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新闻客户端|安徽发布|省政府网微博|中安在线双微

设为首页

英文|简体|繁体

您当前的位置 : 徽文化 > 名人 > 古代名人

一代黄梅戏大师蔡仲贤

时间:2022-09-19 09:29:22

  9月8日上午,记者来到望江县鸦滩镇葛林村蔡家大屋,这里是一代黄梅戏大师蔡仲贤的家乡。在蔡家祠堂西南部,一处纪念蔡仲贤的场馆正在建设,自8月21日纪念馆一期工程举行开工仪式以来,项目持续加快建设,目前正在进行基础施工。项目建成后,这里将成为望江县又一处人文地标。

  蔡仲贤(1865—1942),字国清,生于清同治年间。蔡仲贤原为砻匠,曾在徽班中学徽调黄皮大鼓,第一个融采茶调、徽调、民歌小调为一体,逐渐发展为自己风格的地方小戏——黄梅调,为推动黄梅戏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他18岁崭露头角,40岁后名扬四方,被后世称为“黄梅戏鼻祖”。

  纪念馆位于蔡仲贤故居原址,一期项目由纪念馆、黄梅戏大舞台和文化长廊三部分组成。记者从望江县黄梅戏研究中心了解到,一期项目整合中央补助地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项资金和省级旅游发展资金建设,总投资65万元,总用地面积2000平方米,纪念馆、大舞台一体,面积近300平方米,一期工程预计2022年底完工。二期项目将对纪念馆进行装饰、装修和设备安装,预计2023年底正式对外开放。

  望江县黄梅戏研究中心负责人陈立说:“建设这一纪念馆项目,目的正是通过纪念馆、文化长廊、黄梅戏大舞台的整合融合,全面展示蔡仲贤先生的生平事迹、铭记蔡仲贤先生的光辉业绩。”

  陈立说,在去年第九届中国(安庆)黄梅戏艺术节期间,他们推出的原创剧目《蔡仲贤》在安庆人民剧院展演,再现了一代宗师的英姿,受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业内人士和观众的好评。建设纪念馆,能够更好地传承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为黄梅戏追根溯源,让黄梅戏艺术薪火相传。“目前,蔡仲贤及其戏班的戏服、乐器、手抄本等相关物件已经开始征集,届时会在纪念馆展出,并采用现代技术播放《蔡仲贤》剧目,立体展示大师生平。”

  在蔡家大屋,蔡仲贤的故事在这里家喻户晓,男女老少也都能随口唱几段黄梅戏。蔡家大屋要建纪念馆,今年73岁在这里土生土长的村民蔡结伢十分激动,将父老乡亲的黄梅情娓娓道来。

  蔡结伢说,相传蔡仲贤小时候非常聪明,一开始是做砻的,不会唱戏。当时这一带盛行唱徽调,他父亲就是戏班艺人,因为收入少,不准他上台唱戏。蔡仲贤就一边做砻一边在戏班敲敲锣鼓,学戏练功,看得多、听得多了慢慢就会唱一些了。有一次戏班演出,一个演员突然生病,蔡仲贤自告奋勇登台演出,效果很好,之后才正式加入戏班。

  蔡仲贤不到20岁就拉起师兄师弟新成立了一个戏班——“长春班”,活动在望江周边地方演出。蔡仲贤潜心钻研,将几种唱调融合起来,慢慢发展出了黄梅调,在各地演出广受欢迎,影响力越来越大。“长春班”走南闯北,蔡仲贤广收徒弟、虚心传艺,破例收女艺人胡普伢为徒,胡普伢也成为了黄梅戏历史上第一位女演员。

  “我们这里男女老少都喜欢唱黄梅戏,不少人都在戏班待过,平时干农活、做家务都唱,家里办喜事也请戏班唱。过去生产队组织的戏班,到各个地方演出,家家户户都参与,我们唱戏还能挣工分呢!”蔡结伢说。

  蔡仲贤作为一代黄梅戏大师,如今桃李遍布天下,家中的戏曲衣钵也传到了第五代。在望江县黄梅戏剧团,蔡仲贤五世孙今年38岁的蔡正强,进入剧团从事黄梅戏演艺工作已有20余年,主要担纲花脸、老生、小丑三大行当表演,年均演出200余场。

  蔡正强说,他出生在蔡家大屋,自己往上的每一辈都是从事黄梅戏演艺工作的,包括他的父母也都是黄梅戏演员。小时候,亲戚长辈们经常坐在一起拉胡琴、唱黄梅,各种戏班经常来这一带演出,黄梅戏的种子早就在他心中生根发芽。2000年初中毕业,县黄梅戏剧团来学校招生,父母极力支持他报名,从此,他开始了黄梅戏正规学习,走上了黄梅戏演艺之路。

  “祖辈的故事从小就听说,我也深感黄梅戏传承发扬责任重大,我将始终严格要求自己,练好基本功,唱好黄梅戏,为观众呈现更多、更好的舞台戏曲作品。”蔡正强说。

  全媒体记者 罗少坤 通讯员 周梦颖 宋玉洋

中安在线官方微博,中安在线官方微信二维码
来源: 安庆日报  
相关新闻

中安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2-2008002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8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