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新闻客户端|安徽发布|省政府网微博|中安在线双微

设为首页

英文|简体|繁体

您当前的位置 : 徽文化 > 文化新闻

省黄梅戏剧院创排的大型现代黄梅戏《有凤来黟》

时间:2021-11-05 09:41:05

  □ 曹立奇

  一部戏结束了,在谢幕的音乐声中,观众和着节拍鼓掌,掌声久久不息。此情此景,足以证明,这是一部打动了观众的戏,是一部观众爱看的戏。这部戏,就是由安徽演艺集团与黄山市委宣传部共同制作的安徽省2021年度重点文艺项目,安徽省黄梅戏剧院创排的大型现代黄梅戏《有凤来黟》。

  人们常用“佳偶天成”来赞美美好的姻缘,《有凤来黟》的故事正是缘于金凤和志远美好动人的姻缘而起。布依族姑娘金凤和安徽青年李志远同在上海打工,日久生情,金凤爱上了见义勇为的李志远,二人一同回到志远的老家——安徽黄山黟县红光村创业。剧中人物金凤的原型,是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代表、“最美奋斗者”、黟县洪星乡红光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金玉琴同志。因而,故事的缘起奠定了一个励志向上、相亲相爱的暖色基调。创作者绝妙地引用成语“有凤来仪(黟)”作为本剧的剧名,无论是“有凤来仪”所表达的美好愿景,还是故事发生地徽州“黟县”独具魅力的地域风情,无不与这部戏的故事情节和情感基调形成了高度契合,该剧如同天作之合的姻缘一样,堪称“好戏天成”!

  好山好水好故事

  黄梅戏《有凤来黟》之所以是一部好戏,是因为其至少具有四重厚重的生活背景,让观众从中“找到启迪”。

  “建党百年、乡村振兴”的宏伟时代背景催人奋进。这个时代,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时代,是人民幸福感获得感最强烈的时代,本剧突出了这一鲜明的时代背景。比如由贫穷到富裕的转变,由脱贫攻坚到建设美好乡村的发展,由粗放发展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型,等等。剧中金凤从党校学习回来说“党校学习长知识,‘两山’理念要落实”,引起了观众会心一笑。这些正是戏里戏外产生共鸣的重要思想基础。

  “如诗如画、如梦如烟”的优美自然风景心驰神往。黟县是“徽文化”和“徽商”的发祥地之一,被称为“中国画里乡村”“桃花源里人家”,又被称为“中国明清古民居博物馆”“中国传统文化的缩影”,有世界文化遗产地西递、宏村古村落,获评中国地名文化遗产“千年古县”。这里历史悠久,文化厚重,峰峦绵延,风景优美,资源丰富,民风淳朴。黟县作为《有凤来黟》故事的发生地,本身就为这部戏铺垫了一幅唯美的山水风情画,这是一种先天优势,这里的歌,这里的舞,这里的风景,这里的生活,给了观众极大的想象空间,营造了体验和品味剧中人物和故事的场景。

  “家长里短、爱恨情仇”的真实生活场景感同身受。《有凤来黟》讲的故事都是生活里的小事。比如为办企业借钱、要债,生活困难的孤寡老人吴婶贪图小利,牡丹因爱生恨处处与金凤为难,志远和金凤公与私之间的思想斗争,母亲反对女儿远嫁却总是无私地支持女儿,等等。这些故事虽小,但就是老百姓生活的日常,仿佛就是你和身边的事。剧情发展中,情感线尤其鲜明。比如,牡丹对金凤的恨,恨得咬牙切齿;志远和金凤的爱,爱得高远深沉。人物情感的转换变化符合生活常理,有依据,不突兀。正因为这些故事得到观众认同,戏便有了生命力。

  “笑比泪多、好人好梦”的理想生活愿景共同期许。剧中有一句唱词为:“泪水多?笑声多?笑声还是比那泪水多!”生活本来就是有笑有泪,有苦有甜。现实生活中,以什么样的精神面貌面对生活,决定了生活中是“泪水多还是笑声多”。主角“金凤”是新时代的好人,能人,成功的人。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她总是从好处为别人着想,总是从自身工作不足上去找原因,总是以积极向上的精神克服消极畏难的情绪,总是心怀善良、美好。她不仅自己致富,还想着乡亲共同富裕,她不仅个人正直,还敢于坚持正义。金凤的精神,为乡亲们竖起了一座精神灯塔,提升了这部戏的思想价值。

  《有凤来黟》有一个功底扎实的剧本。该剧的编剧是余治淮、胡建斌,这个剧本是从黟县“徽文化”故堆里“生长出来的剧本”,作者把人写得活,把事写得圆,把理写得透,把情写得真,为这部剧能较好地立上舞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有凤来黟》导出了山乡淳朴的民风。该剧导演卢浩先生有两个名头,一个是著名桂剧演员,一个是中国戏曲学院科班出身的导演。卢先生对该剧的执导,犹如国画大师创作一幅徽州山水画,得心应手,挥洒自如。导演对金凤和志远高尚人物关系的处理,牢牢抓住了共同理想这根红线,恰到好处地刻画出生活多艰,又点缀了男女爱情的甜蜜。类似于这些方面的表达,与黄梅戏的基本特征高度吻合,导出了“黄梅戏本来的味道”。

  好编好导好作品

  《有凤来黟》简约朴实的制作恰到好处。据了解,该剧算是一部小成本制作。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使得本地的青年舞美人才有崭露头角的机会。可贵的是,舞美制作扣住了本剧的要义,层峦叠翠的背景“简约而不简单”,舞台的空旷恰如画作深远的留白,演员的服饰富有生活气息,得体大方,不同人物的造型彰显了不同的身份和性格特点。《有凤来黟》的整体舞台呈现,符合我国广大地区的审美标准,其简约朴实的舞美制作,为推动该剧到基层巡演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好词好曲好视听

  该剧的语言精练地道有嚼头。戏曲的魅力,归根到底要体现在语言的“说和唱”上,该剧作者文学功底深厚,熟悉丰富的民间语言,剧中人物语言设计恰当得体,饱含生活哲理,值得细细品味,体现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要求。比如,在开场的小合唱中唱道:“故事里悲欢离合有几多,你说说笑声泪水哪个多。”这是对故事的描述,又是对观众的启发。志远有一句台词是:“只怕是夜里想好千条路,明天还是卖豆腐。”道出了生活中“想法虽好行动困难”的哲理性问题,这戳中了很多人心中的痛点。还比如:“山穷茅草多,村穷麻烦多。”这些话既形象朴素,又生动真实。剧中类似于这样有嚼头的语言不胜枚举。

  该剧的音乐清新婉转很动人。黄梅戏之所以受到观众的喜爱,一个最重要的因素是“好听”,戏迷喜欢“传唱”。因此,音乐对一部戏来说至关重要。这部戏的作曲是陈华庆先生,他是安庆人。该剧音乐风格回归了黄梅戏音乐的本真,从头至尾欣赏起来,仿佛吃上了一桌儿时母亲做的土菜,十分可口,回味无穷。剧中的对唱部分设计尤为精妙,音乐的色彩与人物情绪相得益彰。特别是夫妻之间的对唱,高低婉转,抑扬顿挫,情景交融,感人至深。

  该剧的表演张弛适度见功力。《有凤来黟》由安徽省黄梅戏剧院一级演员、梅花奖获得者何云领衔主演,一批优秀的青年演员共同演绎。好词好曲,更需要优秀的演员来驾驭。何云通过其炉火纯青的表演,圆润靓丽的声腔,把对金凤人物的驾驭,并以此对全戏的引领,拿捏得十分精准到位,给观众留下了十分美好的印象,得到了极其愉悦的视听享受。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剧中志远的扮演者是黄山演员施兴华,施兴华在与何云的合作中,虽然戏份不多,但收放自如,唱功深厚。省黄梅戏剧院老戏骨刘华在剧中出演老支书,是该剧中为数不多的老年人,其表演功力深厚,值得称道。

中安在线官方微博,中安在线官方微信二维码
来源: 黄山日报  
相关新闻

中安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2-2008002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8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