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新闻客户端|安徽发布|省政府网微博|中安在线双微

设为首页

英文|简体|繁体

您当前的位置 : 徽文化 > 名人 > 古代名人

明朝“硬核”文人余珊

时间:2022-06-17 09:13:51

  在中国古代,历来是“官大一级压死人”。古代官员,能做到不曲意逢迎的,便能称得上品德端正了。可是,泱泱华夏,历来也不缺谏诤之臣。魏征、包拯、海瑞……那是一些在史书上闪闪发光的名字。对上级领导的错误,他们是该批评就批评,也不管人家脸上挂不挂得住。

  实际上,在批评领导这件事上,有位桐城老乡也挺在行的。那就是比海瑞大43岁的余珊。

  余珊的科举之路,走得很平常。38岁中进士的他,比范进之流强许多,比张居正这样的超级学霸又要差一些。他在体制内第一个职务是行人。一听这官名就知道,不是坐办公室的轻松活,是个跑腿。后来,他被提拔为御史。

  众所周知,御史类似于纪检干部。这一下,他在纪检监督方面的天赋可算是有了用武之地。他的成名作,就是批评内阁提拔官员过多过滥。

  在明代,进士中会有一批幸运儿成为庶吉士。庶吉士类似于实习生,不过,是那种能接触到皇帝的实习生。实习结束后,庶吉士就会转正,成为翰林。正所谓“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到了翰林这一步,人生前途光明程度,就不用讲了。

  某年,有17人由庶吉士转正为翰林。余珊知道了,就上疏皇帝讲,这事不对,过多过滥了。而转正这事是内阁确定的,他这么做就是批评内阁。明代内阁什么概念?帝国的行政中枢啊!他这么做就是批评顶头上司。同时,还得罪了一批可能有着光明前途的同事……啧啧,余珊不愧是“硬核”文人!

  还有更硬的。之后,他又批评了“一把手”——大明帝国的皇帝朱厚照。这位正德皇帝,是出了名的玩心重。作为一心想着国家好的官员,余珊能忍得了大领导不务正业?

  某年,皇宫里起火了。古人讲究天人感应,认为人的行为能感应上天,上天也能影响人事。借起火这个由头,余珊又上疏皇帝讲,别整天和干儿子、番僧一起厮混了,干点正事吧。

  虽说朱厚照和内阁文官们都没有接纳余珊的批评,但总归没有打击报复。不过,宦官就不同了。

  某年,余珊被派到长芦巡查盐务。恪尽职守的他,很快发现了许多有关宦官不法牟利的线索。遇到这种事,余珊能不揭发?他刚一揭发,宦官集团的打击报复就来了——直接把他诬告到打入诏狱。

  明代的诏狱堪称人间地狱,感兴趣的可以自己研究一下。不过,这世间,奇迹总是有的,海瑞就从诏狱活着出来了,余珊也是。后来的余珊,又从基层岗位干起,一步一个脚印,做到了四川按察使。

  这期间大明帝国换了一把手,朱厚熜“新皇帝即位三把火”,就想着广开言路,听取各级官员的意见和建议。这么好的上疏机会,余珊能放过?虽说不在纪检岗位了,但对于上级领导的各种错误,他觉得还是得指出来。于是,他一口气写了一万四千多字。那是言简意赅的文言文啊,可不是您现在看到的执笔人啰啰嗦嗦凑字数的“文物自介书”啊!

  为避免被说凑字数,那一万四千字这里就不全部引用了。我们可以了解一个大概。大概是为了致敬魏征的《十渐不克终疏》,余珊也来了“应诏陈十渐”。所谓十渐,就是十个变化。归纳一下,余珊写的“十渐”是:纪纲之颓、风俗之坏、国势之衰、外裔之强、邦本之摇、人才之凋、言路之塞、邪正之淆、君臣之暌、灾异之臻。

  当然,我们又不是朱厚熜,不用细究大明帝国施政方略。在此,不妨单拎一句出来看看:“正德间,士大夫寡廉鲜耻……”这才嘉靖四年,正德年间的官员大多数还在朝堂吧,“寡廉鲜耻”说得真的是“正德间”“士大夫”么?54岁的余珊,还是从前那个少年,没有一丝丝改变。

  作为纪检官员,打铁还需自身硬。余珊之所以敢长期指出领导和同事错误,是有这个底气的。虽然他一度做到了正三品官员,但家里长期吃的是稀粥就蔬菜,住的是空间狭小、低矮潮湿的房子。

  余珊这种居住环境,就连邻居都看不过去了。有邻居提出要把自家宅基地让给余珊扩建房屋。他当然是一口回绝了,说“我条件比你好,怎么能占你便宜,那不是不仁不义吗?”邻居就劝他:“你是大树,我是小草,应该让你。”他再次摇头否定:“不对不对,大树更应该给小草遮阴。我不能照顾到你也就罢了,怎么能把你当成草欺负你呢?”这故事,很容易让人想到另一个桐城人——张英,与他的“六尺巷”故事。

  余珊还不仅仅是一名堪称道德楷模的廉吏——他的“硬核”不仅体现在骨头硬,还体现执政、军事能力通通很硬。

  执政方面,余珊勤政爱民,功绩德业卓著,在江西建孔庙,在湖广赈灾,在四川兴县学,得到了当地百姓的爱戴,被奉入江西、四川名宦祠。

  军事方面,在湖南在江西任职期间,余珊充分发挥自己军事才能和天文学方面的知识(不错,他还是天文学爱好者,甚至还自制了浑天仪),平定了困扰当地多年梅花硐盗匪。朝廷考虑到这样的军事人才不用可惜了,就又拍他到四川担任兵备副使,驻守威茂地区。哦对了,在余珊之前,也有位也是一度被贬,并在江西剿匪大获成功的人。那个人小他一岁,名叫王守仁。

  余珊,就是这样的人。他像王守仁一样剿匪,像海瑞一样直谏,像张英一样忠厚。“硬核”文人,实至名归。

  保护人讲文物:

  6月7日,在文物保护人叶杰的带领下,记者来到位于桐城市嬉子湖镇渔业村西南部的嬉子墩上余珊墓。嬉子墩是嬉子湖中的一座小岛,只有在湖水水位极低时,才会与陆地连接起来。这个季节,必须乘船才能抵达这座小岛。余珊墓所在处,墓冢及墓地石雕件掩映于岛上茂林修竹之中,颇有气势。

  “余珊墓占地面积150平方米。墓地装饰物有石马、石翁仲等,这些石雕件线条粗犷,雕刻精美,具有典型的明代特征。2004年,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余珊墓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叶杰介绍说,历史上,因为战乱和各种原因,该墓遭遇多次破坏。为了保护文物,桐城市多次投入资金对余珊墓进行修复。渔业村村委会也一直在安排人员对该墓进行维护和看护。全媒体记者 何飞 通讯员 周惠玲

中安在线官方微博,中安在线官方微信二维码
来源: 安庆日报  
相关新闻

中安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2-2008002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8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