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新闻客户端|安徽发布|省政府网微博|中安在线双微

设为首页

英文|简体|繁体

您当前的位置 : 徽文化 > 名人 > 徽州女人

载入共和国史册的合肥“龚氏三姐妹”

时间:2022-03-09 08:52:04

  龚澎

  徐畹球

  龚普生夫妇在开国大典观礼台

  今天是“三八”国际妇女节。俗话说,妇女能顶半边天。的确,我们合肥就曾走出了不少人所熟知的“张家四姐妹”。其实,除了“张家四姐妹”,合肥还有永载史册的“龚氏三姐妹”。

  新中国第二位驻外女大使

  “龚氏三姐妹”中的大姐叫龚普生。她虽是合肥人,却于1913年随父母出生在上海。

  1932年,龚普生从上海著名的圣玛利亚女校毕业后,考入北平的燕京大学。在这里,龚普生阅读了大量进步书刊,知道了在中国正活跃着一支为共产主义而奋斗的政治力量。1935年底,“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在北平爆发并迅速席卷全国。燕京大学是运动的发祥地之一,龚普生被推举为燕大学生会副主席,负责对外联络工作。根据美国记者斯诺的建议,她和妹妹龚澎于12月12日在未名湖前共同主持召开了一次外国记者招待会,及时地把学生救亡运动的真实情况公之于世。姐妹俩出众的才华和睿智的语言,给参会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场记者招待会,可以说是龚普生、龚澎姐妹俩外交生涯的一次成功预演。

  从燕京大学毕业后,龚普生回到了上海。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他继续从事发动抗日和在国际友人中开展统战工作。1938年3月,龚普生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这之后,她接受周恩来的安排到美国做更多的国际统战工作。1941年9月,龚普生从上海乘船赴美国,她此去的公开原因是到哥伦比亚大学攻读硕士学位。

  我们知道,就在这年底,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战争使中美两国人民同仇敌忾。龚普生当然不会安坐书斋,她经常接受各团体的邀请发表演说,揭露德意日法西斯的罪恶行径,介绍中国的抗战情况,呼吁爱好和平的人们联手打败侵略者。她的足迹几乎遍布美国各地。她声情并茂、有理有据的演说受到好评;中国人民艰苦抗战的精神和不屈不挠的气概赢得了美国人民的称赞。这期间,她结识了美国总统罗斯福的夫人和著名黑人歌唱家保罗、女作家赛珍珠等知名人士。为中国的抗日战争赢得了更多国际社会的支持。新中国成立前夕,龚普生奉召回国。

  新中国成立后,龚普生多次参加联大特别会议,为1971年我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以恢复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开拓性工作。1979年,龚普生被任命为中国驻爱尔兰大使,据记载,这是新中国150余位首任大使中的第一位女性,也是第二位驻外女大使。

  据史料记载,在任中国驻爱尔兰大使期间,龚普生和总统希勒里夫妇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她是总统府的常客。每次总统夫人都要把亲朋好友介绍给她。甚至她从爱尔兰离任后,每年还会收到希勒里夫妇的来信,在信中,希勒里夫妇请她共享他们的欢欣和愉悦。总之,龚普生为新中国的外交事业做出了很大贡献。

  享誉世界的外事发言人

  相对于姐姐龚普生来说,“龚氏三姐妹”中的老二龚澎似乎更为大家所熟知。这也许是因为她曾做过毛泽东的英文翻译,担任过周恩来的秘书兼英文翻译,也或者因为她的丈夫乔冠华是大家所熟悉的外交家。

  1914年10月10日出生的龚澎,学生时代一直和姐姐龚普生在一起。前文说过,“一二·九”运动中,她就是和姐姐在一起战斗的。经过“一二·九”运动的战斗洗礼,1936年龚澎在燕京大学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据档案记载,1938年春,龚澎来到向往已久的革命圣地延安。她先后在陕北公学、马列学院学习。因为能讲一口流利的英语,加之才识过人,她经常被抽调参加翻译工作,包括做毛泽东的英文翻译。

  1940年,龚澎调往重庆的中共南方局工作,她公开的身份是《新华日报》记者,实为周恩来的秘书兼英语翻译。她的文化素质高,思维敏捷,英语娴熟,经常举办或出席各种类型的中外记者招待会,并在会上慷慨陈词,因而实际上成为八路军和中共的新闻发布人,成为周恩来的外事发言人。

  抗战胜利后,龚澎和丈夫乔冠华辗转于北平、南京、上海等地,参与同国民党政府的和平谈判,主要负责新闻宣传工作,后根据周恩来的意见,龚澎夫妇等前往香港继续战斗。龚澎化名“钟威洛”向港英当局登记主编半月刊《中国文摘》,赶在1946年的除夕推出创刊号。1949年9月,龚澎夫妇奉命北上,以新闻界代表的身份参加了筹备开国的新政治协商会议,并出席了开国大典。

  新中国成立后,龚澎任情报司司长,1963年升任部长助理。龚澎不仅是外交部的第一位女司长,而且在情报司(后改为新闻司)的位置上一干就是14年,这在外交部历史上也是少有的。

  而在这些年中,龚澎参加了多项重要外事活动。1954年随周总理出席第一次日内瓦会议时,她与黄华同任中国代表团发言人;1960年参加第二次日内瓦会议时,她被周总理亲自提名担任中国代表团首席发言人;1964年初,周总理率中国友好代表团出访亚非拉十四国时,龚澎又是访问团主要发言人……她多次随国家领导人出访或参加国际会议,在许多国家主持记者招待会,受到了各国人民普遍赞誉,她给各国人民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中西文化的交流者

  徐畹球是“龚氏三姐妹”中的三姐。她虽然没有两位姐姐那么高的名声,而且还让人疑惑为啥不姓龚。但她也是一位风云人物。

  徐畹球为何姓徐,还得从她的养母徐婉珊说起。徐婉珊是龚普生、龚澎母亲徐文的胞姐。1905年,徐婉珊在上海兴办女学,初名“启秀中西女塾”。据档案记载,由于徐婉珊治校有方,学校规模日渐扩大,到1931年正式由教育部定名为“私立启秀女子中学”,并附设小学、幼稚园及义务小学。因为一直全身心地投入女子教育,所以徐婉珊一生没有生育。这时妹妹徐文想到姐姐老了身边总要有个人陪伴,于是决定把三女儿送给姐姐做女儿。徐婉珊也很喜欢这个姨侄女,便带在身边,视同己出,并给孩子取名徐畹球。

  徐畹球上了启秀女小、启秀女中和沪江大学。毕业后曾执教于启秀女中,并非常支持学生成立进步组织女青年会。上世纪40年代初,徐畹球同从美国回来的孙克勤结婚。婚后夫妇经常出入社交场合,逐渐在上流社会站住了脚。

  1946年5月的一天,徐畹球的弟弟龚维禹带来一位神秘的“男性”客人。待到客人宽衣脱帽后,徐畹球不禁喜出望外,原来是二姐龚澎。久别重逢,姐妹俩有说不尽的亲热话,但此番姐姐很快就扯上了正题,她是来请妹妹代租房屋的。原来,1945年中共代表团在南京期间,为了在上海设立办事处,周恩来委托龚澎在上海找一处房子作办事处用。徐畹球听说后,毅然承担起此重任。不久后,她打听一处房子拟租,便以自己先生是汤恩伯秘书的身份,用六根金条把它承租下来,并挂了两块铜牌:一块是用英文写的叫“周恩来将军寓所”,一块是用中文写的叫“周公馆”。

  据档案记载,从1946年7月到10月,周恩来4次来上海,均住在这里。他在“周公馆”举行记者招待会,宴请“第三方面”代表,邀请文艺界名流座谈,接见来访的外国客人,部署中共代表团的工作,直到和谈破裂,我方工作人员有组织地转移和撤退,“周公馆”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而徐畹球对此堪称有功之人。

  后来徐畹球在上海当过家庭教师,1956年1月离沪到香港,随后又赴美国定居,为中西文化交流作出了贡献。 □李明 筱铖

中安在线官方微博,中安在线官方微信二维码
来源: 合肥晚报  
相关新闻

中安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2-2008002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8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