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新闻客户端|安徽发布|省政府网微博|中安在线双微

设为首页

英文|简体|繁体

您当前的位置 : 徽文化 > 文坛皖军 > 文化动态

走进延安革命纪念馆(下)

时间:2021-11-30 09:37:01

  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和灵魂,是党带领人民锐意进取、奋斗拼搏,不断取得新胜利的重要法宝。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先后撰写了《实践论》、《矛盾论》、《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等一系列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理论光辉的重要著作,深刻揭示了中国革命和革命战争的基本规律、基本战略和策略,阐明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和军事路线。

  延安窑洞有马列主义。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延安生活战斗了十三个春秋。在延安的土窑洞里,党的领袖们把马列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在延安窑洞昏暗的油灯下,毛泽东同志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地工作,撰写了大量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经典篇章。据统计,《毛泽东选集》共收入文章159篇,延安时期完成的有112篇;《毛泽东文集》共803篇,延安时期完成的有385篇;《毛泽东军事文集》1628篇,其中938篇是在延安窑洞里完成的。历史充分证明:延安窑洞有马列主义。

  纪念馆内,有一张图为毛泽东同志1947年10月给中共佳县县委的题词:“站在最大多数劳动人民的一面”(复制件)。“站在最大多数劳动人民的一面”这13个苍劲有力的大字,是1947年10月毛泽东同志给中共佳县县委的题词,也是中国共产党坚持群众路线最直接、最凝练的概括。这幅题词雄辩而又科学地说明了什么是血脉相连,什么是鱼水深情,什么是铜墙铁壁。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革命胜利,是赢得了民心,是亿万人民群众坚定选择站在我们这一边。

  “三三制”原则、双拥运动、《保卫黄河》的歌声、边区交际处的老照片都在给大家讲述着党在延安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成功实践,让大家更深刻全面的理解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具体内容,更懂得伟大革命的背后是脚踏实地的实践真理。

  馆内延安城墙、老街道,逼真地还原展示延安城的旧时面貌,军民开垦大生产、家户纺织、干部群众教育工作的雕塑场景真实可见,使大家如同身临其境一样,感受到党和人民水乳交融的深厚情谊,心中涌起无限的爱国情怀。步枪、大刀、手榴弹、挎包、绑带、缴获的武器……一件件革命文物将大家的思绪拉入烽火硝烟的战争年代,大刀把上的红绸暗红浓郁,陈旧步枪上的痕迹斑斑,军帽袖章整齐排列,将领们在前线阵地沉稳指挥、战士们在战场上浴血奋战的激烈场面历历在目,向大家诉说着壮烈的革命峥嵘岁月。

  南泥湾的老镢头。在延安革命纪念馆基本陈列中,有一把八路军359旅战士使用过的老镢头。它重不过五斤,高约八寸,虽然普通,却凝结着一段特殊的历史,反映了一个激情澎湃的年代……那是抗日战争最艰苦的时期,由于国民党反动派的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加之自然灾害和大量非生产人员的增加,致使陕甘宁边区军民一度陷于几乎没有衣穿、没有饭吃的艰难地步。为此,毛泽东同志尖锐地指出:“饿死呢?解散呢?还是自己动手呢?”他号召大家“自己动手,生产自给”。中央领导同志身先示范,毛主席、朱总司令带头开荒种菜,周恩来、任弼时同志带头学习纺线,一场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在各抗日根据地开展起来。

  1941年,王震旅长率领359旅的指战员们高唱着“一把镢头一支枪,生产自给保卫党中央”的战歌,浩浩荡荡开进南泥湾,开始了“背枪上战场,荷锄到田庄”的垦荒屯田。正是用这一把把老镢头,359旅的战士们开出了万亩良田,撒下了希望的种子。短短三年,就使南泥湾呈现出“牛羊满山猪满圈,肥鸭满塘鸡满院,粮食大丰收,瓜菜堆如山”的丰收景象,使昔日荒无人烟的“烂泥湾”变成了“陕北好江南”。这些“红色文物”,见证中国革命从低潮走向高潮,南泥湾的老镢头所诠释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已经成为中华民族强大的精神支柱。

  延安这片土地上崛起了一代伟人,产生了无数革命志士,感受着片孕育新中国的土地,感受着新中国开创者的艰辛和无畏,这次红色之旅是一次对心灵的洗涤,对灵魂的净化。通过这次参观,加深了我对延安的了解,感悟到了一种延安精神。延安之行是寻根之行,是逐梦之旅,在这里涉取的力量将为我以后的工作提供不竭动力,时刻提醒自己不忘初心,继续前行!(潘诗颂)


中安在线官方微博,中安在线官方微信二维码
来源: 江淮时报  
相关新闻

中安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2-2008002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8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