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新闻客户端|安徽发布|省政府网微博|中安在线双微

设为首页

英文|简体|繁体

您当前的位置 : 徽文化 > 文化新闻

探寻“王侯”历史遗踪

时间:2021-03-05 08:52:00

  ○散兵镇

  ○庄墓镇得名有楚庄王墓之说

  ○楚庄王文化广场

  ○曹植衣冠冢

  ○项羽雕塑 杨钧 摄

  ○夏阁镇 李廷东 摄

  ○曹植雕像

  陈王曹植、西楚霸王项羽、夏朝末代君主夏桀、楚庄王、吴王杨行密……在合肥的诸多千年古镇,有一个非常显著的文化符号,那就是“王侯”的遗踪。这些历史上叱咤风云的人物,都曾在庐州留下过许多动人的故事与传奇。即使岁月已滑过千年,仍能令人发思古之幽情。在合肥聚力打造“五高地一示范”的今天,已成为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为城市增添无限的魅力。

  八斗镇:陈王曹植三顾地 得名“才高八斗”

  近日入选第八批安徽省千年古镇、千年古村落地名文化遗产名单的肥东县八斗镇,名称来源于“才高八斗”。“怅别白马王,东阿喟身后。斯人只四十,旷世谁八斗。”它位于肥东县北部江淮分水岭上,是“曹植三顾地,才高八斗岭”。这是一个沉浸在风流蕴藉和山水人文里的小镇,诗人曹植短短40年生涯中,曾三次来到这里。一步两眼井、衣冠冢、雕像……都在诉说着“八斗”与这位诗人无法割舍的渊源。

  “八斗”之名,自三国时历代传承,沿用至今,长达1700余年,具有古老而鲜明的地域文化特点,和厚重而独特的地名实体文化。

  “八斗”的雏形是荒草滩,又称百荒丘。曹魏伐吴前,曹植屯兵(今山东)鱼山,后其随父到达百荒丘,闻其名不吉,将百荒丘改称鱼山。曹植曾三次率军伐吴,均驻扎鱼山。曹植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溢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他是三国时期著名文学家,是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与集大成者,被誉为“天下才有一石,子建独占八斗”。曹植死后当地百姓为纪念他,将他曾留下的笔、墨、纸、砚等衣冠及随身物品葬于此地,立“魏陈思王子建之墓”墓碑,将鱼山改名八斗陵。清嘉庆八年(1803年)编修的《合肥县志》称八斗陵为八斗岭,今人简称八斗。

  新中国成立以后,八斗镇经过了一系列建制调整、撤区并乡,2020年5月,八斗镇辖八斗、大张、塅谈、富旺、光明、红旗、红星、花张、九店、军王、陆还、南桥、胜丰、盛岗、王城、五星、新生17个社区。

  八斗镇历史文化悠久,自古英才辈出,商贾云集。三国时期,曹植三顾八斗岭,在这里留下了《白马篇》《洛神赋》等不朽诗篇,“三步两眼井”至今泉水喷涌,滋养八斗百姓;明开国功臣吴复,威震八方,被封“黔国公”,安陆侯,佑赐吴氏宗祠(国公祠)。目前,八斗镇有“三步两眼井”、曹植衣冠冢、吴氏宗祠、赵氏宗祠、高塘庙、吴文章革命烈士纪念塔等历史文化古迹。

  才高八斗,岭上绿洲,如梦如幻,如诗如画。乘着全域旅游的东风,八斗镇深度挖掘曹植文化,已成功举办五届“曹植诗歌奖”。2017年以来成功举办三届“曹植文化旅游节”,加速发展旅游产业,弘扬传统文化,促进乡村振兴,吸引了大批文人墨客前来吟诗作对。忆昔日陈王之才,让这个弥漫着自然生机的沃土更加彰显历史底蕴和人文魅力,让这合肥三国文化的一颗遗珠,成为世人们安放灵魂的诗和远方。

  散兵镇:西楚霸王项羽所部兵散于此

  “居山息水事渔耕,散落干戈铸地名。一段传奇千载后,新歌可带古歌声。”入选第八批安徽省千年古镇、千年古村落地名文化遗产名单的巢湖市散兵镇,古老的“散兵”地名源于公元前202年楚汉相争,项羽所部兵散于此。两千多年悠悠岁月,四面楚歌,老虎宕、霸王石等典故影映着当年的历史风云。

  散兵镇位于巢湖市西南,其地名作为一种区域文化的象征,包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印刻千百年来本地历史文化变迁的足迹。

  散兵镇依山傍水,水陆交通便利,是天然港口,明朝初期,由渔村逐渐演变成繁华的集市,也即今日散兵老街之雏形。《清一统志·庐州府二》载,“散兵镇在巢县南三十里”,也是康熙《巢县志》所载10镇市之第五镇。解放后设散兵乡,1984年体制改革,更名为县级建制镇,1992年撤区并乡,将原银屏乡整体划入散兵镇,2004年区划调整,原高林镇整体划入散兵镇。

  散兵镇东、南、北三面群峰环绕,西面巢湖,“三面青山一面湖”,形成一座天然的城郭,是环巢湖十二镇中唯一背靠山岭、面向湖面的港湾。其不仅享有深远的楚汉历史文化,因地势险要,历来成为战事中兵家用武之地,留下众多军事遗迹和“兵变”典故,还拥有着厚重的红色革命历史。

  抗日战争时期,散兵镇是新四军七师活动的主要区域之一,属于皖江抗日根据地的中心区范围。皖南事变时,近千名新四军战士,从国民党部队的围剿中突围而出,渡过长江,来到江北的银屏山区。随后,根据中共中央重建新四军的命令,这部分突围人员,连同江北游击纵队,整编为新四军第七师,并成功争取了大刀会联合抗日,将大刀会整编为“新四军巢南抗日自卫总队”。

  今日的散兵镇,历经2000余年的沧桑,由一个小渔村变成了一个建制镇,2004年又由原散兵镇、高林镇合并成了新的散兵镇。镇域面积126平方公里,人口4万余人,辖9个村居委,是巢湖经济、旅游、生态、文化重镇。今日散兵,正以铿锵有力的步伐迈向环湖强镇,以“山、水、花、石、文”为特色的“五彩散兵”将成为环巢湖一颗璀璨的明珠。

  夏阁镇:相传夏王桀曾于夏皋阁避难

  曾入选第三批安徽省千年古镇、千年古村落地名文化遗产名单的巢湖市夏阁镇,是一座与夏朝有着渊源的古镇。夏阁原名夏皋,位于巢湖城北,过去是皖中到江南的咽喉,也是巢湖联系皖东北的要道。古人有诗记云:“横岗短岫路迢迢,屹立凌云黛色饶。过到黄山分两路,行人遥指问全椒。”

  据说“夏阁”的得名与夏王朝有关,而且有三个版本。其一,夏朝最后一位君主桀荒淫无道,商汤起兵反桀。桀兵败商汤后逃到南巢(今巢湖市域),即《尚书·仲虺之诰》云:“成汤放桀于南巢。”途经夏皋,藏于一居民家阁楼,躲过了追杀。后夏桀流放到南巢放王岗,夏皋也就改名为“夏阁”;其二,夏王桀流放在放王岗后,商在驿道上修建一阁楼,看守关口,防止夏桀逃出,后阁楼所在地就称为夏阁;其三,商汤为了打败夏桀,在桀身边安插了两个间谍妹喜和御厨伊尹,他们一位获取情报,一位传递情报,为商汤打败夏桀立下汗马功劳。伊尹因此当上宰相,而妹喜却同夏桀一起被流放。夏桀后流放到放王岗,妹喜则病死于阁楼之上,成语“夏阁奇冤”也因此而来。

  夏阁自古水陆交通方便,既是古驿道所经地,也是夏阁河流入巢湖所经地,是巢北的鱼米之乡。几千年来,夏阁居民见证了河两岸的一次次变迁。

  传说夏阁河以前没有桥梁,附近居民用木、石块垒成简易桥体,但稍遇大水便被冲走,两岸居民出行受阻。康熙年间,为修石桥居民在河岸搭茶室,向来往行人募捐,最终凑得资金修建成桥。

  大桥建起后,夏阁老街也逐渐繁华。如今,虽然老街已没有了原貌,但还不时露出它的沧桑遗迹。通过滚龙大桥西端,一座清末民初建筑矗立在巷口,拂去尘土,露出青石板小路,路宽约1米,长有20余米。

  “老街位于大桥两侧,桥的东西两侧,有汪长太、徐士全、王世新三大水上茶馆、酒楼。桥上是水产、家禽买卖。”镇上的老人回忆说。“街上还有中西药店、畜牧交易所和米行,市场繁荣。”

  后来,人们又利用夏阁河的上游有利地形,修建了一座下汤水库,这是巢湖最大的人工湖泊。近年,水库沿山半岛发展成为“桃花岛旅游区”,昔日深藏闺中的桃源逐渐为世人所知。

  水库附近的尉桥,是宋代姚兴父子抗金的地方,至今流传着姚兴死于尉桥的故事。《巢湖志》里完颜亮《哀姚兴》诗即记其事:“独领将军将姓姚,一心忠孝为南朝。元戎若解征兵援,未必将军死尉桥。”

  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活跃于附近地区,牺牲的烈士们安葬于元通山间,形成了花苗地烈士陵园。陵园内安葬着1938年在“刘仁庵事件”中被日伪军杀害的七位抗日游击队队员,以及1942年在“五公庙战斗”中牺牲的38名新四军指战员。

  作为重要的抗日纪念地,花苗地烈士陵园已被公布为巢湖市不可移动文物点。

  夏阁有山有水,自然环境优美,也是人才辈出的地方。他们中的代表是张遇春家族、冯玉祥家族。

  清末,淮军崛起,巢县籍总兵以上将领二十多位,民间以“巢县十八总兵”称之。其中春字营统领张遇春就是夏阁人。

  张遇春,字山樵,总兵,资勇巴图鲁,太子少保,同治三年四月卒于上海。张遇春的侄子张志鳌,春字营记名总兵,赳勇巴图鲁;张遇春的儿子张志邦,字彦侯,志字营,属皖南镇总兵,同治五年二月卒于金陵。

  所谓“巢县十八总兵”,张家一门占了三席,为地方名门大户,巢城曾有张氏宫保第。十八总兵之间互相联姻,张遇春家族与峏山王贵扬、巢城钟邦喜、中垾胡效骞等均为姻亲。

  说夏阁,冯玉祥为代表的冯家也是绕不过去的,冯家近现代涌现了一大批对历史做出贡献的人物。

  冯玉祥家乡在夏阁镇竹柯村,他是我国近代史上杰出的爱国将领、民主斗士。一生生活简朴,治军严明,被誉为“布衣将军”。

  戎马一生的冯将军虽然只有两次回安徽省亲居住的经历,并且时间短暂,但在当地产生了很大影响。他在巢的旧居也经多次修缮,今天已经成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向前来参观的人诉说着一段当年“布衣将军”隐居在此的传奇记忆。

  庄墓镇:因楚庄王墓而得名

  曾入选安徽省第二批千年古镇、千年古村落地名文化遗产名单的长丰县庄墓镇,开埠始于春秋,得名于宋,元、明时期兴起,盛于近现代,历代传承、沿用至今,迄今已有2300多年历史。庄墓镇境内古迹众多,楚庄姪墓、庄墓古桥遗址、朱国盛夫人墓、马鞍遗址……不胜枚举,每一处遗迹的背后都隐藏着一段历史故事,值得细细研究。

  庄墓古称庄墓桥,史属寿州(今寿县)。据光绪十六年《寿州志》记载:“楚庄王墓在州东南九十里,大冢岿然,庄墓因此得名。”

  “庄墓”得名有楚庄王墓之说,也有楚庄姪墓说。相传远古年代,有“九龙卧波”,大禹治水时力斩九龙,九条龙身便化为九条高埂。这九条高埂便位于庄墓镇境内,当时楚人认为这里是风水宝地,于是便将先王迁葬于此。后世名臣士大夫多有到此寻楚砖者,列此砖为“古砖第一”。

  庄墓镇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据境内夏商时期遗址的发现佐证,远在3000多年前就有先民在此繁衍定居。据考证,庄墓镇商代属虎方,西周属淮夷,春秋初期属夷虎,后为吴楚交争地属楚地。

  《史记·楚世家》载:“楚考烈王二十二年,与诸侯共伐秦,不利而去。楚东徙寿春,命曰郢。”楚在此建都19年,庄墓时为訾郢属地。秦、汉时为九江郡寿县属地,晋时为淮南郡寿春县,隋时为淮南郡寿春县,唐时为淮南道寿州安丰县,五代十国时先属杨行密之吴国,后为南唐之寿州所辖,宋时为寿州寿春县庄步镇,元朝为安丰路寿县沿河乡,明朝为临濠府(后改为凤阳府)寿州东乡庄家桥集,清光绪年间属寿州长丰乡,长丰乡共12里,其中八里辖庄墓桥。

  庄墓开埠不晚于战国中期。1957年出土于安徽省寿县邱家花园的“鄂君启节”上的铭文证明了这一点。由于水陆之便,庄墓镇由元、明时期兴起,清代发展,至二十世纪初已成为寿州东南乡的繁华集市,成为江淮大地上一座名镇。

  清光绪《寿州志》载:寿县东南乡“水陆交通之镇”,以“瓦埠为大,下塘集、庄墓桥次之,一聚商贾,二通舟楫也。”清代末年,从河南周口、寿县正阳关、凤台峡石山口等地而来的大船每日达百只以上。《庐州府志》云:“旧时庐州(合肥)至寿州(寿县)的驿道,出拱辰门经双岗、下塘集、庄墓桥、东津渡至寿州。马车、牛车、人力车,络绎不绝。”

  在历史的长河中,庄墓镇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说起庄墓圆子,很多合肥人都熟悉。这美味的圆子有何来历呢?据说,早在春秋时期,楚庄王治下的庄墓人就有吃圆子的习惯。相传楚庄王有位聪明伶俐、貌如天仙的女儿,特别受楚庄王的喜爱,但出于政治需要,要远嫁异乡,楚庄王心疼女儿,担心其吃不惯异乡的食物,便安排庖厨将女儿爱吃的食物揉成圆子,以解其思乡之情。这种圆子因色泽鲜亮、美味,广受百姓的欢迎,流传至今。

  庄墓的小刀面也口味独特。清末时期,庄墓镇是水陆交通中心,农副产品交易频繁。农闲时节,庄墓河两旁常常出现“万人赶集,船只密集,随行就市”的壮观景象。当时居住在庄墓河边的鲍家,利用这一有利条件,开设了一家面馆,满足了过往商客餐饮的需求。鲍家根据顾客的要求不断改善制作工艺和口味,得到了过往百姓的喜爱,其做法一直延续。现今本地仍有多家小刀面馆。

  吴山镇:吴王杨行密故乡今成文化荟萃地

  曾入选安徽省首批千年古镇、千年古村落地名文化遗产名单的长丰县吴山镇,始建于隋朝开皇5年(公元585年),因是唐末吴国建立者杨行密的墓葬之地而得名,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当地不仅有古老而鲜明的地名词语文化,还形成了深厚而独特的地域文化。境内古迹众多,名人辈出,人杰地灵,是长丰文化荟萃之地。

  “吴山”一词源于吴王杨行密。史书记载,杨行密为吴山镇人,其少时孤贫,身高力大。成年后见朝廷腐败,民不聊生,便揭竿而起,出生入死,南征北战。公元902年,杨行密被封吴王,成为唐朝的藩王,两次率兵击败后梁的入侵,巩固了自己的政权,统一吴地。杨行密重视农桑,采取“节用安民”的方法,千里江淮重现繁华景象。公元905年,杨行密病逝,终年54岁,谥号武忠。

  《嘉庆·合肥县志》记载:“杨行密墓,在城西北六十里吴山庙集东。昔人犁田,曾有见其隧道者,俗谓坟为山,因以名庙。”唐朝末年,五代十国时期,吴国的创立者杨行密葬于此,墓基如山,其女儿百花公主为护陵守孝,在墓北建庵。故后人以吴国为号,吴王之墓为山,公主庵为庙,起地名为吴山庙,即今天的吴山镇。吴王遗踪获评合肥市首届十大景点之一,吴山铁字享誉大江南北,吴山庙会传承民俗文化,吴山庙武装起义纪念碑广场、“吴王故里”牌坊整修初完工。

  说起吴山庙会,知者甚多。吴山的庙会活动源自唐末。每年从农历二月初一至初七,长达一个星期,尤以“二月二”最为热闹。庙会期间,家家户户挂红灯笼,大街小巷插彩旗,舞龙玩狮划旱船,歌舞唢呐扭花鼓,吴山人以此来庆贺丰收,预祝来年人寿年丰,吉祥如意。吴山庙是庙会的中心。庙外数万人形成人流,欢度庙会,进行各种贸易活动。

  前往吴山游玩,还不能错过当地的铁字。吴山铁字取雕刻、雕塑、铸造工艺之长,以锤代笔,以铁作墨,再现名家手迹,融铁之刚劲与书法艺术为一体,堪称“中华一绝”。

  此外,吴山美食众多,吴山贡鹅、吴山挂面、吴山贡圆……品尝一道道极具当地特色的美食,绝对过瘾。

  在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史上,吴山庙也有着大书特书的一笔。1926年11月,为响应党的号召,接应北伐军的到来,共产党员蔡晓舟、李云鹤等人,联合国民党左派人士许习庸,在合肥北乡与寿县交界的吴山庙发动了武装起义——这是中国共产党在合肥地区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打响了合肥地区推翻军阀统治的第一枪,点燃了江淮大地迎接北伐胜利的革命火种,也使党的爱国统一战线伟大方针在合肥地区得到了最早的实践。

  吴山庙起义虽然最终失败了,但这次起义震慑了安徽的反动军阀,鼓舞了安徽人民斗争的勇气,因此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1936年,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采访长征到达西北的吴山庙起义领导者之一的聂鹤亭时,他就详细回顾了吴山庙起义的经过。斯诺将谈话内容整理成文,收录进他的记述中国革命的著作《红色中国杂记》中。

  1996年11月,合肥市委、市政府在吴山镇隆重集会,纪念吴山庙起义七十周年。为缅怀革命先烈,教育后人,决定在吴山庙武装起义旧址新建吴山庙武装起义纪念碑,并于1997年10月建成。

  合肥晚报  ZAKER合肥记者  秦鸣  通讯员 王俊苹 方华 杨钧 钱茂松 王洁 昌焕敏 葛慧芝 杨慧 李廷和 廖江红 张婷婷 田茹子  (除署名图片外,其余均为资料图)

  

中安在线官方微博,中安在线官方微信二维码
来源: 合肥晚报  
相关新闻

中安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2-2008002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8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