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新闻客户端|安徽发布|省政府网微博|中安在线双微

设为首页

英文|简体|繁体

您当前的位置 : 徽文化 > 文化新闻

二十四节气 《淮南子》留下的“天地人和”

时间:2022-05-20 09:20:52

  5月21日“小满”,将在江淮大地涂抹出“门前无边青麦”的农业盛景。首次在《淮南子·天文训》中有完整、科学记载的“二十四节气”,穿越2160年仍在发挥其功用,成为中华文明的重要标签、仍然在大地上活着的文化“遗产”,现代中国人在当下时空,依然时时享受华夏先贤的丰厚馈赠。

  得时顺时 遵循节气扩大收获

  “大麦不过小满,小麦不过芒种”“小满小满,麦粒渐满”“小满,江河渐满”……自立夏后,将迎来“小满”,无论是江淮大地还是其他地区,靠天吃饭的农人,迎来农作物“春生夏长”的重要时节。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有言:“小满者,物致于此,小得盈满。”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逐渐饱满,但未真正成熟,故称“小满”。千百年来,古人对二十四节气时令、气候、物候等变化规律的经验总结不断丰富,给百姓提供立身处世、安身立命的生产生活指导,尤其是提示农事活动顺时减损增效。

  小满到了,意味着田间管理要紧跟。5月下旬,我省冬小麦普遍处于灌浆中后期并陆续成熟。麦黄最怕烂场雨。麦熟一晌,收获期短,雨季逼近,农民们辛辛苦苦种庄稼,黄澄澄的籽粒若在阴雨天籽受潮减重,降低收获成色,是辜负汗水的莫大遗憾。安徽省农业气象中心高级工程师许莹提醒道,各地要密切关注天气动态,抢晴抢收;已收割小麦,宜抓紧时间脱粒、翻晒、进仓,尽量避免“烂场雨”等灾害对夏收的影响。

  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标签、对提升农耕生产生活质量效率有过突出贡献的“二十四节气”,与安徽这块土地有着深深的联系。

  “二十四节气的完整、科学记载,出自西汉前期淮南王刘安与门客创制的《淮南子·天文训》。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北斗斗柄、太阳、月亮、二十八宿标示的度数、十二月令、十二音律等和地球的运行规律,而制定出来的永恒的历法,至今已经2160年。”潜心研究《淮南子》40余年的安徽大学文学院教授陈广忠告诉记者,二十四节气,构成了一个天文、气象、历法、气温、降雨、降雪、物候、农事、音律、干支、政事、养生、阴阳等的综合体系,发展成服务古代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建立和谐“天人”关系的重要理论基础。

  2006年,二十四节气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16年,二十四节气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项目。专家介绍,在国际气象界,二十四节气有“中国的第五大发明”的美誉。

  节气养生 遵循自然调适身心

  夏季吃苦,消火降暑。“小满之日苦菜秀”,苦瓜、苦菜、莴笋、穿心莲等苦涩味的蔬菜,成为入夏后百姓餐桌上的“常客”, “不时不食”的古代饮食习惯,暗合的是遵循自然、顺天应时的生活方式。

  植物生长需得时顺时,人要活得健康、有质量,也不能“逆天”而行,正如古人云“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

  《黄帝内经》言,“夏三月,此为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徐云霞认为,健康长寿必然要遵循自然规律,与四季直通,始终让人体与外部环境协调一致,顺其自然之中修身养性,即所谓“天人合一”。

  徐云霞作为家学第五代传人,打小便在中医祖父的谆谆教导下遵循着“节气养生”的生活方式,将中医养生融合于节气之中,如今,她还将这份体悟分享给更多有需要的人。

  “夏季是阳气最盛的季节,小满作为夏季的第二个节气,气候特点为多雨潮湿,‘湿、热’之性偏著,此时养生应注重‘防热防湿’。”徐云霞提醒大家,夏日炎炎,热邪扰心,易情绪烦躁、冒进,要注重“养精、养气、养神”。如养精要调节饮食、不宜多喝冷饮、空调不宜开太大等;养气宜养心宁神,保持情绪平和;养神要保持坦荡开朗,早起晚睡,午觉不宜过长。

  在传统中医看来,“节气养生”还可借节气之势,调理身心。中医专家介绍,夏日阳气旺盛,“天人相应”,人体的阳气也相对旺盛,故有些冬天容易发作的阴寒之邪所致疾病借助夏天的阳气治疗,可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中医称之为“冬病夏治”。“三伏贴”就是冬病夏治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其采用温阳经络,祛湿散寒,补虚助阳之类药物贴敷于穴位,可调理各种陈年老疾。

  传承弘扬 “解码”文化历久弥新

  旌旗迎着夏风翻卷出村民的热忱,火热的锣鼓声、鞭炮声划破乡村的宁静……“小满”后的“芒种”,绩溪会举行流传已久的农耕文化习俗——“安苗节”,村民们聚在一起祈祥免灾,盼望丰收,好不热闹。如今,“安苗节”被列入安徽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多彩民俗今天依然嵌入乡村生活,是传承文化、凝聚人心、治愈孤独的不一样的烟火;承自先人的仪式习俗随着物候节气变迁,在大地上一一铺陈,是文化的展示舞台、游子的乡愁归处,延续古人的文化浪漫,燃起今人对生活和自然的礼敬之心。

  “二十四节气体现了农耕社会的天、地、人的流转依存关系,不同节气,安排顺应自然的不同生产生活内容。现代生产生活有了科技助攻,不再严格依照节气对应安排,但过一过与二十四节气对应的习俗生活,可以让我们更好地感知自然,在四季转换中增加生活的仪式感,丰富生活内涵,增加生活情趣,提升生活质量。”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研究部主任胡迟如是说。

  “二十四节气”穿越千年而历久弥新,如何更好地保护与传承,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

  如当前学界有专家认为,“春雨惊春清谷天……”《二十四节气歌》,按照春、夏、秋、冬四季排序,虽便于民间流传和农业生产,但根据天文、历法、音律的科学规定,“立春”不是节气之首。

  “二十四节气之始是冬至。这是因为第一节气的核心,是太阳和月亮的‘朔旦冬至’。就是说,在这个时刻,太阳和月亮的黄经正好相等。其他23个节气,都不具备‘朔旦’的条件,第一的位子应当让冬至来承担。”陈广忠坦言,保护、传承好二十四节气要坚持严谨、科学的基本原则,这也是对先人智慧结晶的尊重。

  作为非遗保护专家,胡迟认为“二十四节气”的保护与传承,首要是普及宣传,让大家了解二十四节气这部“时间之书”;其次,有意识引导恢复一些节气习俗,让大家重新链接古代智慧蕴含的天、地、人交互感知关系,解读二十四节气的天文地理密码,让生活在四季转换中更加多姿多彩。(记者 朱琳琳)

中安在线官方微博,中安在线官方微信二维码
来源: 安徽日报  
相关新闻

中安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2-2008002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8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