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新闻客户端|安徽发布|省政府网微博|中安在线双微

设为首页

英文|简体|繁体

您当前的位置 : 徽文化 > 文化新闻

近500只“巢湖蝶”拼出巢湖景

时间:2023-03-15 08:49:28

  徐宇浩和指导老师田胜尼合影

  巢湖是合肥最亮的一张名片,也是众多生物的“家园”。近日,安徽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学生小组用近500只蝴蝶标本拼出最美的巢湖和环巢湖十大湿地,取名“百蝶之巢”,该作品也获得了安徽省大学生生物标本制作大赛二等奖。

  这件作品取材于巢湖的常见蝶类,分别在巢湖湖面和环巢湖十大湿地选择不同的代表性物种进行展示,展现出一幅百蝶环巢的壮美景象,也向世人呈现了巢湖的生物多样性之美。

  近500只蝴蝶拼出了一个“巢湖”

  3月10日,记者来到安徽农业大学,见到了“百蝶之巢”的创作小组组长徐宇浩和指导老师之一的田胜尼副教授。眼前一幅长1.8米、宽1.2米的蝴蝶标本作品令人震撼。心形的巢湖湖面铺满了青蓝色的蝴蝶,而围绕在巢湖周边的十大湿地则分布着各种各样五颜六色的蝴蝶。

  徐宇浩向记者介绍,这幅“百蝶之巢”一共用了近500只蝴蝶,它们都来自于巢湖。有青凤蝶、碎斑青凤蝶、宽尾凤蝶、电蛱蝶等43个物种。在蝴蝶的排布上,则是根据三年来野外湿地调查结果,分区展示巢湖的特色蝶类。其中巢湖湖面选择的是青凤蝶。“因为它在十大湿地中较为常见,而且翅膀为青绿色,与湖水的颜色相近,同时又和绿水青山的寓意相符,因此作为巢湖湖面区域的展示物种。”

  而环巢湖十大湿地则选取的是具有代表性、数量丰富的种类进行展示。比如柑橘凤蝶、玉带凤蝶在肥东十八连圩湿地数量较为丰富,菜粉蝶、东方菜粉蝶等在庐江马尾河湿地分布较多。小环蛱蝶、东亚豆粉蝶在派河湿地也较为常见。

  野外调查发现巢湖有蝶类127种

  谈及创作的初衷,指导老师、安徽农业大学副教授田胜尼表示,他们在近年来对环巢湖十大湿地生物多样性进行调查监测,发现环巢湖十大湿地植物资源丰富,也孕育了丰富了蝶类资源。经过两年调查,共监测到蝴蝶127种。常见的有青凤蝶、玉带凤蝶、柑橘凤蝶、菜粉蝶、东亚豆粉蝶等。珍稀种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中华虎凤蝶、金裳凤蝶等。

  “如何能够把我们调查的成果展示出来,我和其他两位指导老师虞磊、钱岑商量,决定借着安徽省大学生生物标本制作大赛的契机,用调查采集的蝴蝶标本制作成这样一个作品。”田胜尼表示,取名“百蝶之巢”,一是表示环巢湖十大湿地蝴蝶种类的丰富,二是表明作品中使用的蝴蝶数量繁多。“这样一幅作品也可以让更多的人对巢湖蝶类资源的多样性有更直观的认识。”

  该学生曾为《中国蛇类图鉴》编委

  徐宇浩现在是安徽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大三的学生,出生于2001年。他也是合肥人,从很小的时候,他就对身边的大自然有着浓厚的兴趣。

  上了大学以后,他对于野生动物的着迷程度更是一发不可收拾。2021年,作为大一的学生,他就已经参与了《中国蛇类图鉴》一书的调查和编纂工作,成为这本书里最年轻的编委。同时,他还参与发现了一些新物种,例如蛇类新物种:黄家岭脊蛇 Achalinus huangjietangi, 龟鳖类新物种:黄山马蹄鳖 Pelodiscus huangshanensis。

  现在徐宇浩还参与了合肥及省内外多项生物资源的调查工作,时常到野外一待就是很多天。“野外调查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但如果做了充分的准备,并且具备一定的野外经验,许多危险是可以避免的。”徐宇浩表示,他很喜欢接触大自然,野外调查也是他非常热爱的工作。做喜欢的事总能让人感到快乐。

  巢湖是合肥的一张亮丽的名片,近年来随着保护工作的进行,巢湖的生态正在不断变好,生物多样性也愈加丰富,徐宇浩也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提升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让更多的人了解巢湖,爱上巢湖,共同保护合肥这片“生命之巢”。

  合肥通客户端-合报全媒体记者 张梦怡/文 杨锋/图

  ■温馨提示

  蝴蝶的寿命很短,最短的只有3天,一般在10天左右。科研人员在采集标本前,应当办理相关手续,务必考虑物种现有的种群数量。仅选择当地种群数量多的优势物种采集,不得影响物种的繁殖和种群的稳定。

  此次作品的蝴蝶标本全部在调查中采集完成,且均为雄蝶,采集手续完备,采集过程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在此也提醒广大市民,平时不可以随意采集蝴蝶作为标本。在不了解蝶类资源种类的前提下,可能导致对其生物物种的破坏。

中安在线官方微博,中安在线官方微信二维码
来源: 合肥晚报  
相关新闻

中安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2-2008002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8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