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新闻客户端|安徽发布|省政府网微博|中安在线双微

设为首页

英文|简体|繁体

您当前的位置 : 徽文化 > 文坛皖军 > 编辑文集

红色美术经典中的萧县印记

时间:2021-06-04 08:44:47

  萧龙士作品《人民的功绩》。

  中国共产党成立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一代代艺术家创作了大量红色经典美术作品,在这个群星闪耀的美术星空中,也闪亮着从萧县——中国书画艺术之乡走出去的艺术家的身影,萧龙士、刘开渠、朱德群、吴燃、葛庆友等通过各自的艺术作品,讲述光辉故事,展现壮阔征程,为新中国的美术经典史留下独特而深刻的印记。

  刘开渠,萧县刘窑村人,中国现代美术事业、中国现代美术教育事业、中国现代雕塑事业、中国现代美术馆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刘开渠早年留学法国,1933年,他放弃国外优渥的生活毅然回国,就任杭州艺术专科学校教授兼雕塑系主任,开始为发展中国的雕塑事业努力奋斗。他将西方的雕塑观念和技巧与中国的民族精神相融汇,创作了大量深受大众喜爱的雕塑作品。1953年初,刘开渠任人民英雄纪念碑设计处处长和美术组组长。刘开渠除负责整个设计工作外,还亲自创作了碑身正面的三块主题浮雕《胜利渡长江 解放全中国》《支援前线》和《欢迎解放军》。《胜利渡长江 解放全中国》表现的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解放全中国的战斗场面,画面上,英雄的军队正在渡江,战士们英勇无畏,前赴后继,浩浩荡荡,以压到敌人的绝对优势向前冲锋。

  在喜迎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萧龙士之子、安徽省文史馆馆员、著名画家萧承震深情回忆父亲参与淮海战役支前的故事,介绍了萧龙士红色经典名画《人民的功绩》的创作过程。1948年,“淮海战役”期间,村子里来了不少推车子的队伍,叫“红车队”。他们推着独轮车,一人驾车,一人在前边拉,架上两端载物,走起来吱吱地响,那是自愿为解放军送军粮的民工队伍。淮海战役结束,父亲忆起民工支前的感人情景,精心创作了一幅水墨画记录这段历史。他在画上的题字是:“人民的功绩,淮海战役支前,1950年龙士记。”萧龙士开启了“传统绘画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探索,致力于中国画的继承与创新,“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生活”,为自己的艺术生命增添了时代光彩。

  2003年8月,萧县籍艺术大师朱德群将一幅巨型画作捐赠给上海市政府,该画作长7.3米,高4.3米,面积达31平方米,是他绘画生涯中的代表作。朱德群为先锋派领军人物,法兰西学院艺术院士。为绘制这幅巨作,朱德群订购了专用颜料与画布,他还定制了作画用的电动升降机,每天在升降台上作业四五个小时。历时8个月,朱德群完成了心中的一个夙愿——给祖国画一幅最大最美的画。他将该画作定名为《复兴的气韵》。“算起来我从事艺术创作已经有六七十年了,其中三分之二的时间是在国外。如今我感到很荣幸,为祖国留下这么一张自己创作过的最大的作品。”朱德群的心愿体现了海外游子对祖国未来兴旺与昌盛的期许。

  吴燃出生于萧县,1949年入伍,曾任中国版画家协会常务理事,天津美协副主席,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994年获“鲁迅版画奖”。作品《汲水》《猎》分别被收入《新中国美术五十年》经典画集、《新中国美术六十年》经典画集和《二十世纪中国美术》画册。新中国的成立,为美术创作带来了更多新鲜的创作素材和更丰富的视觉表达形式,吴燃主动深入生活,从形式和内容上都独出心裁、探索创新,反映时代的变革和旋律,他和赖少其等共同创作了大型套色木刻组画《治淮工程》,反映工业建设成就,充满奋发进取的精神伟力,鼓舞人民,陶冶大众。

  1947年6月30日,刘伯承、邓小平率12万大军,丢掉一切辎重,跨过黄河,挺进大别山。萧县籍著名山水画家葛庆友根据这一军事行动,于2012年历时数月,创作完成了长542厘米、宽270厘米的鸿篇巨制《千里跃进大别山》,入选安徽省“新时代 新徽派——安徽书画40年精品晋京展”。作者在题记中写道“刘邓大军分三路南下,冲破重重围堵,过关斩将,长驱直入,如一把尖刀直插敌人心脏”,从此,“我军可西逼武汉,东慑南京,南控长江,北应鲁陕,实现由战略防御向战略进攻根本转变,拉开了解放战争的序幕!”画面气势恢宏,场面阔大,将人物寓于大山大水之中,呈现出天高地阔的诗化意境,洋溢着革命将士乐观主义情怀和对革命事业的必胜信心。

  新时代开启新征程。优秀的艺术作品,留下丰厚的艺术瑰宝和创作经验,更激励画乡的后来者:只有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德艺双馨,才能创作出更多更好的“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艺术作品,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为丰富的精神食粮。

中安在线官方微博,中安在线官方微信二维码
来源: 安徽日报  
相关新闻

中安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2-2008002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8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