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七日皖西一分区基干团为掩护解放军主力最后一批转移,在隘口七祖山与前来追击的国民党军二十五师激战……”8月31日,宿松县隘口乡小圩村原党支部书记朱正国,正在给前来小圩革命烈士陵园开展红色教育的党员们介绍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
朱正国是隘口乡一名退伍军人,他自豪地担任起烈士陵园“讲解员”的角色,即使现在已考录到其他乡镇任职,但他仍然一有时间就会回到家乡,拿起熟悉的话筒,向前来参观学习的人们,饱含深情讲述起让他引以为豪的革命英雄故事,用实际行动传播隘口红色文化。“我们隘口有着光荣的革命文化传统,这里的人们崇尚英雄、敬畏英雄,从小我就受到革命先烈英雄事迹的影响,立志从军报国,无论何时何地,我都为我的家乡自豪,也为我自己自豪!”
近年来,隘口乡立足本地红色资源优势,以谱写红色文化的时代新篇破题,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积极营造拥军优属浓厚氛围,在红色沃土培养绽放“双拥”文化繁花,为倾情打开隘口乡双拥工作新局面厚植文化底色。
亲切乡音讲起“隘口故事”
隘口乡是一片充满着革命记忆的红色热土,境内小圩革命烈士陵园、一九三一年中国共产党宿松县党员代表会议纪念亭……无一不展现着独特的革命基因传承和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
隘口乡深度挖掘本地红色资源,将小圩革命烈士陵园、一九三一年中国共产党宿松县党员代表会议纪念亭、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罗遵殿故居等打造成重要的红色教育基地,发动一批熟知本地历史和革命故事的退伍军人、老党员担当讲解员。除了本地的学生、党员常态化到基地开展主题教育、过政治生日外,隘口乡红色教育基地也日益成为临近地区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选择。红色教育,培根铸魂。爱国拥军已成为刻入当地人们基因的记忆和当地靓丽的文化名片,红色爱国主义教育、国防知识教育等成为乡党校、老年学校必学课程,党员集中轮训凝聚起传承伟大建党精神集体共识,老年学校课堂上,“一老”带“一小”以红色文化培铸精神根魂。
隘口乡持续深化双拥共建,传承和发扬双拥优良传统。结合清明节、“八一”建军节等重要节假日和为立功受奖军人家庭送喜报活动等有利时机,广泛开展纪念祭扫、走访慰问、退役军人座谈会、新兵入伍欢送、退役军人光荣返乡迎接等形式多样的双拥系列活动,用优质服务营造“双拥”浓厚氛围。同时,积极组织退役军人参加就业指导培训、学历提升教育,为退役军人高质量就业创业供信息、解难题,全乡已有军创企业5家。
该乡充分发挥退役军人在人居环境整治、文明创建、应急救助、文化宣讲等基层社会治理中的示范榜样作用,进一步浓厚拥军崇军社会文化氛围,让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切实成为隘口赓续红色历史文脉的“双向奔赴”。
传承让爱国精神延绵
隘口乡将爱国主义教育、双拥宣传与优秀革命传统文化传承深度融合,广泛利用乡村村晚舞台,组织开展退役军人节目表演、爱国主义教育知识问答、本地传统文化知识有奖竞答;利用暑期“村BA”篮球赛等契机开展征兵节目表演,邀请本地退役军人在篮球赛闭幕式集体练军姿、打军体拳、分享军旅生活及退役就业情况,激发广大群众尤其是青年群众拥军爱军情感,引导积极应征入伍、主动传承红色文化。同时,创新宣传平台,将乡文化站多功能展示厅变为双拥宣传阵地,开设本地红色历史文化专题展示墙,同步播放隘口特色文化宣传片,不定期组织学生、青年干部及广大群众到厅内观看爱国主义教育影片,营造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浓厚氛围。让广大群众在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中、在打动人心的文艺作品中丰富精神生活、传承优秀红色文化,唱响时代主旋律,激发爱党爱国爱军深厚情感。
“红色基因润沃土,大山绽放双拥花。我们将继续融洽军民鱼水情深,倾力打造富有特色的活动品牌,聚力引导人民群众关心国防建设、关注山区发展、关怀军属生活,营造党政齐心、军地合力的良好氛围,让双拥文化深入人心,努力交出新时代双拥共建的优秀答卷。”隘口乡党委主要负责人虞伟民说。(通讯员 司舜 刘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