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新闻客户端|安徽发布|省政府网微博|中安在线双微

设为首页

英文|简体|繁体

您当前的位置 : 徽文化 > 文化新闻

文化传承 后浪奔涌

时间:2020-07-10 09:39:12



  青年非遗工作者丁健展示《一卷知合肥》剪纸作品。



  29岁的庐剧导演、演员陈胜超在表演。



  福升堂的“90后”舞狮人。



  今年16岁的马默轩正在调试皮影道具。



  “00后”庐剧演员的精彩表演。

  技艺,总在磨练,岁月,需要沉淀。年轮流转,时光总是留给我们一些宝藏。

  说起非遗,涌现脑海的或许是落在器物上的灰尘;谈及传承,浮现眼前的或许是一位老者远望的背影。拂去成见,在城市一隅,有一群“90后”和“00后”,他们唱念在舞台之上,腾空在狮头之下,他们指尖生花,沉醉于光影变幻……有这样一群年轻人朝气蓬勃,奔涌在传承的路上。

  在聚力打造“五高地一示范”的合肥,速度与激情、坚守与传承光芒各异,我们能目睹高质量发展下的迅疾奔涌,也能体味到驻守在时光隧道里的气定心坚。

  庐剧 剧在招式里 戏于心头传

  “庐剧这一行,只要入了门身体里就永远有它的脉络。”13年前,师傅的教诲言犹在耳,如今自己也成了庐剧团里的中流砥柱,合肥演艺股份有限公司庐剧院29岁的庐剧导演、演员陈胜超从没觉得肩上的担子如此重,心头的自豪如此强烈。

  “戏曲是中国独有的艺术方式,而庐剧更是江淮文化、徽皖地区的精华。经过百年的历史沉淀,有着自己婉约生动、情理相融的独特魅力。”1991年出生的陈胜超是专业的庐剧演员,而庐剧在这位合肥小伙的眼中从来就不仅是一份生计。“2006年,安徽的庐剧作为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始在省内招收一批有底子、有戏曲热情的孩子进行庐剧学习。”第二年9月,这群习惯了流行文化的“90后”,便进入了安徽省艺术职业学院庐剧班接受系统的培养,成为了名副其实的“非遗传承人”。

  庐剧最符合“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艺术特点。从诞生之初,它便汲取了山歌、门歌中的草根艺术,说的都是老百姓的故事,用最接地气的方式,演绎了普通人的爱恨情仇。既有帝王将相,也有人民百姓,既有家国情怀,又有闺房密语,谱写的都是江淮儿女的故事。

  “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发展庐剧,我们40个孩子在艺校里进行了5年的庐剧专业学习。也就是从那里开始,才了解了这一老祖宗留给我们的文化珍宝。”陈胜超说,当时自己也不过16岁,本能就觉得戏曲应当是枯燥乏味的。“是完全不一样的感觉!”现在回忆起接触庐剧后的感受,陈胜超会这么评价。“剧本的文学性、故事性非常引人入胜。戏曲表演中独有的音乐搭配以及在舞台上塑造人物的表演,感觉是其他艺术形式难以模仿的。”

  已从艺13年的他,现在谈起庐剧对他的影响,只说庐剧让他看见了不同的世界,也让他拥有了人生的方向。而为他点亮这盏人生方向灯的人,正是当年在艺校为他们传道授业的恩师。“王华玲、黄冰等庐剧老前辈,每一次在课堂上激情洋溢地讲述庐剧的历史,每一次亲力亲为为我们示范招式要领,每一次展现出老艺术家对地方剧目的执着追求时,我就觉得这是一份光荣而艰巨的使命,自己应该热情地拥抱它,将它发扬出去。”

  “热情地拥抱它”看似是一个小小决定,却也让这群庐剧传承人吃尽了苦头。每天早晨五六点钟就要起床跑步、练习弹跳、倒立、下腰等基本功,9点之后开始学习招式技巧,小翻、毽子、褶子工。下午再上专业课、研究剧目,晚上还要排练演出。这样的日子坚持了5年,陈胜超说,自己脚趾头断过,腰和膝盖也因长期劳损受过伤,全身上下都是庐剧留下的印记。

  “入校的时候我已经16岁了,骨骼差不多定型,腰也很硬。而戏曲演员腰功是最重要的,因此我一直坚持长期练功,练软度,确实很疼。”据他回忆,自己曾为了演好《花园扎枪》折子戏中的小生,每天都穿着两寸半的厚底鞋,在练功房拿着“枪”,练习折腰练到深夜。“后来直到演出结束,那一整个学期我的右脚腕都是肿胀的。”

  2012年,从省艺校毕业进入庐剧院实习的陈胜超,正式开启了自己传播地方戏曲之路。“在剧团的工作经历让我意识到,戏曲的表达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我们年轻一辈想要更好地发扬自己的文化,就要用创新的方式来演绎。”经过在中央戏剧学院的深造,陈胜超接触到了更多的艺术类型,导演的思维方式也让他能够借鉴其他剧种的优势,帮助庐剧进行新的创作。

  2015年,合肥演艺股份有限公司庐剧院又招募了一批新的后备年轻演员,其中不乏“00后”的新鲜血液。在日常和小演员们探讨庐剧的过程中,老一辈的庐剧艺术家们总会提点“庐剧演员还是要有丰富的舞台经验,要深入研究舞台、曲牌和表演形式。在发展一种剧种的时候,不能忘记剧中本身的特色,要善于抓住传统核心,再去容纳、借鉴其他剧种的长处。”

  正是庐剧身上这种集“传统与现代、传承与发展”于一体的特质,让无数非遗传承人为之着迷。陈胜超说,自己的同学们还有许多人至今坚守在庐剧舞台的一线。有的即使从事别的工作,但只要和庐剧有关的事情,大家都能自发地参与。宣传新戏、寻找资源、沟通演职人员,曾经陪伴了他们青春的传统文化,将每个人身上都烙下了江淮儿女的烙印。

  在一代又一代庐剧人的不懈创作下,近年来的“梁祝戏剧节”“红梅杯”、安徽省“五个一工程奖”中,庐剧都收获了骄人成绩。陈胜超创作的传统剧目《十五贯·防鼠测字》,更是代表中国戏剧学院赴香港参加文化交流。提起这些荣誉,年轻的庐剧表演艺术家们只道“庐剧一直在路上!”

  皮影戏 皮在手中刻 影绎民族魂

  皮影戏又称“影子戏”或“灯影戏”,是一种以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作为中国民间古老的传统艺术,自有文字记载,皮影戏已经有两千多年历史。

  传说,汉武帝爱妃李夫人染疾故去,汉武帝思念心切,终日不理朝政。大臣李少翁一日出门,路遇孩童手拿布娃娃玩耍,影子倒映于地栩栩如生。李少翁心中一动,用棉帛裁成李夫人影像,涂上色彩,并在手脚处装上木杆。入夜围方帷,张灯烛,恭请皇帝端坐帐中观看。汉武帝看罢龙颜大悦,就此爱不释手。这段皮影戏的历史,让不少人对这门艺术产生了兴趣,在2011年,中国皮影戏更是入选了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我叫马默轩,今年16岁,6岁开始接触皮影戏。”说这话时,2004年出生的皮影戏非遗传承人马默轩,正跟着伯父一起调试着手上的皮影人偶,准备着即将开始的演出。而他的伯父也是带他入行的师傅,出生于安徽皮影世家的马飞。“6岁的一个夏天,正处于精力旺盛时期的小默轩,对着伯父手里活灵活现的人偶起了兴趣,非要跟着伯父一起跑场演皮影戏。也正是这个夏天,接触到了这门历史沉淀了2000多年的民间艺术后,他便立志要继承这门手艺,成为皮影艺术的传承人。”

  近十年过去了,身为皮影戏第五代传人的马默轩都不太记得当年幼小的自己,是如何耐得住性子,一点点学习雕刻人物、一句句背下戏词的。他只记得伯父反复说的那句:“演皮影戏和做人一样,要拼个精彩,就得忘我投入。”看到一个精彩的形象,就要把它画下来,一点点临摹、根据人物不同形态选择制作的皮革、下料子,再装饰上不同的花纹。“有时候刻一个人物就要两三天,还得是有灵感的时候。”马默轩说,即使是现在有时候自己想一个花纹也要想一两天,“就是喜欢,没办法!”

  “说难也不难,说简单也绝不简单”是这位“00后”非遗传承人对皮影戏的评价。“雕刻要冷,表演要狂,皮影就是一门冷热并存的艺术。”因为刻刀非常锋利,稍有不慎就会割破手掌,因此制作人偶时必须非常专注。但皮影戏大都是反映紧张刺激、热闹非凡的场面,因此锣鼓镲一响,人就得进入状态,不狂不出戏。而这一冷一热的张弛之间,就是传统艺术的魅力所在。

  皮影在微弱的灯光下栩栩如生,传统艺术在年轻演员的诠释下,焕然一新。跟着伯父走南闯北近十年的马默轩,如今已可以高水平演绎西游记中《孙悟空大战牛魔王》《72变》等经典皮影剧目。同时作为年轻的传承人,他还有着自己的“小心思”。“要把传统艺术发扬出去,让更多人喜欢皮影戏,就要符合现在大众的审美,动漫人物、卡通形象都可引入到皮影戏的表演中来。”据马默轩介绍,现在自己也在尝试制作一些现代人喜欢的人物形象,希望可以有越来越多的人观看皮影戏。

  随着熟悉的锣鼓声敲响,马默轩和伯父也准备上台演出了。年轻的双手携满了控制皮影的竹签,整个人也瞬间散发出昂扬的斗志。临上台前,他看着台下期待已久的观众说:“只要观众们能给我们鼓个掌,喝声彩,就是最大的鼓励了!”

  舞狮 辗转腾挪 “狮”意青春

  舞狮,有南北之分,南狮又称醒狮,分布在两广地带;北狮则常见于北京、天津和河北等地。舞狮的起源有很多种说法,不论是哪种说法,“驱邪”“送福”都是老百姓对舞狮的向往和寓意。

  在舞狮表演中,常由两人舞一狮:一人舞头,注重的是灵活,一人舞尾,强调是力量。飞身上桩、腾空跳跃、挟腰转体……“一场出彩的舞狮表演,讲究的是扎实的功力和头尾的默契。”说话的人叫年福升,1992年生,是合肥市包河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福升堂醒狮传习基地”的当家人,也是福升堂的第五代传人。

  走进福升堂,偌大的厂房,没有多余的装饰,灰白色墙壁,颇具欧式后现代极简风格。左面墙壁上,一个黑色狮头凶猛十分,狮头上方悬着“福升堂”的中式牌匾;右边,近50个样式各异的狮头排列整齐。

  2017年,这个漂泊了8年的龙狮队安家合肥包河区,现有17名队员,其中“90后”和“00后”队员为主力。在合肥,年轻人为舞狮这项非遗注入了新鲜活力。

  扎着小辫,戴着金边眼镜,脖子上挂着项链,一身休闲潮流的穿搭,这是年福升平日里的穿搭。很难想象,这样打扮时尚的年轻人已舞了近20年的狮。“舞狮是我们年家的老本行。”年福升说,“福升堂”由他太爷爷一手创办,自此年家世代舞狮。福升堂最初在北京天桥下杂耍卖艺,后来辗转四川、山东,最后来到了安徽。

  自小耳濡目染,废旧的狮头就是年福升的玩具。年福升在山东长大,4岁加入杂技团,6岁登台表演,9岁开始学习舞狮。2009年,年福升从北京体育大学毕业,来到合肥,在体育学院当民俗体育老师,教学舞狮。为了继承家族的技艺,同年,年福升成立合肥“福升堂”,把“福升堂”从北方带到了江淮地带。为了让舞狮和江淮风土更加契合,年福升把南狮的形态和北狮的技巧融合到一起,结合民间故事,编撰了近200个舞狮情节,并融入到表演中。

  “徒弟我只收那些调皮好动的。”年福升说,因为舞狮的动作比较危险,难度也很高,年轻人在体力和身体灵活度上更具优势,也更能演绎出狮子的各种神态。

  今年21岁的常忠宁是福升堂的队员之一,学习舞狮已有一年时间。在学校的社团活动中,常忠宁偶然接触到了舞狮,兴趣骤生,便加入了福升堂,和所有福升堂的队员一样,常忠宁在福升堂里学的第一节课是礼仪课。“尊师重道、吃苦耐劳、豪爽侠气”是年福升最希望他的徒弟们能够习得的品质。

  现在,福升堂主要收入来源于商演,加上当地政府对非遗的扶持和补贴。近几年,福升堂每周都对舞狮兴趣者开放,免费教学老百姓们舞狮。“传、帮、带,是我们每个非遗传承人的责任。”

  剪纸 “妙剪生花” 求索人生

  一把剪刀、一张薄纸,不过齿锯开合、指尖转动,“妙剪生花”,世间百态在虚实之间跃然纸上。“剪纸可以说是最贴近老百姓的非遗了。”

  丁健是一名“90后”,美术出身,却结缘剪纸,师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如今成为了一名青年非遗工作者。谈及剪纸,丁健总会想起儿时坐在门边,看着大人们忙前忙后,张罗布置着婚礼的画面:村里的老人拿着生锈的大剪刀,安静地坐着,不一会儿,方方正正的红纸就变成了一张“囍”,被张贴在门边。灶里的炊烟飘过“囍”字,耳边是家人邻里的欢声笑语。自幼时,丁健就痴迷剪纸,常拿着剪刀在纸上创作,还总被老师批评“不务正业”。

  大二时,学习美术的丁健经人引荐认识了一位剪纸非遗传承人,怀揣着热爱,丁健拜师学艺,却屡遭拒绝。“闭门羹”并没有浇灭这位年轻人学习剪纸的热情。“我写了一封信,信里写着‘我如孤海中的一叶扁舟,急需远方的灯塔为我指明方向,哪怕它只闪出一点微光’。”

  信送出去的当天下午,丁健就接到了来自剪纸非遗传承人的电话,让他去工作室干活,但只字未言要收他为徒。自此,每天课余时间里,丁健几乎都在剪纸工作室里裁纸、装裱、画图……枯燥且重复,在这间隙,老师也会偶尔教他一些手法和剪纸思路。

  年岁渐长,丁健的剪纸手艺也愈发纯熟起来。剪纸看似简单,却也有许多讲究。静心和专注是首要的,剪刀在纸上的开合,也并不似看着那么轻巧。“剪刀和纸张接触不是垂直的,而要有倾斜的角度,这样才能更好地操作剪刀。”丁健开始尝试用剪纸讲述故事、表达情绪。蝶恋花、凤求凰、十二生肖等在他的指尖别样生彩。

  去年,丁健创作的一幅《一卷知合肥》的剪纸作品惊艳众人。这幅《一卷知合肥》总长15米,宽0.75米,整个长卷分为天鹅湖、芜湖路、蜀山、滨湖四大板块,包孝肃公祠、古逍遥津、渡江战役纪念馆等人文地标跃然纸上。在楼宇亭台之间,剪纸中还有人物剪影、湖水风光、创新字样等。一卷剪纸传达出了创新合肥、文化合肥、绿色合肥、宜居合肥和幸福合肥的理念。

  为了创作好这幅作品,丁健每天一下班就穿梭在大街小巷,拍下每处地标的细节,回家再按着照片临摹,画下剪纸的草图。经过上千次修改,耗时一年多时间,这幅作品终于问世。丁健说,他走过祖国的很多地方,深爱着脚下的这片土地。“我想用自己的方式为城市带去祝福,也想展现出我们青年工作者对非遗的热爱和专注。”

  对于丁健而言,剪纸不仅具备观赏性,更是一种文化符号。比如一看到剪纸,人们就会想到“中国”,想到“中华文化”。而剪纸的最大魅力就是谁都能够剪上那么几下,它是深入老百姓生活的艺术。“取材于生活,用之于生活,可俗可雅,这就是人民的艺术。”

  现在,丁健在工作之余还创办了自己的工作室,已有3年之久,经常做一些免费的剪纸公开课,无论是成人还是孩童,他都一律欢迎,多一个人爱上剪纸,传承就多一份力量。他从未指望着靠剪纸谋生,却从剪纸中获得了许多喜悦和满足。“其实剪纸带给人的满足,一半在创作中,因为你会不自主地愈发专注,一半在剪完、展开剪纸的那一刻,因为你会期待自己的作品是什么样子。”丁健把剪纸时的专注和坚持也带到了生活里,“我一旦开始做什么事,就不会半途放弃。”

  当然,在剪纸带给丁健的许多满足里,还有一些满足来自于他8岁的小徒弟。在丁健开办工作室之初,当时只有5岁的黄令仪在爷爷的带领下来到了剪纸课堂,跟着丁健学习剪纸。孩子总是活泼好动,最初黄令仪总是没法专注于剪纸,没等丁健传授完技巧,就急着动手创作,急于追求成果。3年的时间里,黄令仪渐渐变得比同龄人更加沉着、专注。剪纸的时候,她总是坐直着身子,目不转睛,眼前只有手中的那一方寸。

  “你喜欢剪纸吗?”“喜欢。”

  “你会剪多久呢?”“一直剪啊。”黄令仪盯着手中转动的剪刀,一脸认真。

  合肥报业全媒体记者 刘小容 孙皞亁/文 李福凯 高博/摄

中安在线官方微博,中安在线官方微信二维码
来源: 江淮晨报  
相关新闻

中安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2-2008002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8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