、《全唐诗》、《补五代史艺文志》等诗文集中均有收录。北宋开宝九年(公元976年),时南唐已亡,伍乔不愿入北宋为仕,隐居于九华山。晚年回归故里,年逾古稀病卒。据《嘉庆一统志》记载,“伍乔墓在庐江南马厂冈。”《庐州府志》和清光绪《庐江县志》记载,“伍乔墓在庐江县马厂冈,居民耕田得碑为验。”如今,伍乔墓早已不知何在了,只留下这故纸堆中的只言片语。好在伍乔留下了一些作品,可供后人品读,特别是他首创的词牌《喝火令》,至今还常为古诗词爱好者填写仿效。

  而伍乔母亲亦葬于离马厂冈东部不远的“柴府渡”。柴府渡,如今叫柴埠渡,是泥河镇的一个村,也位于黄陂湖的南岸,其地名的由来,也是因为曹操。相传,曹操要过黄陂湖南的重要河流黄泥河,让每个士兵背一捆树柴投入河中,马上就形成了一座柴桥,因此得名柴渡,久之,便传为柴埠渡了。

  这些沿着马厂冈周围的历史遗存,大都与曹操有关。那时,庐江全境均属曹魏。而庐江老乡周瑜却在江南为孙吴政权服务。正是周瑜辅佐孙权联刘抗曹,取得赤壁之战的胜利,天下进入了三国鼎立时期。曹魏与孙吴在庐江境内一分为二,设置了南北两个扬州刺史部,两个庐江郡。有专家学者推论,从中国著名历史地理学家谭其骧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上来看,赤壁之战后,庐江县城及黄陂湖大概都在孙吴的辖内。此时,周瑜极有可能偕夫人小乔回过阔别的家乡,同时,也可以说明,周瑜卒于巴丘后,何以能归葬故里。

  明清曾设铺驿 名称几经更迭

  铺岗村,位于庐江县冶父山镇正北部,距庐城10千米。东接明圣村,南依冶父山,西、北分别与庐城镇罗埠、新桥村毗邻。

  铺岗,亦名铺子岗。据地方文献记载:此地乃冶父山脉向北绵延的一座小山冈。因山岗上野荆丛生,常有兔子出没,故俗称“兔子岗”。

  铺子岗有悠久的历史,据说明初冶父山高僧在此风水宝地建地王庙,因此叫“菩萨岗”。古时此地是庐城通往白山的必经之路,为县境南北交通要道,明清两朝均在此设置铺驿。铺驿,即驿站,古时官府所设,为递送公文者提供食宿和补给马料的机构。有人看准商机,即在铺驿附近搭棚开铺,卖茶及小食品。继而各种铺子陆续开张,酒坊、豆腐坊、当铺、铁匠铺、理发铺、杂货店及澡堂等一应俱全,逐渐形成了小集市。人们便改称“菩萨岗”为“铺子岗”,简称“铺岗”。

  “铺子岗”于明代即有街市的雏形,清初街市逐渐形成,到了清朝乾隆年间,铺子岗商贸发达,进入鼎盛时期,成了远近闻名的集镇,与相邻的罗家埠和栖凤岭媲美。老街的南北各有一座闸门,为防匪盗而日开夜闭,世世代代的居民过着简单而又充实的生活。

  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置铺岗乡,新建南北街道1条,长500米,宽6米,形成“十”字街;1955年铺岗乡为县直属乡;1958年实现公社化,成立灯塔(庐北)公社;1961年调整体制,建立庐北公社(驻地铺子岗),下设置铺岗、洪塅、五岗、高头山、明盛、大岗、分水岭7个大队。20世纪80年代,是铺岗街道最为鼎盛时期,除了众多商埠,还有铁木厂、修配厂、电焊厂、油厂、粮食加工厂和水泥预制厂等,铺岗街道居民亦农亦工亦商。

  1982年全国第一次地名普查,因“铺岗大队”重名,以其位于县城之东北,便改名为东铺岗大队。1984年恢复乡级建制,所辖大队同时更名为村委会,隶属城关区。1992年撤区并乡,庐北乡与冶山乡合并,置县直属冶山乡。

  1999年9月,冶山乡成建制改为冶父山镇。2005年7月,撤销石山乡,并入冶父山镇;同年底,全县社区、村级规模调整,东铺岗村与五岗村合并,恢复历史地名,组建铺岗村民委员会,隶属冶父山镇。

  2006年,铺岗村作为庐江县新农村示范点,整村推进村庄规划,建设“中心村”;2013年实施市级“美好乡村”建设,以山水田园为依托,以“铺子岗”人文历史为底蕴,打造宜居、宜游福地。2014年,铺岗村被授予安徽省首批“安徽省森林村庄”称号。

  铺子岗有一传统习俗:正月舞“九节胡氏龙灯”。“九节胡氏龙灯”始于何年,无考。民间相传,当年铺子岗居住有胡、刘两大姓氏。是年,有胡姓和刘姓两兄弟到江南谋生,途中遭遇大雨暴发山洪,胡氏和刘氏抱着同一根圆木求生,可圆木只能浮起一个人,眼看着两人都面临丧生的危险,年长几岁的胡氏便将圆木让给刘氏,自己却被洪水卷走了。刘氏为纪念胡氏,将那根救命的圆木几经辗转带回家,分成九份,再取些竹子、藤条、纸等材料,精心扎成“九节胡氏龙灯”,并配有“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忠”“义”四大牌灯,赠给胡氏后人,以谢救命之恩。后每年正月十五,胡、刘两姓氏后人共舞“九节胡氏龙灯”,给乡亲们送祝福,相沿成俗。

  历史文化悠久 腥风血雨洗礼

  烧脉岗,位于肥西县紫蓬镇,名字就有着烫人的温度,而这里不仅有着奇特的名字,还有着神奇的传说。

  历史闪回到600多年前的明洪武年代。相传朱元璋打江山时,刘伯温“佐定天下,出谋划策,料事如神”,为创立大明江山立下汗马功劳。这个进士出身的理学者,上通天文下懂地理,堪与诸葛亮比肩,“多神奇阴阳风角之说”(风角:占卜吉凶),很讲究风水。一日,刘伯温路过烧脉岗南边的狮子山,发现北山头有两个大墩,一似锣,一似鼓,墩南有一座小庙,周边有大树,远观像绣球。刘伯温断定这里是一龙脉活地。按照风水一说:逝者埋葬于此活龙口,其后人有帝王之位。为保朱氏江山世代相传,刘伯温苦思冥想,没有办法,夜梦中忽闻山言:“我不怕挖、不怕挑,只怕童丁钉我腰,更怕大火四面烧。”次日,刘伯温下令寻两童丁(男童)钉向山腰,顿时,整个山体血流如注,满山土石被染得一片血红。自此,狮子山就被人们称为红土山。

  钉住山腰后,朱元璋又下令火烧狮子山四周的地脉,手持火把的兵士连夜点燃狮子山四周的村落,大火整整烧了三天三夜,终将狮子山周围的这条龙脉活活治死。龙脉被杀死之后,狮子山周围成了一片安宁之土,人们便在火烧龙脉的地方居住下来并兴起了集市,烧脉岗之名便由此而沿袭至今。此一传奇,现已收录入《肥西县地名录》作为地名掌故。

  传说虽无考,可说来也奇怪,烧脉岗四周唯独红土山上的土石全是红色,山的南边原先也确有一座古庙,据嘉庆《合肥县志》记载,“烧脉岗南(今康湾圩附近)存有元代所建的营元寺。”此庙数百年来香火不断,直至上世纪五十年代才被拆除。

  童丁钉山腰、大火烧龙脉仅是传说,而另一场火烧烧脉岗的大戏却真实上演过,点火者就是后来成为淮军将领的周盛波、周盛传。周家原居在肥西大柏店枣林岗附近的周老家郢,家有田地几十亩。周家兄弟六人,老大盛余、老二盛选、老三盛华、老四盛波、老五盛传、老六盛春。咸丰三年(1853年),战祸纷起,当地有个地头蛇名叫胡松,趁地方大乱之际,带人欲灭周家,霸占周家的田地,周盛波兄弟放弃家产杀出重围,逃到了烧脉岗附近的罗坝圩藏身。当时,周氏户长周方策动员周盛华领头办团练,粮饷兵器由他资助一部分,另从全户族中筹集一部分。周家兄弟在有家不能回的情况下,召集百余人,创办了团练。骁勇善战的周盛波,被推为首领,渐渐地,练勇达2000余人,成为合肥一带较大的团练。为扩大地盘,周盛华制定了夜袭烧脉岗的计划,一天晚上,借夜色掩护,周盛华带小刀队一行人潜伏在烧脉山南面的唐大桥一带,周盛波、周盛传则带短刀混入烧脉岗的一个赌场假装赌钱,夜深之后,两人潜入这一大户人家的内房,将其夫妇杀害,然后放火烧房,一时间,整条街上火光冲天,周盛华的小刀队见已得手,马上带人占领烧脉岗,从此,烧脉岗成了周家的地盘。

  历经磨难后的烧脉岗集市又慢慢恢复了元气,但远没有大蜀山南面的长安集繁华。日本侵华时,长安集是国民党统治区和日军占领区的交叉前沿地带,当时,商人们不敢进合肥城做生意,便云集长安集,一时间长安集生意红火,后来盘踞在大蜀山的日军趁每日起集高峰时,向长安集发动猛烈炮击,炸死炸伤不少无辜平民。长安集不安,做生意的人只得辗转北移到烧脉岗,烧脉岗集市一下子热闹非凡,当时仅百货行就多达28家,一时有“小南京”之美誉。日军获悉商户们北移烧脉岗后,又两次派飞机前来轰炸,可炸弹扔偏了,一枚枚落到烧脉岗南面的唐上湾村,烧脉岗集市也渐渐冷清起来。直至解放后,洗尽铅华的烧脉岗才重又回归繁华。

  昔日沧桑遗址 今成美丽公园

  肥西县上派镇有座著名的古埂公园,其得名是因为这里有一片古老的遗址——古埂岗。而公园以遗址命名,不仅是为了怀旧,更是历史与现实、古朴与年青的精妙结合,令人闻之能发思古之幽情,游之而生惜今之神意。历史的撬动,往往就是崭新价值的开启。

  古埂岗又称古城岗、古埂塘,位于上派东南方向,毗邻县体委运动场。东西长350米,南北宽65至180米,面积3.5万平方米。这块不死的土地,已经沉沉睡了几千年,只是曾在20世纪80年代醒过两次。

  这里曾叫胡湾村。时间倒回到1976年,县里统一部署,将胡湾村改成了蔬菜种植基地。历史有时充满了戏剧性,改种蔬菜后,需要在地头间挖很深的水沟,以便灌溉蔬菜。谁也没想到,这一锹下去,直接与沉睡地下的文物来了个“亲密接触”。

  先是有村民挖水沟时挖出了形状怪异的石头。接着,挖到东西的人越来越多,挖出的东西也越来越奇怪。没有人说得出它们的名字,更不知道这些“玩意”是做什么用的。有人挖到过石斧,还有人挖到了蚌壳、陶鼎等物。当时有人称,把看着又光又滑的石斧拿回家切菜,嘿,居然够锋利!

  不久后,有村民向肥西县文物部门反映了此事。1982年,正值全国第二次文物普查,由当时的肥西县文物工作组对古埂遗址出土的文物进行了鉴定,确定古埂遗址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同时上报省级文物单位。1998年,古埂遗址升级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其间,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专家带队,肥西县文物部门和安徽大学文博班学员参与,于1983年和1987年先后两次对古埂遗址进行了发掘。

  两次历史性的撬动,着实喧腾、热闹了一番。两次发掘共近百人参与,仅野外作业就历时70余天。当地很快有人打听出队伍是“省里来的考古专家”,来古埂就是发掘村民反映的文物的。生性好奇的年轻人喜欢趁着吃饭的空闲,直接端个饭碗就往发掘现场跑。后来,现场几乎人山人海,围观的人群挤得水泄不通。

  村民们不会鉴定挖出文物的价值,但大家都被专家们的“专业”镇住了。“他们挖的坑都是笔直切下去的,很平整,挖出的文物先用小刷子刷去泥土,再用放大镜自己观察。”有胆子大的年轻人还会和专家们“搭讪”,问问挖出的是什么东西。专家们会告诉他,是非常有价值的珍贵文物。大家一下子变得肃穆起来,谁也没想到,祖祖辈辈谋生的土地下竟埋藏着文物。

  胡湾村流传着一个传说:《隋唐英雄传》里的大英雄罗成曾在此处驻扎过,还牧过马。但这毕竟是祖辈流传的传说,无法考证。现在,却从脚下的土地里挖出了真真切切的文物。挖出文物的这片土地被当地人称为“古埂岗”。后来,胡湾村也以此为名,到了现在,胡湾村已变为古埂社区。

  后经专家鉴定,古埂遗址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在这里发掘的文物包括鼎、壶、碗、钵、盘、鸟首耳罐、杯等,材质包括石器、红陶、黑陶等。古埂遗址带有黄河流域的龙山文化和长江流域的良渚文化特色,是很有代表性的江淮地区遗址。而根据专家们的考证,古埂遗址已经有4000年到4500年的历史了。也就是说,早在4000多年前,古埂遗址就已经留下了人类活动的印迹。因为古埂遗址长期以来种植农作物,历史上几乎没有人类居住的痕迹,所以受后代文化影响较小,新石器时代印迹保留完整而单一,这也使之成为研究新石器时代遗址不可多得的“宝地”。

  如今,发掘出土的文物,已经被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收存。2007年,在原遗址基础上建成了一座占地2万平方米的现代公园,成为上派镇乃至肥西县周边居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一到晚上和节假日,散步的老人、唱歌跳舞的中年人、甜蜜的小情侣……游人如织,十分热闹。而原先的古埂遗址,只剩下一座纪念碑,以及埋藏在当地人心中朴实的自豪感,在静静诉说着属于这片土地的历史和荣光。

  厚重文化底蕴 保存历史遗落

  肥西县柿树岗乡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素有“淮军故里”“非遗之乡”之称。柿树大地上文物达54处之多,数量居素有“淮军文化要冲”之称的肥西之首,其中最具特色而又保存较好的三座春秋战国时期的古代城址——瞿家城古城址、松墩古城址、张马墩古城址,沿着古老的丰乐河一字排成。有城池的地方,一定有深刻的故事,它代表着一种权力、一种有形无形的聚集,自然表明了一个地区文化的繁荣、经济的发达,何况三座城池遥遥对望。厚重的土地保存了历史的遗落,“一山三水映柿树,圩堡莲湘话古今”的文化奇观令人啧啧称道。

  在柿树岗,无法绕开一个在中国近代史上留下记号的人——唐定奎。晚清时期,聚啸于山林之中,而又驰骋于大江南北的一个个肥西汉子,一一亮相,他们以一个纵队的名目出现,其中最具代表的人物有:刘铭传、张树声、周盛传、周盛波、唐定奎……其间作为抗日保台第一名将的唐定奎,更是充满了传奇,将肥西人的刚毅果敢、似水柔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和所有功成名就的淮军将领一样,唐定奎在自己的家乡建起了自己的圩堡——唐五房圩,这座建于清同治年间的圩子占地数十亩,四面圩河相连,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建筑为样式别致的“转心楼”,这个楼两层上下都是四合院式徽式房屋,四面回廊可转马走上一圈,在民间又传之为“走马转心楼”。无法考证,当时的唐定奎是否打马疾走转心楼,但此一说可见“转心楼”的恢宏。“紫气东来”是李鸿章所题的“转心楼”匾额,尽管风雨剥蚀,历经沧桑,一座古建筑的骨架还是安然保存了下来,“藏金阁”“暗室”“小姐楼”等三十二间房屋,包容了世事纷纭、故事传奇,兼备了中式和西式风格的布局,又无不在诉说当时主人的眼光和品位。

  在唐五房圩,从“参化堂”“家庙”“荷花池”“苹果园”“练兵场”一一穿过,八面风声骤然而来。抗日保台,唐定奎比刘铭传还早十年;抗法保台,基隆一役足足歼敌400余人,唐定奎身先士卒,血染征袍,将自己勇猛的形象牢牢定位在肥西的土地上,足以不朽。

  唐五房圩仅是散落在柿树岗大地上众多圩堡群中的一个,唐大房圩、唐三房圩、董大圩、董小圩等淮军将领的圩堡群,星罗棋布,构建了柿树岗独特的、底蕴深厚的圩堡群文化。加之新石器、商周时代先民的遗址,众多的古石碑、古墓群、古建筑、古城址,更让今人对一地流彩的柿树岗多了无尽遐想。

  

中安在线官方微博,中安在线官方微信二维码
来源: 合肥晚报  
相关新闻

中安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2-2008002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8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