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新闻客户端|安徽发布|省政府网微博|中安在线双微

设为首页

英文|简体|繁体

您当前的位置 : 徽文化 > 安徽名产 > 徽茶 > 茶叶知识

毛峰的故事

时间:2024-09-18 10:23:52

  松萝茶消失之后,黄山毛峰应运而生。最初“黄山毛峰”的核心产区在黄山,主要分布在桃花峰、云谷寺、松谷庵、吊桥庵、慈光阁及半山寺一带。此地山高林密,日照短,云雾多,茶树得天地之滋润,无寒暑之侵袭,自然蕴成绝佳品质。黄山毛峰一般采摘于清明之前,选摘肥壮嫩芽,以手工进行炒制,茶状酷似雀舌,绿中泛黄,银毫显露,带有金黄色鱼叶(俗称“黄金片”)。

  《黄山志》有关黄山毛峰的描述,来自明末清初许楚的《黄山游记》。许楚是徽州本地人,才华横溢,见识超人,跟新安画派代表人物渐江是好朋友。“莲花庵旁,就石缝养茶,多清香冷韵,袭人断腭不去,所谓黄山云雾茶是也。”寥寥数语,便将黄山云雾茶清冷奇香的特性表现得淋漓尽致。清人江澄云在《素壶便录》中,更将黄山云雾茶尊为茶中翘楚,他说:“黄山有云雾茶,产高山绝顶,烟云荡漾,雾露滋培,其柯有历百年者,气息恬雅,芳香扑鼻,绝无俗味,当为茶品中第一。”这也难怪,以黄山的美丽无双、云蒸霞蔚,若能孕育茶叶,味道是可想而知的。

  祖籍黟县的晚清大学者俞樾某一日得孙莲叔所赠“黄山毛峰”,喝后心旌荡漾,赋诗《孙莲叔赠云雾茶赋谢》:“茶丁欲采不得路,导以鹤子从猿公。缘穜缒索仅得上,十人提筐九则空。由来神物不多有,何怪价与黄金同。”在俞樾看来,云雾茶贵如黄金,只有贵宾到来时,僧人方肯拿出招待。

  名山藏名寺,名寺有名僧,名僧喜好茶,这几乎成为一种固定的模式了。黄山也是如此,茶事的兴旺,一直伴随着黄山的开发和兴旺。明成化年间(1465~1487),曾任大理寺卿的休宁人程信,在《游黄山》一诗写道:“黟山深处旧祥符,天下云林让一区。千涧涌青围佛寺,诸峰环翠拱天都。烹茶时汲香泉水,燃烛频吹炼药垆。为问老僧年几许,仙人相见可曾无。”这一首诗,将祥符寺僧人的长寿秘密归结于饮茶与炼丹,记述了自己在黄山祥符寺汲泉烹茶的经历。

  黄山历史上,最有名的僧人,就是“开山和尚”普门大师了。一个著名的故事是:五台山的普门和尚曾于打坐中见到了“神启”,景象美丽绝伦历历在目,于是普门和尚辗转来到了黄山开山。南下到处寻找此地。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九月,普门和尚在南京鹫峰寺遇见时年古稀的徽商兼戏剧家潘之恒,两人一见如故。普门和尚告知潘之恒自己所梦之境,潘之恒回答说:大师所见绝美之境,就是我的家乡黄山啊!怂恿普门去黄山设道场。普门大喜,跟着潘之恒到了黄山,一见之下,潸然泪下,自己梦中所见,正是这一座神山啊!于是在潘之恒和普门和尚的共同努力下,一支由僧人、山民、村民组成的开山队成立,历经十多年的千辛万苦,修建了一条以人字瀑为起点,翻越天都峰、莲花峰,直抵光明顶,总长数十里的石头栈道。潘之恒还跟普门一起,求得原道观“步云亭”的土地,扩建成法海禅院,修藏经阁。又深入黄山深处,在莲花峰和天都峰之间的玉屏峰建造寺院,命名为“文殊院”,作为五台山文殊菩萨道场的延伸。后来,法海禅院得万历皇帝欶封为“护国慈光寺”。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二月,徐霞客冒雪首登黄山,夜宿山寺狮子林,长老霞光和尚沏寺中自采野茶待客。两人于雪中饮茶,相谈甚欢,炉火闪烁,茶气氤氲……此段经历,徐霞客曾在《游黄山记》以及《游白岳日记》作了记载,美好之瞬间因文字留存成为不朽。

  黄山僧侣之中,名气仅次于普门和尚的,就是雪庄和尚了。雪庄是楚州即现在的淮安人,二十岁左右出家,法名传悟。清兵自北方南下时,传悟恓惶南逃,蹀躞于长江之边,一时不知去往何处,便在太平府采石矶翠螺山构“松巢”,趺坐五年不问外事。康熙二十八年(1689)九月,传悟禅坐后睁眼,只见暮日西斜、水波生烟、林木金黄,心念一动,立马起身向着黄山方向跋涉前行。到了歙县西部潜口村后,传悟于老街上讨茶水喝,偶遇名士汪士鋐。两人一见如故,经汪士鋐引荐,传悟启程进黄山,一路丘闾相间,林莽对望,向北行十多里后,只见天边有山势突兀拔起,其粲若霞,其错若绣,其阴若绀,其阳若朱,其流若黄,其凝若紫,正如范宽的《溪山行旅图》一般。在路途之中,传悟决意做一个画僧,将黄山千变万化的美景记录在人间。

  传悟到了黄山之后,居住在离云谷寺不远的一个山洞,也称为“兜率庵”里。冬天很快就到了,一日天降大雪,纷飞数日方才止住。天放晴后,有云谷寺山僧一路扫雪,扫到兜率庵前,见数尺深的雪中,有一雪桩凸起。山僧顿感奇怪,走上前将雪扫除,突然发现眼前非雪桩,是一人于雪中禅定,鼻息有气,念念有词,细辨分明是《金刚经》。山僧大惊,睁大眼睛再看,发现此人系游僧传悟。一时间,山僧们皆以为传悟有神通,就以“雪桩”为绰号称呼他,之后“雪庄”又替代了“雪桩”。雪庄在兜率庵住了一段时间之后,嫌庵名拗口,将之改名为“皮篷”。此后,雪庄居于“皮篷”共三十三年,除了绘画以及偶尔外出,平时足不出洞。有一段时间,跟雪庄住在一起的,还有一个来自浙江的僧人雁黄,谈诗论画,傲岸绝俗,不屑于世。

  传说雪庄早晚诵经之时,常有一头黑色的老虎默默前来,蹲伏屋外仔细聆听。一段时间后顿悟,成为雪庄的坐骑和护驾。雪庄常常跟《封神榜》中的申公豹一般,骑着老虎出没于黄山大小山岗之上。“皮篷”外的树林里还有两只寒鸦,宛若精灵,能说人语,雪庄经常投喂它们,也跟它们说话。每当有游客进山,这两只寒鸦就充当向导,将人们引至“皮篷”。雪庄分别给这两只乌鸦命名“传书”和“传信”,也曾作《双乌》诗:“雨雪深山谁最亲,双乌索食往来频,野人每饭留乌食,听见乌来如故人。”

  雪庄极喜欢黄山茶,每年早春都要攀登黄山最险处,采得野茶精心炒制云雾茶。每逢友人来访,便唤小僧汲取山泉烧火煮茶。雪庄曾画有《云舫图》,自题云:“黄山最奇处,后海老僧家。几座屋如舫,四时花似霞。峰高寻有径,云阔望无涯。晴雨人来访,呼童但煮茶。”

  晚年之时,雪庄变得越发沉静,常常幽然独坐,与峰峦古木花鸟白云相望,“日日看山听鸟啼,夜眠松

  下月皎皎”。晚年雪庄最喜欢梅花,尤其喜欢冰雪中的梅花。“皮篷”附近原来没有梅花,雪庄就自己到山中去挖掘,将梅花移植在“皮篷”周围。很多对雪庄崇敬的人,听说雪庄喜梅,都自发地将自己拥有的梅花树,迁至云谷寺至皮篷的山路旁种下。一段时间之后,这一

  段长达数里的山路两旁,竟扎堆般挤满上千株梅花,每每瑞雪纷飞,沿途一片黄白,芬芳四溢,半山飘香。晚年的雪庄,经常对其剪枝打理,曾作《修树》诗:“元镇树瘦直,咸熙树古

  怪。修就各天然,道人收入画。”雪庄受教育程度不高,诗朴实无华,却常能明心见性。这一个纯朴的僧人幽栖黄山之时,与花木为侣,与鸟兽为邻,与白云为友,与茶泉为伴,在参禅修行中实现了天地人的合一。

  雪庄峭然兀立,就像一枝“黄山毛峰”般,实现了自我圆满。

  1914年5月,近代教育家黄炎培游览黄山,至温泉,夜宿紫云庵,结识了僧人性海。他在《黄山游记》中记载:“两日雨行,闷坐无所事……以问寺僧,老僧性海,年七十三,自言七岁入黄山为僧。”黄炎培于寺中读《黄山志》,看到清代歙县人黄肇敏在《黄山纪游》一文中提及紫云庵有个和尚名叫虚堂,于是问性海关于虚堂的情况。性海和尚言道:“此乃吾俗家叔父也,为洪杨掳去被害。予家芳村,实姓谢氏。”他告诉黄炎培:自己是歙县芳村人,俗姓谢,虚堂是自己的叔父,在太平军进军徽州时,被长毛掳走杀害。第二天,黄炎培在清晨又洗泡了一次温泉后,将《黄山志》还给老僧性海,跟他告别。性海也拿出火浣石、木莲果、云雾草、云雾茶赠给黄炎培。黄炎培很开心,拿起毛笔写字相赠众僧人。赠性海联为:“观止吾同徐霞客,开山汝定普门师”。

  轶事透露了一则茶事:至少清末民初之时,黄山南大门景区一带,已有“黄山云雾茶”,也就是黄山毛峰了。1929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的《黄山指南》载:“云雾茶生黄山眉毛峰为最,桃花峰汤池旁次之,吊桥、丞相源与松谷庵、鞭蓉岭相伯仲。”眉毛峰是黄山七十二峰之一,海拔1430米,位于黄山温泉景区北侧。后来风景区加强管控,上述地点不许采摘茶叶,自然没有眉毛山产的黄山毛峰了。不过眉毛峰下的马鞍岗属汤口镇,仍保存成片的高山茶园,采摘下来的生叶可以制作极品云雾茶。

  此地生产的云雾茶即黄山毛峰极精细,烘后芽叶完整、碧绿如翠,白毫毕显,像金丝鸟的雀舌。(赵焰)

中安在线官方微博,中安在线官方微信二维码
来源: 安庆晚报   编辑:刘晓东

中安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2-2008002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8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