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新闻客户端|安徽发布|省政府网微博|中安在线双微

设为首页

英文|简体|繁体

您当前的位置 : 徽文化 > 文坛皖军 > 文化动态

 梅花香自苦寒来 ——周中明勤奋治学及学术成果

时间:2021-12-08 15:48:37

3.jpg

  周中明,安徽大学中文系教授,我国著名红学家。1934年4月生于江苏省扬中市的贫寒之家:家中仅有薄田两亩,连温饱都难以为继,一家人只好常用瓜菜充饥。幼小的他就目睹家人终日忙碌不停,这一切使他过早地知道生活的艰辛。后来,为了谋生其祖父周大宽离家外出到宜兴、父亲周茂鸿先后辗转在宁沪等地做裁缝活,日子才渐趋好转。他在家中看到母亲忙里忙外很是辛苦,便眼疾手快帮助母亲干起拣菜烧火的家务活。其父凭借精湛的手艺在上海开了一爿裁缝铺,于是,在13岁那年,他便由母亲送往上海就读。

  1949年5月27日,上海市政权易手,当时百废待举,人才奇缺,周中明15岁时便放弃在校读书机会,考入苏州行政干校。学习期限仅六个月,即以优异成绩结业,被分配至苏州地区常熟市(县级市)劳动局。他满激情地投入到工作中去,每天早上班晚下班,兢兢业业,锐意进取,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知识水平,深得领导的赏识和同事们的赞许,旋即被调往中共常熟市委工业部、市委办公室工作, 1952年入党,工作更为勤奋卖力,业绩更为出色。经市委研究、上报苏州地委批准,被委任中共常熟市委办公室副主任。

  1956年,在国家“向科学进军”号召的鼓舞下,他毅然决定,弃职报考高等学校,经过一段时间文化知识的恶补,终以调干身份考取了北京大学中文系。当时,像他这样的调干生占了班级学生人数的一半,全班党员共有六七人(为一党小组),他是党小组长。

2.jpg

  北京大学著名教授云集,中文系师资力量尤为雄厚,他受到游国恩、王力、林庚、吴组缃、王瑶等名教授的亲炙,获益良多,知识水平大为长进,尤其受吴组缃教授的影响最为深刻,吴教授是著名作家,且致力于红学研究,历任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红学会会长等职。他的“《红楼梦》研究”专题课讲得异常精采,可谓潇洒自如、细致入微、鞭辟入里,周中明听得全神贯注,如痴如醉。这门课程当时就激发他对红学研究的浓厚兴趣。他深知自己入学甚晚,上大学之前未经系统学习和训练,基础不够扎实,因此他特别珍惜在校读书这一来之不易的大好时光,对知识如饥似渴,课后,他一溜烟地钻进图书馆,争分夺秒徜徉在书海之中,总是最后一个姗姗离开图书馆。入学刚一年,反右斗争的浪潮便席卷全国,北大更是一个漩涡,有的名教授被打成右派,校长马寅初遭到重点批判。紧接着, 1959年反右倾运动再兴波澜。而在反右派、反右倾的过程中,一直潜心向学、埋头读书的周中明被冠以“白专”、“右倾”的头衔,竟在党内受到批评、处分,直至“文革”之后才得以改正,撤销处分。

  虽然命途多舛,但他却愈挫愈勇,求知欲未减反增,因为在他的心中一直坚信:建设社会主义需要知识,需要文化。于是他仍一如既往对知识孜孜以求,更加如饥似渴坚持读书、做笔记,终于,功夫不负苦心人,他以优异成绩从北大毕业,起初,被分配至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不巧,正碰上“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贯彻之时,各单位纷纷紧缩编制,原先的分配方案发生变更,他被正式分配到建校不久的安徽大学中文系任教。

  安徽大学复建于1958年,由于重建时间较短,基础条件较差,当初的中文系教师仅有20余人。进校不久,在给1959级学生上元明清文学课前后,他就被派往山东大学中文系进修,师从著名教授冯沅君和关德栋,直到1963年底进修结束。这是一段他读书的最好时期,也是专心读书的最佳时期,学术研究从此起步, 1962—1963年先后在《延河》和《安徽文学》文学期刊上发表了两篇关于《红楼梦》语言艺术的论文。

  不久,又经历了“四清”运动,中文系师生全部下乡参加运动,接着又经历了旷日持久的文革风雨。雨过天晴之后,他重返杏坛,誓把由于“文革”耽误的十多年宝贵时光夺回来,厚极薄发,在给1977级学生讲授元明清文学课时,天天焚膏继晷,他经常是三更暂眠、五更复起,把教学与研究紧密结合起来,学术成果犹如井喷式地涌现出来,连续在《红楼梦学刊》、《红楼梦研究期刊》、《文学评论》、《光明日报·文学遗产》、《文史哲》和《社会科学战线》等著名学术刊物上发表了十多篇关于《红楼梦》、《儒林外史》、《西游记》的研究论文。在学术研究不断前进的征途上,任凭荆棘丛生、险象环生,他始终如一地砥砺前行,绝不退缩。倍偿艰辛的努力带来了丰硕的学术成果,使他获得苦尽甘来的成就感、荣誉感和幸福感。1995年经国家教育部、人事部批准,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其学术成果获得省级一等奖。

  《<红楼梦>的语言艺术》是其成名作, 1982年10月由漓江出版社出版,不久,中国台湾有木铎、贯雅、里仁三家出版社相继翻印,美国哈佛大学著名汉学家韩南将其列为研究生必读参考书。1986年在“哈尔滨《红楼梦》研讨会”上,他被列为出席会议的“著名红学家”之一,研讨会上著名教授、专家云集,而他当时还仅仅是一名讲师。1989年10月他的《<红楼梦>迷人的艺术世界》在台湾出版, 1992年该书被评为安徽社科优秀成果奖一等奖。该书后来易名为《<红楼梦>的艺术创新》,由黑龙江教育出版社于2002年2月出版,李希凡作序,称其为“小说本体研究的力作”,“不可多得的一本好书”。

  周中明教授的学术研究并未就此止步,他继续奋斗不已,研究领域旁及诸多其它名作和诸多方面,因此他的学术成就并不局限于《红楼梦》研究方面的累累硕果,他还大胆在文学禁区探索,勇于独辟蹊径,因而在《金瓶梅》研究方面亦颇有建树,颇负盛名,大陆和台湾分别出版了他的《<金瓶梅>艺术论》, 2005年台湾学生书局还出版了《周中明<金瓶梅>研究精选集》。

  不仅如此,他还著有《中国的小说艺术》、《小说史话》、《四声猿》(校注)等十多本著作,2019年2月北京联合出版公司结集出版了共250万字的《周中明文集》。

  退休后,他本着“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不懈努力,把主要精力又集中于“桐城派”研究,他以十年磨一箭的顽强毅力,完成又一力作《“桐城派”研究》,于1999年由辽宁大学出版社出版, 2013年5月安徽大学出版社出版他的另一本皇皇巨著(57万字)《姚鼐研究》,他以详实的资料、过人的胆识力排百年来学术上的众议,为“桐城派”这个中国文学史上历时最久、作家人数最多、影响最大的文学流派正本清源,力求对其作出客观、公正、科学的评价,还“五•四”以来被斥之为“桐城谬种”的本来面目,指出对这一重要文学流派不能一笔抹煞、全盘否定,并把桐城派代表作家定性为:“集我国历代古文之大成,有极大影响和重要历史地位的杰出的文学家,其作品作为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永远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和借鉴。”

  周中明教授治学严谨,数十年如一日,甘于坐冷板凳,真正做到了淡泊名利、面壁求索,“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他在不断求索的征途上,不畏艰难险阻,在攀登学术高峰中披荆斩棘,在徜徉知识的海洋上劈波斩浪,终成具有多方面成就的名家。他始终不渝地抱定抓紧有生之年,竭尽全力实现学术报国,马不停蹄地砥砺前行,要在学术上不断地做出更大成就,留下可贵的文学遗产,奉献给国家、社会和人民。如今早已功成名就的人,在接近“米寿”之际,依然终日手不释卷,以书为伴,笔耕不辍,乐此不彼。

1 (1).jpg

  在问及治学门径时,他坦言道:“无论是要取得学业的长进,或者是要在学术研究上做出成就,就必须以勤奋努力为前提和基础。他始终如一地践行“不是一般的勤奋努力,而是要作百分之百的努力投入”,“花超常的功夫”,做到了“四勤”:勤读、勤记、勤思、勤写。

  所谓“勤读”,他指出:读书是获取知识和才能的首要途径。书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科学知识的宝库,社会进步的阶梯。要养成勤勉读书的习惯。对于经典著作……要反复地读,做到真正读懂、读通。

  至于“勤记”,他认为:对于重要的知识、定理、定义、定律、公式、名言、妙词,等等,不只要弄懂弄通,还要勤于记忆,做到烂熟于心,脱口而出,随手拈来,运用自如。

  关于“勤思”,他指出:对于所学知识,要勤于思考,要把它们互相联贯起来,作纵向、横向、顺向、逆向等多方面、多角度的思考, ……通过思考、分析,不仅可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更要不断发现新问题、研究新问题,力求提出自己的创见。

  对于“勤写”,他坚持把自己学习、思考、分析、研究的心得体会,加以整理,用简明生动的文字写出。其内容,不仅有知识积累型,更有发现型;不仅有继承性,更有创造性。通过勤写,既是提高写作能力之必需,又是对于学习和研究成果的深化和提高。

  这种勤读、勤记、勤思、勤写的刻苦治学精神便是他成功的基石和诀窍,他是这方面孜孜不倦的践行者。“寻寻觅觅”、“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简直就是他刻苦治学的生动写照。

4.jpg

  他在治学道路上那种“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性奋斗与拼搏精神为他的同代学者和后学之人均提供了光辉榜样。(林之鹤)

中安在线官方微博,中安在线官方微信二维码
来源: 中安在线  
相关新闻

中安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2-2008002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8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