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新闻客户端|安徽发布|省政府网微博|中安在线双微

设为首页

英文|简体|繁体

您当前的位置 : 徽文化 > 名人 > 现当代名人

策反陈仪的合肥人胡允恭

时间:2020-11-23 09:03:56

  陈仪,中华民国陆军二级上将,曾任台湾省行政长官兼台湾省警备总司令部总司令。1949年1月,陈仪眼见局势不利于国民党,欲投奔中国共产党,并策反京沪杭警备军总司令汤恩伯投共,汤将此事呈报蒋中正。1949年初,陈仪被免去浙江省主席职务,之后开始被软禁。1950年5月,被台湾军事法庭判处死刑。

  而彼时策反陈仪的正是长丰人胡允恭。

  一

  胡允恭生于1902年,由于家境贫寒,幼时仅在家乡念过私塾,跟着乡间秀才读了一些蒙本和《四书》《五经》之类,无力再上正规中学。后来外出求学,开始受到深刻的爱国反帝启蒙教育。

  1923年,上大二的胡允恭由瞿秋白亲自做介绍人,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政治上也日益成熟起来。1926年4月,中共两广区委军委调胡允恭到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十二师三十五团担任团政治指导员。6月,北伐军一路过韶关、克长沙,攻占汀泗桥、贺胜桥,直逼武汉三镇。9月,胡允恭在攻打武昌时左腿受重伤,留下了终身残疾。伤愈后,他被派到宜昌唐生智军五师任政治部主任。后唐部扩编成立3个军,他被任命为三十五军(军长何键)政治部代主任。在何键叛变革命前,胡允恭就奉命转入地下工作了。

  自1927年至1945年,胡允恭奉中共中央指示,转战于上海、烟台、济南、泉州、南京、怀宁等地,为党做了大量工作。

  1945年8月,抗战胜利后,台湾光复,陈仪出任台湾行政长官兼警备总司令,接连几次邀请胡允恭去台湾任职。经向中共福建省委请示,省委城工部负责人孟起认为胡允恭可以赴台,中共福建省委委任他为驻台“全权特派员”,相机行事。

  二

  1946年4月,胡允恭到达台湾,陈仪任命胡允恭为台湾长官公署宣传委员会委员,并发给特别通行证。胡允恭利用他与陈仪密切关系的特殊身份以及特别通行证,到处考察采访,掌握了许多一手资料。台湾二二八事件发生后,陈仪引咎辞职回内地,胡允恭也回到了上海。他及时把台湾二二八事件的详情写成《台湾真相》一文,发表在黎澍主编的党的地下刊物《文萃》上,此后,国民党特务机关便开始注意到胡允恭这个人,对他采取了盯梢等措施和手段。

  1948年底,全国革命形势发展很快,人民解放军陆续发起三大战役,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的日子为时不远。蒋介石考虑到浙江情况复杂,形势日紧,需要老成持重人选主政。左挑右选,想要陈仪继任并邀请他去南京面谈。陈仪到南京的第二天,蒋介石便同夫人宋美龄一起亲自接见,恳切地提出要陈仪出任浙江省政府主席。陈仪一向处事谨慎,表示容回沪考虑后再做定夺。蒋介石情急之下抱拳恭揖,恳求说:“公洽兄,主浙非兄莫属,我决不作第二人想了,请你无论如何要帮忙,慨允了吧!”

  陈仪返回上海后,在胡允恭和幕僚沈仲九分析劝说下,坚持不为官的信念有所松动。

  1947年5月,孟良崮战败,汤恩伯被免职。陈仪从宁回沪后,和汤恩伯长谈。汤恩伯极力主张陈仪出山,认为一来可借此恢复名誉,二来可东山再起。

  三

  1948年6月30日,陈仪出任浙江省政府主席。陈仪曾多次询问过胡允恭是不是共产党,因未得到组织的允许,胡允恭都没有承认。在与胡允恭的一次交谈中,陈仪说:“你看得出来吧?老蒋已毫无办法。”并说:“浙江有5个保安团,我准备扩充整理,恩伯还有两个军,这样就空虚了。我想请你做嘉兴专员,选几个好科长,事情由他们做,住杭州,有事我们可随时商量。”

  胡允恭表示不愿做官,陈仪遂安排他一个挂名省府委员。

  中秋节时,陈铭枢及夫人汤质彬和胡允恭及夫人陈恒乔4人同在杭州过节。会谈中就开门见山地谈到反蒋。

  陈仪说:“你们反蒋早,这条路走对了。”

  陈铭枢当即说:“你现在反蒋也不晚嘛!”

  陈仪还问陈铭枢:“胡先生到底是不是共产党?”

  陈铭枢含糊答:“我想大概是吧!”

  胡允恭经过仔细分析,确定陈仪和沈仲九都是真心想反蒋,并且急于想同共产党取得联系,他就把陈仪的思想情况向中共中央社会部上海负责人吴克坚做了汇报,请示如何具体开展工作。经吴克坚请示,中央复电表示同意争取陈仪起义的工作。由吴克坚直接领导,胡允恭负责出面谈判,谢晓迺负责联系,陈恒乔负责协助工作。

  四

  1948年9月,陈仪的老部下郑文蔚带着李济深给陈仪的亲笔信,奉李济深、朱蕴山之命从香港到杭州,劝说陈仪起义。陈仪阅信后对郑文蔚说:要我为解放军做贡献,我手中兵力有限,至多做到不抵抗,为地方保存点元气。我和汤恩伯私交很深,他若放弃抵抗,掉转枪口,作用就大了,我来劝说,他会听我的话的。陈仪托郑文蔚把这个话转告给李济深。

  1948年12月,做策反陈仪工作的吴克坚和胡允恭则继续按照研究好的方案,由胡允恭直接同陈仪和沈仲九谈判,并初步达成协议。陈仪同意起义,他希望能为新中国的解放多做些贡献。

  此后,陈仪加紧劝说汤恩伯同时起义工作,而汤恩伯在重新得到了蒋介石的重用,执掌京沪杭地区的军事大权后,对蒋介石感恩戴德,原先反蒋的思想已经变化,流露出“半壁江山足以和共军抗衡”的思想。陈仪曾当面骂他:“糊涂!”但是陈仪仍然把汤恩伯视为最可信任人,他决定亲自写信给汤,促使汤恩伯在长江南岸选择一处揭竿反蒋,迎接解放军渡江。

  1949年1月27日,陈仪决定派内侄丁名楠持自己的亲笔信去见汤恩伯,并征求胡允恭的意见,胡允恭请陈仪考虑能否在信上加一条“开放长江若干渡口,迎接解放军渡江。”陈仪当即同意。

  第二天,汤恩伯单独会见了丁名楠。汤恩伯说,他左右蒋的耳目很多,时机尚未成熟,并表示不日去杭州与老师面谈。丁名楠立即赶回杭州向陈仪复命。

  陈仪问汤恩伯的态度如何?丁名楠回答很热情。陈仪就对胡允恭说:“恩伯说过,对我唯命是从,无论何时何地都要与我共进退,起义之事绝对不会有问题。”

  胡允恭听了当然也很高兴。

  一个星期过去,不见汤恩伯来,陈仪再次命丁名楠持亲笔信去上海,信中表达了一是介绍胡允恭去见汤;二要汤恩伯委任丁名楠为秘书。

  汤恩伯看信后,丁名楠介绍了胡允恭的情况,汤恩伯说欢迎胡先生来见,随时都可以,并同意委任丁为秘书,又说委任令不久就能发下。接着问:“老师要起事反蒋,我举双手拥护,只是部队不一定都会听我这个总司令的,不知老师还联络了哪些人?信说的胡先生是不是一个?他代表哪一方面力量?人多才好办事啊。”

  胡允恭把汤恩伯同意见他的消息向吴克坚汇报,吴克坚机警地制止说:“情况可能有变化,你暂时不要去见汤,等消息进一步落实后再说。”

  第二天凌晨,吴克坚就亲自赶到胡允恭的住处,把他从床上拉了起来说:“情报已经证实,正是汤恩伯出卖了陈仪,特务很快就会对陈仪采取行动了。你马上动身去杭州连夜向陈先生说明事情变化的经过,请他火速乘飞机飞往江北,只要一过江,他的安全将由我方完全负责。”

  国民党军队的高级将领中,汤恩伯出身贫寒,资历浅,发迹迟,但爬得很快,能够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成为肩佩将星的显赫人物,除了陈仪对他的早期栽培外,更多的应该说是靠他自己的苦心钻营。蒋介石重新给了他高官厚禄后,他就紧紧地抱住蒋介石的大腿不放。陈仪要他实践反蒋的承诺,他虚与委蛇,需要拿出行动时,他就不能不把自己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了。国民党再失败,眼下也还有江南的半壁江山,他这样的人起义后,共产党可以不再把他作为战犯处置,也得夹紧尾巴重新做人,比得上他现在耀武扬威、手握数十万重兵的总司令吗?于是,汤恩伯无耻地出卖了陈仪。

  当天,胡允恭乘快车赶到杭州,当面向陈仪做了汇报。但陈仪表示怀疑,他说:“我感谢共产党对我的厚爱。贵党的消息可能出于毛森之流的造谣。恩伯他恨蒋反蒋,他不止一次谈过。恩伯和我的关系,你是知道的,他简直就像我的儿子,志安坊的房子就是他送我的。反蒋是他先提出来的。他如果不赞成,可以直接向我建议停止这一活动,何必出卖我?”

  胡允恭提醒陈仪:“汤恩伯已经把家属送到台湾去了。”

  陈仪说;“这不是什么新闻,他事先已电话告诉了我。家属送去还可以接回来嘛。”

  无奈之下,胡允恭又连夜回到上海向吴克坚汇报。吴说:“我们掌握的消息绝对可靠,对于朋友,我们不能见死不救,你再速去杭州,无论如何要向陈先生说清这件事,请他务必认清汤已完全投靠蒋介石了,他哪里还会顾及旧恩?请陈先生迅速设法逃避,不要自投罗网。”

  胡允恭连夜赶到杭州,请陈仪迅速设法避难。但陈仪仍坚信汤恩伯不会出卖自己。他说:“恩伯早上有电话来,要我把手续办清后去上海,一切从长计议。我想浙江的起义已成泡影,现在唯一的希望在恩伯的身上。”

  五

  1949年2月21日下午,陈仪乘车离开杭州,特务暗中一路跟随,当晚抵达上海,住在多伦路的私寓里。汤恩伯即派部队守卫陈寓,美其名曰“保护”,实际上已把陈仪软禁了起来。

  2月23日上午,毛森突然来到陈仪私宅,特务们随之也包围了陈仪寓所。毛森一进门就出示了蒋介石的电令,下令将卫士、副官缴械,除陈仪和他的家人以外,其他的人全都看管起来。至此陈仪才猛然醒悟,但为时已晚,他愤怒至极,接连不断地给汤恩伯打电话,但电话的另一头都客气地回答说:汤总司令不在。

  这时,陈仪急急地暗示女儿陈瑛设法通知好友,并轻轻地说:“共产党料事如神,我自己无所谓了,只希望胡先生没事。革命总会有流血的,我一人做事一人当。”

  2月27日,陈仪被押上飞机,送到浙南衢州,关押在东门开明坊1号的警备司令部里。4月27日,杭州解放的前6天,陈仪被急速移解上海,并接着立即转途押赴台湾,先是囚禁在基隆的旭丘宾馆,不久,又转到台北市“励志社”。

  1950年6月9日,国民党国防部军事法庭对陈仪进行军法审讯,判定陈仪为“阴谋叛乱”罪,6月18日陈仪被执行死刑。

  1949年6月,上海解放不久,胡允恭随张鼎丞南下福州,曾任福建师专军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胡允恭出任福建师范学院院长,后调任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几十年的革命生涯中,胡允恭对史学研究尤其是日本史、南明史研究有很深的造诣。他的《金陵丛谈》等著作由人民出版社等出版,内中的《五四时期安徽的学生运动》《关于黄埔军校和中山舰事件》《台湾二·二八起义真相》《杨潮案件的前前后后》等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1991年6月13日,胡允恭因病在南京逝世,享年89岁。 □徐涛 柳丝

中安在线官方微博,中安在线官方微信二维码
来源: 合肥晚报  
相关新闻

中安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2-2008002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8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