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定均(1914——1976)
红旗渠,被誉为“人工天河”,曾被称为新中国两个奇迹之一(另一个指南京长江大桥)。红旗渠的修建,是一个漫长过程,经历了从“爱民渠”到“英雄渠”再到“红旗渠”的艰难历程。其最早的源头——“爱民渠”,就是著名的开国中将——皮定均带领军民修建的。
梁远启
2022年10月28日上午,党的二十大闭幕不到一周,习近平总书记来到红旗渠考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红旗渠就是纪念碑,记载了林县人不认命、不服输、敢于战天斗地的英雄气概。他强调,红旗渠精神同延安精神是一脉相承的,是中华民族不可磨灭的历史记忆,永远震撼人心。
皮定均,安徽省金寨县人。1943年3月,皮定均任太行军区第七军分区司令员,奉命开辟豫北抗日根据地,转战在以林县为中心的广大豫北地区。至今,当地群众还流传着皮司令修建“爱民渠”的故事。
1943年夏,皮定均率领部队到河南省林县上庄、河西一带开展工作。由于严重的干旱和日、伪、顽军的烧杀抢掠,当地人民处于极度贫困之中,很多群众以草根树皮为食,部队粮食也难以为继。看到奄奄一息的乡亲们,皮定均心情十分沉痛。他立即走访调查,分析困难原因,研究解决办法。经过调查,皮定均了解到,林县历史上干旱就十分严重,老百姓说林县的水贵如油、重似金,一点也不为过。特别是1942和1943年,由于日寇疯狂的扫荡,加之连续两年大旱,又逢蝗虫灾害,全县1600多人饿死,1万多人外出逃荒,大量田地荒芜,天灾加上人祸,真是惨不忍睹。在当时严竣的环境里,部队不但要和日伪军作战,还要想方设法救济群众,真是困难极了。
一贯关心群众疾苦的皮定均心急如焚,他想,要在这个新区站住脚跟,取得群众的支持,首先必须解决部队和群众的生活问题。为此,他和同志们反复商量,决定组织军民修渠引水,以从根本上解决群众用水难的问题。
想法一提出,大家虽然都很拥护,但也很担忧,因为当时战斗频繁,物资和资金奇缺,担心能不能建得成。对此,皮定均胸有成竹,因为他已作了充分的调查研究,并作了精心组织。
一是科学规划施工路线。他利用战斗间隙,带着有经验的老农进行勘察,确定施工路线,决定以淅河为源,从今林州市合涧镇河西村南老磨盘下引水。
二是积极筹措物资和资金。为解决施工中的资金和粮食问题,部队拿出一部分粮食,分区专署也拨出一笔专款,并提出“有人出人、有钱出钱、有粮出粮”,规定地主、富农按每亩地10公斤小米的标准出粮,贫下中农出人。因为渠修成后所有人都受益,因此,地主、富农也支持。部队还挤出一部分宝贵的炸药,用来劈山炸石。
三是出动部队支援。皮定均利用战斗间隙,组织部队和机关工作人员支援修渠。刚开始,有的同志想不通,认为部队主要任务是打鬼子,参加修渠会误了正事。皮定均对此还是用一贯的做法——以身作则来教育说服。
据时任七分区政治部主任张力雄回忆:一天清早,天刚蒙蒙亮,起床号吹响了,分区机关的同志都集合到村外跑步出早操。一到场,大家都愣住了,只见皮司令带着几个参谋和警卫,正在一锹一锄地挖渠,一个个干得汗流浃背。队伍集合后,皮定均沾着两脚泥巴,快步走到队伍跟前,说:“谁想不挨饿,谁就得拿起锄头来干。这里老百姓日子这么苦,这么缺水,帮他们修渠,减轻他们的负担,是我们每个革命军人的神圣职责,谁也不例外,就从我这个司令员干起。”说完话,他转身就继续挖渠。当时,所有的同志都鸦雀无声。不知谁喊了一声:“向皮司令学习!”大家的情绪顿时活跃了,各人纷纷找来工具,投入到修渠队伍中。在敌情缓和时,皮定均抽出司令部、政治部百分之八十的工作人员支援修渠。皮定均还趁热打铁,组织部队包干开荒,掀起大生产的热潮。
四是广泛发动群众。为了动员更多的群众参与,在工地上分三片支起三口大锅,每人每天安排二两半口粮,参加修渠的每人每天中午能喝上两碗小米稀饭,家里的老人小孩端两碗糠菜团可以换回一碗稀饭。一人修渠、兼顾全家,这实际上也是朴素的“以工代赈”。当时,参加修渠的群众达400多人。该渠于1943年10月动工,1944年5月全部竣工,渠道全长3.5公里,流经9个村庄,灌溉800余亩土地。
今天看来,这条渠的规模和工程量都不大,但它在当时特别困难的情况下,可不是一个小工程,较好地解决了群众和部队的饮水、用水以及灌溉问题,为老百姓做了一件大好事。群众高兴极了,称八路军为亲人,夸皮定均是“送水神”,并将这条水渠叫“爱民渠”。皮定均带领部队为老百姓修渠的事,得到了八路军总部及太行军区的表扬,在太行山传为佳话。
正是在“爱民渠”的基础上,解放后的林县人民接续奋斗,自强不息,战天斗地,改造山河,一步一步建成“英雄渠”“红旗渠”,成就了震惊世人的“世界第八大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