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之后,枫叶似火,层林尽染。
初冬的太阳冉冉升起,阳光温柔、淡雅地洒在大鼓岭,染红了六道岭,给人一种温暖、和谐的感觉。朝霞绸缎般地铺洒在清晨的天际,给无边的天空缀上绚丽的色彩。高桥村遍野霞光,壮美如画。
很久以前,六道岭东山岭的东边山下住着一个财主,家里养了99头牛,每天早上财主安排长工将牛赶到山上放养,傍晚将牛赶回牛栏。一天晚上,财主在清点牛数时竟然发现多了一头牛,他怎么也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数来数去,还是整整100头牛。第二天早晨牛出栏时,财主数了是99头牛,傍晚回来时财主清点牛数,又是100头牛。他又惊又喜,百思不得其解这多的一条牛是哪里来的?反复观察数日,还是如此。时间一长,这一消息渐渐在外传开,人们细看这放牛山的形状,就像一头牛,牛头、牛背、牛屁股栩栩如生。六道岭是个迂回的山脉,远远望去像一条苍龙,这放牛山属于六道岭其中的一部,久而久之,人们把这座山取名叫作“牛龙山”。据说,在牛龙山的山边藏有一窝金鸡,半夜里,经常有人听到山里有鸡的叫声。经过世纪更迭,牛龙山一带渐渐荒无人烟。
清朝中叶,桐城县(现改为枞阳县)白柳镇汪大山脚汪氏生养了九个儿子,为了生存,有六个儿子离家出走,寻求更好的发展之地。一天傍晚,这汪氏后裔从桐城汪大山脚漫无目标地一路逃荒而来,来到这里,见土地肥沃,茂林修竹,心想这就是自己的安身之处,于是在此定居生活,开始了自己漫长的人生生涯。他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开垦经营着自己的田地。经过几代繁衍,人口渐渐增多,形成了一个族居地。这个地方处于牛龙山山下的低洼处,开始没有地名,由于地势比较偏僻,居住着汪姓一族,人们习惯地把这个地方叫作“洼拐”,又称“汪洼拐”。
洼拐和大洼仅一山之隔,当年大洼有一些田地在此附近,洼拐家禽家畜经常糟蹋大洼的庄稼,为防止这些,大洼就在洼拐举办了一个学屋,一边收弟子教学,一边看护庄稼。然而好景不长,由于无生源,学堂不得不停办,在这里留下几间空屋。清末民初,大洼人口十分拥挤,有一张姓生养了7个儿子,为了生存发展,便将4个儿子迁到洼拐。
洼拐汪氏世世代代以农耕为业,勤俭持家,低调做人,和张氏一门长期和睦相处,肝胆相照,互帮互助,共同繁荣发展。
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后来,汪洼拐又出了一个知名人士——汪玉春。
汪玉春,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年毕业于安徽省农业干部学校,开始在天桥公社当畜牧兽医,他医术精湛,不怕苦,不怕累,不怕脏,甘于奉献,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被评为“高级兽医师”,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其事迹分别被《安徽日报》《人民日报》报道,时任泥河区区长朱远钧看到报道以后,主动跑到县农业局里,要求将汪玉春调回家乡工作。在生产队集体经济时代,耕牛至关重要,而汪玉春最擅长的就是医治耕牛了,他是人们心目中的最美兽医,人们很少知道他的真名,都亲切地喊他“牛医生”。过去交通条件很差,作为一名乡村兽医,接到的急诊非常多,羊肠小道上,人们常常看见身材魁梧的汪玉春身背药箱,快步急速地行走,哪里有需要,他就出现在哪里。他在艰苦的环境中工作了近四十年,一直默默无闻地奉献着自己,不仅专业知识扎实,还具有冒险精神,特别是在处理牛分娩过程中展现了高超的技术和冷静的处理能力,经常让牲畜生命起死回生,转危为安。汪玉春的敬业精神和高效的技术服务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披星戴月的奔波、日复一日的坚守,既是浓浓的乡情,更是全力以赴的担当。汪玉春觉得,老百姓需要的,就是好职业。后来,汪玉春一家老小全部转为非农业户口。其子汪文广,继续父亲的路,现在罗河兽医站工作,长期扎根基层。
汪全友,汪洼人,后迁往张湾,曾任店桥公社党委副书记、泥河工商所所长。
张先周,开始为民办教师,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中期从事过党的基本路线教育,后在八岭小学任教,几十年如一日,在教育战线上辛勤耕耘,默默无闻地奉献。
洼拐人勤劳善耕,民风淳朴。1958年实行合作化,对生产队规模进行重新规划,蔡岗的一部分农户迁到洼拐,洼拐的一部分农户迁到张湾。改革开放以后,洼拐人用勤劳的双手建设自己美好的家园,在这片土地上,他们勤耕劳作, 播撒希望的种子,孕育丰收的希望。
汪国青,洼拐人,为争取绿色生态,让更多的人吃到放心的肉和粮食,他承包了村里的荒山坡地,办起家庭生态农场,年出栏生猪300多头,并采用肥水一体化模式,种植500多亩优质水稻。汪国青不但帮助乡邻们流转了土地,而且还带动周边剩余劳动力就业。他遵纪守法,诚实守信,2022年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其家庭被评为“AAA级信任户”“光荣之家”“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十星级文明户”。汪国青决心做生态新农人,目前他种养一体化的产业发展得非常红火。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洼拐自然村越来越美丽,宽阔的水泥公路通到村庄,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村庄整洁干净,绿树成荫,生机勃勃。蓝天白云下,青山、绿树、白墙、红瓦、田野交织在一起,描绘成一幅美丽的乡村振兴画卷。感叹现在的幸福生活,洼拐人由衷地发出心底的声音:“水绕山环一径幽,葱茏竹木隐高楼。蜂飞芳树黄莺唱,燕舞华堂绿鸭讴。蔬菜园里八九类,肥猪圈里两三头。如今不再农桑苦,岁月安康似蜜稠”。(曾福来,安徽省庐江县罗河镇高桥村党委第一书记兼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