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总有那么一段时间,属于梅雨。
雨,淅淅沥沥地下着,不紧不慢。雨滴打在屋檐上,发出清脆的声响,宛如古代文人墨客在轻吟浅唱,“夜雨滴空阶,晓灯暗离室”。
听着雨声,想起家乡的瓦房。昔日的乡间,屋顶上,长满绿宝石般的青苔,雨滴溅落在瓦片上,叮当作响,然后顺着屋檐缓缓滴落到地上,汇成汩汩细流,穿过草丛菜畦,将植物擦拭得更加鲜嫩、蓬勃。
想着想着,乡愁骤起,随即心中做出一个决定:回故乡看看。
下午两点出发,车子一路疾驰,当行至乡间小道时,暮色降临,犬吠四起。路两旁稀疏错落的房舍,炊烟袅袅飘荡,映着乡下人家的温馨。修竹,密密匝匝,茂盛、挺拔,独具风韵。透过竹林看地上,影影绰绰,颇有几分“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意境。
下车,一位乡亲认出我来,满脸喜悦,笑着走上前寒暄,接着邀请我进屋,取杯,泡茶。故乡的父老乡亲,淳朴善良、热情好客,与从前一样,每当有客人来访,他们总会拿出家中最好的食物、茶叶来招待,让人感受到浓浓的亲情。
喝完茶,步行回老屋。晚风微凉,夹杂着野桔梗与泥土的芳香。沿着细窄、弯曲的小路碎步前行,途经几间低矮的平房,走近,只见门前檐下挂满咸鸭、熏肉,烟火气十足。平房一侧,生长着两棵高大、挺拔的洋槐树,叶片葱茏、深翠,气度不凡。
终于抵达老宅,乌瓦白墙的老屋,虽有些老旧,但依山傍水,翠竹围屏,不失雅致。推门,入院。刚坐到枣树下,往事便铺天盖地向我袭来。
小院,曾经见证我的童年时光,夏日里窄窄的日光,浓密的树影,花草,停在晒衣架上的麻雀与蜻蜓,热腾腾的手磨豆腐,小伙伴们的追逐嬉笑,还有母亲含笑凝视我的眼神。此时非彼时啊,旧日尘烟,被时光冲刷得干干净净。看着屋檐下的积水闪着凉意与沧海桑田,哗啦啦地扑向我,不由自主地眼睛发涩。
席慕容说:“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乡愁,对我来说,犹如一杯陈年老酒,越品越醇;好似一首古老诗篇,在岁月的长河中流淌着,永远不会消失。而老屋、小院,则是乡愁的载体,无论自己身在何方,只要想到故乡,回到老屋,便可寻回心中那份久违的归属感与幸福感。
乡愁,深深地扎根在我的心中。(作者惠晓芸,中铁四局员工,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安徽省诗词学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