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新闻客户端|安徽发布|省政府网微博|中安在线双微

设为首页

英文|简体|繁体

您当前的位置 : 徽文化 > 文化新闻

趣话合肥古埠: 历经千年沧桑 如今重新起航

时间:2020-08-28 09:01:22



  ○千年古镇店埠如今充满了时代气息



  ○店埠的父子进士祠堂



  ○店埠河



  ○美丽乡村罗埠



  ○罗家埠



  ○罗埠河



  ○店埠文物遗迹丰富



  ○万年埠 陈安云 摄

  合肥古埠,一个个被时间洇染的地方。行走在合肥古埠,追寻它们淹埋在尘封里的往事,在那些年代悠久的古迹中,感受它们厚重的文化底蕴,让人忘却浮华与喧嚣,沉浸在历史的静谧里……在合肥聚力打造“五高地一示范”的今天,让我们走进这些历史悠久的合肥古埠,聆听它们的故事与传奇。

  万年埠:从历史中走来的千年码头

  “百川支流而汇为巨浸,四季分明而水丰土腴,八方辐辏而物阜人旺,沃野千里而繁生万物。”作为全国唯一一个坐拥五大淡水湖之一的省会城市,合肥无疑是值得骄傲的。这从巢湖岸边的万年埠可以看出来,那是巢湖周边百姓幸福生活的缩影。

  “弯风送白帆下巢湖哎,烟波十里迎渔家哎,撒圆一盘金丝网哟,捞出巢湖满天霞……”过去,当你行走在万年埠附近,兴许还能有幸听到渔民嘹亮的嗓音歌唱出收获的喜悦。万年埠历史上就是繁华热闹的码头,渔民们世世代代在湖里讨生活。广袤的湖面赐予他们无尽的水产品,依靠鱼虾换回了日用品和大米白面,使得子孙后代得以繁衍。靠水吃水的万年埠,给居住在这里的人民提供了万年幸福、富裕的生活,所以万年埠一度被称为“万年富”。

  作为巢湖边的千年码头,虽然万年埠从何时开始兴盛的确切时间已不可考,但合肥水路运输历史悠久,有文字记载可查的最早是公元前770年。战国时期,合肥已成为南北水产、木材、皮革等贸易物资集散地。传说从南淝河至巢湖、长江的古老航道是大禹开凿,历史文献亦有点滴记载,当时是为泄湖水以注江,避防巢湖流域水患。经春秋战国、秦汉、三国几度修建,更是江淮要道,古称“濡须水道”,俗称“江湖航道”,今称“合裕航道”。

  三国时期,合肥因其重要的地理位置和便利的水上交通,成为魏、吴逐鹿江淮的必争之地;吴舟师多次进攻合肥,走的也是“江湖航道”。自古码头都是商贸发达之处,作为巢湖通长江、去合肥的码头之一,万年埠自然也是一个商品集散地。借助水运通达的绝佳优势,万年埠商旅往来络绎不绝。

  1898年,万年埠人第一次看见了机械小火轮,芜湖利济轮船公司首次开通合肥-芜湖客运航班。万年埠人挤在码头上看热闹,那湖面上冒着烟的大家伙比木帆船快多了。紧接着,万年埠的人又见识了李鸿章家族经营的水上运输,1933年,小客轮经巢湖驶往合肥、巢县、芜湖等地。到了1939年,李家的船运公司已经有木船600多艘、7000多吨位往返各个港口。

  民国时期,随着淮南铁路通车和公路汽车运输开始,合肥水路运输日渐萧条。特别是日军占领合肥期间长期实行水上封锁,民间水运业几乎断绝,下湖捕鱼的人也越来越少。曾经盛极一时的万年埠码头日渐萧条,渐渐失去了往日的热闹繁荣。及至1949年,在渡江战役中,万年埠码头还曾为战斗运输兵力发挥出重要作用。

  今天,随着城市的规划发展,巢湖沿岸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一幢幢摩天大楼拔地而起,昔日的渔村万年埠在城市大建设中不复存在。对于曾经生活在这里的人来说,昔日有关渔村的一切皆成过往,留在他们心中的是最珍贵的记忆与怀想。

  从现在重修的万年埠码头往西看,一湖碧水,倒映着崭新的万年埠社区。万年埠在喧哗了近百年后,随着巢湖生态建设,它又回归到了蒹葭与水鸟的天堂。而在岸边,那些世代居住在万年埠的人,已从湖里回到了岸上,从农民变成了新市民。文化沿着万年埠的变迁脉络,正成为新的街区最动人的内核。驻足万年埠码头,阳光正覆盖着渡江战役纪念馆前那巨大的桅杆,邻近的名人馆、创新馆、百戏城也都轮番上演着各有特色的时代大戏。融创文旅城,亚洲最大的书城——联投书城,和一大批公共文化设施,将万年埠带进了一个书香弥漫、弦歌琅琅、舞姿翩翩的桃源之境。

  如今的万年埠已经成了滨湖的一处新景。随着合肥从环城时代跨入滨湖时代,合肥港通江达海的盛景浮现,万年埠这座尘封已久的千年码头也将重新起航。

  店埠:近在咫尺的千年古镇

  说起肥东县的店埠镇,一听到这个名字,很多人都会误以为是“店铺”镇。其实,它的确与店铺有关。早在三国时期,这里即称“店铺”。随着人口增多,商业发展,逐渐形成商埠,后改“铺”为“埠”。店埠镇有着一千多年的历史,2016年被确定为安徽省千年古镇。

  店埠镇是肥东最古老的集镇之一,东周列国时,“店埠”相传有唐、杨两姓人家在此居住,名唐杨村。随着人口的繁衍,集市逐渐繁荣,商铺渐多,到三国时改称“店铺”。经济的发展,促使商业贸易不断扩大规模,一些店铺为方便交易,傍店埠河而建,形成商埠,故改“铺”为“埠”,“店埠”地名沿用至今,长达1500余年。

  店埠镇在历史上就堪称江淮大地上的“重镇”。其境内胡茶庵遗址、南院遗址,证明新石器时代远古先民曾在此筑巢而居,为有巢氏后裔。《路史》记载,禹时该地为巢国所属,周时为庐子国封建。在宋朝时店埠为慎县边镇。明清时为重要米市、商业重镇。抗战至解放战争时期,新四军巢北支队在此组建游击队,长期活跃于境内西山驿等地区。

  这座小镇不但具有古老而鲜明的地名语词文化,也拥有深厚而独特的地名实体文化。从2016年6月起,由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主持,肥东县文物管理所配合,文物部门开始对位于店埠镇的南院遗址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现场出土发现了较完整的玉器、陶器、骨器和石器300多件,并收集了大量的骨骼标本,还发现了居住的房坑、灶坑、灰坑和灰沟等遗迹。

  店埠因商贾而得名,历代为兵家所必争。千年传承,更留下不少灿烂的历史与自然遗迹,如大圣庵、定光寺、东岳庙、包城寺、白衣庵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昂绍善、昂天曾“父子进士祠”,依然伫立在店埠镇境内,而且已得到修缮。

  肥东门歌是店埠镇乡土文化的代表。肥东门歌属中路流派,在店埠颇受欢迎,涌现了一批优秀的门歌艺术演员,店埠镇龙西社区的殷光兰更是将肥东门歌唱到了人民大会堂。

  除此之外,民族英雄林则徐竟也与肥东有着一面之雅,还在店埠的“复泉门内”用过一顿午餐。关于这段“历史”,肥东的文史资料上从无记载,但事实却确凿地来源于林则徐本人的“日记”,被合肥市的一位文史专家戴健发现。

  话说1838年11月,林则徐受命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禁烟,并节制广东水师,查办海口。在前往广东途中,林则徐一行于1839年1月28日,行至定远县南部的张桥镇,简单地用罢中餐后,“赓续往南”。这日,天空放晴,沐浴着冬日的阳光,下午,林则徐等风尘仆仆进入合肥境内的“响导、八斗岭”。

  如今的肥东县,当时属合肥县。合肥是庐州府所在地,也是当时安徽省第一大县,面积有6000多平方公里。当时的庐州府除辖合肥县外,还包括了舒城县、庐江县、巢县和无为州。林则徐作为钦差大臣南下,途经各地,所到之处,地方官员皆夹道欢迎。

  已从清廷驿报上得讯的庐州守备戴凤翔、合肥县令史积薪等一批文武官员和地方士绅,竟北迎90里,至护城驿(原护城乡境内)。可肩负重任、心系国事,不张扬、不“摆谱”,昼夜兼程的林则徐,抵制迎来送往。“林大人”对赶来迎接的官员们并不赏光,他略作寒暄,对迎者除留两人做向导外,其余命“即遣回”。1月29日,轻车从简的林则徐一行经梁园、路口到达店埠。

  当天中午,林则徐一行在店埠“复泉门内”一家小饭馆吃了中饭。其间,又有州判葛重光、盐知郑基盛趋前拜见。一路上已屡屡禁止长迎远送、铺张供奉的林则徐,草草用餐后,便穿过坡岗、龙塘、念里铺(今东二十埠),于傍晚悄然来到合肥城东门外,借得一处虞姓私宅作为行馆休息,为的是不打扰地方。可府、县官吏又来拜见。出于礼貌,林则徐遂到合肥城内府衙(今省博物馆西首)会见了部分地方文武官员,对他们慰勉有加,但也婉言劝说他们以乡贤先进包拯为榜样,多为地方百姓谋福祉,不要把时间和精力耗费在迎来送往上。林则徐遂返回城外就寝。

  1839年1月30日夜2时左右,林则徐一行起行,大致沿今天合肥市内的芜湖路、金寨路向西南行进。他们一行经上派河到馆驿“时方日出”,接下来沿花子岗、舒王敦、桃溪镇、三沟驿,下午到达庐州府辖下的舒城县城。一路风尘,前往广东。

  如今,时代进步为店埠镇换上了“新衣”,经济发展给千年古镇注入了强有力的“新鲜血液”,店埠镇即将迎来新的繁华。           

  柴埠:沧桑古渡文化厚重

  庐江县有个柴埠村,以其历史传说和标志性地物而得名。其位于泥河镇北偏东北部,东与天井、瓦洋村接壤,南依大岭村,西临竹元村,北与胜岗村隔河为邻。村内有古渡口,名柴埠渡。渡口岸畔村庄,以渡口为名,谓“柴埠村”。

  此渡为何名“柴埠渡”?清光绪《庐江县志》(卷之二·津梁)载:“柴埠渡河,距治南二十五里。俗传曹操行军令兵卒各执柴一把填塞济之。按:此渡因南唐进士伍乔母柴氏而得名也。渡北山岗有柴夫人墓,碑犹屹立。”

  据地方艺文杂记及民间口口相传:三国时期,曹操驻军舒县城(今柯坦镇陈埠村)。是年,南下伐吴,决定抄近路过黄泥河直插矾山到无为江边。当时黄泥河那个渡口只有一条渡船,无法满足数以万计的兵马渡河之需。曹操来到渡口一看,虽说河面较宽,但水流较缓慢。于是他立马想到军营伙房里的“马柴”(把树木锯成长一尺五寸左右、劈开成爿的木柴),曹操便命令士兵每人各带一捆,等大家都上了河堤,曹操一声令下,士兵们便把一捆捆的“马柴”扔向河中,并逐步向河中延伸,于是转眼间,一座“马柴”堆积起来的渡桥搭成,曹军顺利过河而去。

  为纪念曹操的聪明才智,乡民们便命名此渡为“柴爿渡”,渡口所在村庄为“柴爿村”。因“爿”字不易书写,乡民们便以方言“爿”字的谐音,改为“柴埠渡”“柴埠村”。《庐江县地名录》记载:“柴埠渡,相传曹操于此过渡,命士卒人各一束柴薪,填河济之,故称。曾为柴爿渡。”

  但清光绪《庐江县志》记载:“按:此渡因南唐进士伍乔母柴氏而得名也。渡北山岗有柴夫人墓,碑犹屹立。”据此“按”:“此渡因南唐进士伍乔母柴氏而得名也。”即“柴埠渡”盖源于南唐“进士第一”(状元)伍乔母亲蔡氏葬于“渡北山岗”,故而得名“柴埠渡”。

  查阅相关志书,清康熙《庐江县志》(卷之十四·冢墓)记载:“伍乔母墓:在柴埠渡南岗,有碑。”清嘉庆《庐州府志》(卷五·古迹志下)记载:“南唐状元伍乔墓,明《崇祯志》:在马厂岗。居民耕,出碑。验其父母墓在柴埠渡南岗。”

  但令人遗憾的是,此记述“墓在柴埠渡南岗”,与地貌不符。因柴埠渡的南边是一片滩涂草地,据说曹操过渡时曾在此放马,后人们把此处叫做“放马滩”。其渡北面有一处高高的土墩子,名叫点将台,据说是曹操当年在此点将渡河所用的。此地貌又与清光绪《庐江县志》载“渡北山岗有柴夫人墓”相吻合。

  在当地家藏谱牒资料中,还有“柴埠渡”古名“柴府渡”之说。因此渡口乃当地柴姓族人所有,“蔡氏盖大族也。”

  今日之柴埠渡,随着黄泥河、瓦洋河航道的拓宽疏浚和裁弯取直,两岸河堤改造为乡村水泥路,交通便捷,其古渡不存。但“柴埠”作为地名,仍让人感受到历史文化的厚重与沧桑。

  罗家埠:传奇故事警示世人

  庐江县的罗埠村,以其姓氏聚集地和标志性地物而得名。位于庐城镇正北部,东与冶父山镇铺岗、大岗村相连,南接迎松村,西与石头镇芮岗、邱岗村接壤,北与新桥村毗邻。

  罗埠,原名罗家埠。据地方文献记载:该村境内有河名清水涧,源于鸭池山,自西南向东北,流经该村至钱渡,右汇代桥河水,倒向拐入白石天河下巢湖。此地原为古渡口,明初,罗姓在此开埠,遂名罗家埠,简称“罗埠”,其河亦更名为罗埠河。明末清初,沿河南岸店铺增多,发展成一条50多户的半边小街,粮油鱼虾贸易颇盛,渐成市镇。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乡人章廷粱建3拱大石桥跨河南北,时为庐州府至庐江大道中的铺驿。

  清光绪《庐江县志》(卷之二.山川)载:“罗埠河,距治北二十五里,即今罗家埠。水出黄犊诸山,合清水涧水北流经苏城河,入巢湖。旧志黄犊做黄独。”

  罗家埠历史悠久,文明古老,也流传着不少有趣的传说,其中有些故事足以警示世人。

  相传,罗家埠很早以前就是一个上千人的大村庄,在村庄的东南角有一片大竹林,竹子长得特别茂盛,郁郁葱葱,林中有的竹子高达十多米,碗口粗,高大挺拔。春天,竹园里到处可见毛茸茸的竹芛。

  当时,家住竹林旁的农民说,他们在夜里经常可见到竹林中金光闪闪,于是,村里人便传开,竹林中有宝,是宝发出的光芒。

  村中有一个三十多岁的单身汉,平时,游手好闲,不爱干活。他一听说竹林中有宝,心想;如果我能把竹林中的宝物找到,就一辈子吃穿不愁,那该多好啊。于是,他决心要探个究竟,同时,也碰碰运气,或是真能找到宝。

  一年夏天,那汉子晚上便扛起家中的破凉床睡在竹林旁边,等着宝物的出现。他一连守了几个夜晚不见竹林中有何动静,已经有些不耐烦,为了得到宝物,只好耐心地等待着。就在这天夜里,当他睡到鸡叫头遍,东方刚泛鱼肚白,他睁眼一看,只见竹林中在一棵最粗的竹子边,突然出现一只金光闪闪的老母鸡,老母鸡昂头扑打着金黄色翅膀,顿时,后面便出现一群毛茸茸的小鸡,紧跟在老母鸡后面,此时,竹林中,红光闪闪,就连小鸡毛茸茸的身体和鹅黄色的小嘴也看得清清楚楚。那汉子一见此欣喜若狂,心想真的好运来了。只见他轻轻地脱下长衫,不顾一切发疯似的向小鸡扑去,不巧被竹林中的竹根绊倒,在倒地的同时,顺势用长衫向小鸡罩去。当时他便逮住了一只小鸡,老母鸡见有人抓小鸡便冲过来向那汉子扑去,只见老母鸡用嘴在他抓小鸡的手背上啄了一下,他感到疼痛难忍,但却死也不肯松手。他抓着小鸡,不顾手疼,飞快地跑回家,当他打开长衫一看,是一只金黄色的小金鸡,顿时心里乐滋滋的。

  不多时,他被老母鸡啄了的手背,肿得很高,像只小馒头,钻心的痛。无奈之下,只好去找郎中看。可是,他手中无钱,只好怀揣小金鸡,来到郎中家,郎中仔细看后说,你的手要抓紧看,要不可能就废了。他连连答到是,郎中给他上好药,并开了中药回家吃。就这样,那汉子让郎中看了半年多,手才治好。当他与郎中一算账,正好那只小金鸡卖的钱是付给郎中的医药费。自那以后,竹林中再也见不到金鸡出现。

  分路埠:穿越历史的美丽村庄

  巢湖市有个美丽的村庄——分路埠,其是柘皋镇板桥村委会所在地,柘皋镇的东大门 ,许多人直接称它为板桥。可不要小瞧了这个半山半圩的小村,这可是一片历史厚重的土地。

  在它的西边,即是史书记载的春秋周敬王37年(公元前483年)鲁哀公会晤吴侯筑坛缔结盟约之地——会吴城遗址。与会吴城遗址隔路相望的还有孔子板桥车翻在一高地晒书的晒书墩。

  相传孔子南游,拜项橐为师后,看天色将晚,便问项橐日落之前能否赶到居巢城。项橐答:走得慢,能到,走得快,则不能。孔子他们一听,很不愉快,心想真是岂有此理,便要加速赶路。走到不远处的一座木桥上,因车子走得太急,车轮被桥木卡住,车轴被折断。虽然人因为上桥而先下来走,没受伤,但书却掉进河里。打捞上来后,便在附近的土墩上晒书简。后人称孔子晒书的土墩为“晒书墩”。“欲速则不达”的历史典故也是从此而来。与晒书墩相连的还有一处状如满月的高地,为孔子讲学之所月亮地。

  几千年前的板桥如今换成了钢筋水泥桥,联通东西新时期的美丽乡村建设让这座穿越历史的村庄焕发新姿。

  万山埠:“万山大元宵”令人津津乐道

  在巢湖市北郊的万山脚下有一座村庄,至今在巢北一带广为流传的典故“万山大元宵”就出于此,这个村庄叫万山埠。

  万山埠位于夏阁镇,其村东有一条古道,是巢北乃至合肥进出巢城的必经之路。万山有个隘口叫狮子口,地势险要,道路崎岖,可以想象当年行路是何等之难。在狮子口边有着一座100多年历史的寺庙甘露寺,旅途劳顿的人们也不忘上香祈求平安。

  解放前,在没有修巢柘公路时,行路的、推车的、赶猪的……在中午或傍晚时分到达隘口附近都要停下来歇个脚,再前往巢城。久而久之,便有人在此搭起粥铺、茶亭,为过往客人提供饮食和歇脚的地方。相传,有一种食品是油炸的大元宵,很诱人,其实里面是空心的,赶路的人到此已是饥渴难耐,急需补充饮食,所以就有了“万山大元宵,吃也懊悔,不吃也懊悔”的典故。渐渐地,一些摆摊的人便在此定居下来,形成了后来的万山埠村。

  先民们筚路蓝缕,挖塘筑坝,又不断开垦农田,绿化荒山。现在,远远望去,粉墙红瓦的村庄掩映在绿树丛中,鸟鸣之声不绝于耳。村庄山环水绕,环境优美。小溪流水潺潺,穿村而过,池塘边一棵树龄30多年的榆树冠如华盖,村民们习惯在此休憩纳凉。曾经的古道已鲜有人走,渐渐被淡忘,可这里的典故还一直为人们所津津乐道。

  合肥晚报 ZAKER合肥记者 秦鸣 通讯员 陈桦 叶昌国 方华 李廷和 汪德生 杨连福

  (除署名图片外,其余均为资料图)


中安在线官方微博,中安在线官方微信二维码
来源: 合肥晚报  
相关新闻

中安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2-2008002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8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