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新闻客户端|安徽发布|省政府网微博|中安在线双微

设为首页

英文|简体|繁体

您当前的位置 : 徽文化 > 文化新闻

佳境千万曲 古村展新颜

时间:2024-08-23 09:04:01

  查济古村落。图片由泾县县委宣传部提供

  章渡村。本报记者 罗 鑫 摄

  查济村俯瞰。图片由泾县县委宣传部提供

  “泾川三百里”“佳境千万曲”,李白为泾县留下名篇名句。自汉初置县,泾县因水而生,由此得名。倏忽两千余载,泾水流淌成青弋江,泾县以其隽永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人文积淀“秀甲江南”,被誉为“汉家旧县,江左名区”。全县境内共有34个传统村落,其中国家级传统村落32个,省级传统村落2个。

  近年来,泾县坚持“把传统村落改造好、保护好”的方针,着力推动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2023年,泾县入选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县。

  强筋健骨 “千条腿”村落重新屹立

  青弋江蜿蜒而出,流经泾县云岭镇章渡村。曾被李白赞誉为“西来一镇”的章渡,阅尽千年繁华,2014年入选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章渡老街建于明代中叶,是泾县现存最长的老街。依江而建的吊栋阁连绵一二里,临江一面用木柱悬空支架,素有“江南千条腿”之称。建筑前店后宅,曾经的老街住户“开门上街,推窗望江”。“吊栋阁在力学、建筑学、美学和民俗学上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章渡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汤君告诉记者。

  然而,随着青弋江水路交通逐渐没落,繁盛一时的章渡日渐凋零。吊栋阁一度因年久失修,面临“腿断难支”的困境。

  2020年6月,泾县人民政府与上海海远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签订了“西来第一镇——章渡”保护开发项目协议。该项目按照文物保护相关要求,坚持“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的原则,对吊栋阁损毁建筑物进行重建、修缮或改造,将优美的自然风光、厚重的人文历史、丰富的民俗文化等融入其中,建成地方特色古建筑群。

  “项目使用了大量古旧的建筑构件,既保证了吊栋阁建筑的本体特征,又对内部基础设施升级改造,增加了房屋内部的生活功能。”海远公司总经理郑美云告诉记者,“西来第一镇——章渡”后正式更名为“梦乡村——泾溪水镇”,“章渡好山好水好空气,目前泾溪水镇核心区的60栋房屋已经对外营业。”

  为有效推动“吊栋阁”保护利用进程,云岭镇申报了章渡吊栋阁保护利用工程为传统村落集中连片示范保护项目。项目完成后,预计年旅游产业营收5000万元左右,游客达到10万人次以上,直接新增就业岗位100余个,带动农户500户。

  “我们鼓励民间资本参与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开发利用建设,既解了部分古村凋零、亟待强筋壮骨的燃眉之急,又重点支持传统村落重要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等项目实施落地,更为下一步产业化项目化发展提供了有力抓手。”泾县住建局局长查旭光告诉记者,2023年以来,该县共配套支持资金7620万元,撬动社会资本47800万元,依托传统村落集中连片示范保护,打造以章渡、查济、黄田等10个村为引领的和美乡村示范样板。

  活血通脉 古村落资源活化利用

  从泾县一路向西,可达桃花潭镇查济村。“十里查村九里烟,三溪环绕万户间。”一咏一叹间,建于唐宋、盛于明清的查济村晕染出宣纸上的山水画卷。

  作为现存的中国最大的古民居村落之一,查济至今仍保存有国保单位二甲祠、宝公祠、洪公祠等元、明、清古建筑136处。

  为全面建立健全传统村落保护管理和保障机制,近年来,泾县制定了《泾县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实施方案》《泾县传统村落保护传承长效监督管理办法》《传统建筑活化利用奖补激励机制》等一系列管理政策机制。

  “我们积极探索传统建筑确权和村落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机制,建立政府、企业、村民、社会多元化参与投入机制,活化利用资源,助力传统村落蝶变发展。”查旭光说。

  记者了解到,泾县桃花潭壹境文化交流中心项目已经开始试营业。项目总规划面积600亩,建设用地60亩。2021年9月17日,安徽桃花潭壹境文化旅游公司在泾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成功竞得桃花潭镇査济村与前岸村18宗、合计30亩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

  “竞得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保障了项目顺利推进。我们建有房车营地、宴会厅、泳池、民宿等,可以促进桃花潭镇全域旅游发展,带动查济、前岸、厚岸等周边村庄经济及农户产业发展。”安徽桃花潭壹境文化旅游有限公司总经理姚志祥告诉记者,项目建成后,预计年接待游客9万人次。

  在榔桥镇黄田村,当地致力于将洋船屋打造成集夜经济、沉浸式的古建体验,集宣纸、木梳、油纸伞等非遗内容为一体的综合体。

  “我们多次实地考察浙江省湖州市红里山村后,成功引入整村运营公司进驻榔桥,全程跟踪指导黄田业态落地。”黄田村党总支书记文爱霞告诉记者,“我们从游、学、产、养四个方面将黄田古村落变‘活’,并向外辐射双河村、涌溪村,相互形成业态互补。”

  “未来,泾县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将形成‘一带、三区、一环路’的特色传承空间结构,即长江流域生态休闲融合示范带,生态——红色文旅发展区、生态——非遗文化传承区、生态——商贸文化创新区和文旅融合示范环路。”泾县文旅局党组成员黄飞介绍,2023年以来,泾县新引进文旅项目36个,全县97个重点文旅项目实际完成投资21.559亿元。2023年全年接待游客1550.37万人次,旅游收入93.85亿元。

  留住“形神” 专业化人才各显身手

  施窑村和陶窑村邻近青弋江码头,是省级文保单位宣州窑遗址(唐、五代)所在地,现有古龙窑遗址十余处,距今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绿树掩映村舍,彩陶倚绕篱笆。这里家家户户都会制陶烧窑,形态各异的陶器构成了斑斓的“文化墙”。泾县首家“非遗人家”——“云岫陶源”坐落其间。创始人刘云多年前就创立了这间陶艺工作室,咖啡是她工作空隙休憩和平常待友的日常饮品。

  今年,刘云“打开”了自家的客厅,开设了对外营业的咖啡店。“做陶艺,品咖啡,主打一个松弛感。你看,这里每一个咖啡杯都是我自己烧制的。”刘云告诉记者,店面将会邀请在苏州开过咖啡店的艺术家朋友来运营,希望和更多人分享别样的乡村生活。

  2023年4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做好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工作的通知》,明确保护利用规划要坚守“保护发展传承中华农耕文明”初心。改造后的古村落既保留了传统的建筑古韵,又增加了新元素,有了新变化,“破圈”“跨界”蓄积张力。

  传统村落是乡村历史文化的“活化石”,保护工作既要留得住“形”,还要守得住“神”,需要激活专业化人才。传统村落的发展与保护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人才为传统村落带来全新的生活方式和理念,成为传统村落古为今用又推陈出新的催化剂。

  留住乡亲、护住乡土、记住乡愁,把握住乡村最重要的精、气、神。为了加强对传统村落文化的挖掘、保护、传承与传播,泾县搭建人才“智库”,先后出台了《泾县非遗“十四五”发展规划与实施方案》《泾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人才队伍建设实施办法》等,统筹谋划非遗传承保护和人才队伍建设等工作。

  “针对非遗人才队伍建设的具体领域,我们每年投入不低于100万元加大对非遗项目保护单位和传承人的奖励扶持力度。”泾县文旅局党组成员、文化馆馆长唐飞告诉记者,当地鼓励非遗传承人在非遗传习基地建设以及非遗展演、传播、展示、宣传、带徒授艺等方面大胆创新,并给予资金奖补,提高非遗传承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目前,泾县共有县级以上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以下简称“非遗传承人”)225名。其中,国家级非遗传承人3名;省级非遗传承人24名;市级非遗传承人33名,县级非遗传承人165名。

中安在线官方微博,中安在线官方微信二维码
来源: 安徽日报   编辑:刘晓东

中安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2-2008002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8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