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新闻客户端|安徽发布|省政府网微博|中安在线双微

设为首页

英文|简体|繁体

您当前的位置 : 徽文化 > 徽学 > 徽学流派

包公故里合肥市非遗“洋蛇灯”回归“潜龙宫”

时间:2025-03-03 09:01:56

  人们欢送“洋蛇灯”回包公镇“潜龙宫”。

  如果说二月二“龙抬头”舞龙灯是标配,那么蛇年二月二,舞“洋蛇灯”便是绝配。3月1日,农历二月二这天,在包公故里合肥市肥东县包公镇包公故里文化园,伴随着激昂的锣鼓声,人们舞起“洋蛇灯”,祈愿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欢庆“二月二”。

  活动现场,牌灯开道、锣鼓引路,一条长约128米的“洋蛇”,在队员们的精准托举下,神采奕奕地“游”入包公故里文化园,从景区入口处到莲花广场,再到青年包公像,在人们的欢呼声中,“洋蛇”时而蜿蜒前行,时而上下翻腾,时而翘首盘踞,气势恢宏。蛟龙出海、洋蛇翻身、金蛇狂舞、摇大车、盘宝塔等8套经典动作轮番亮相,让人眼花缭乱的同时,传递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太精彩了,真不愧是‘中华一绝’,斗折蛇行的样子像极了真蛇,希望自己和家人在新的一年里也能如长蛇出海一样,好运连连、收获满满。”游客罗女士高兴地说。

  “二月二又叫春耕节,预示一年的农事活动即将开始,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舞动洋蛇灯敬龙祈雨,就是希望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洋蛇灯第11代传承人邵二勇介绍。

  “洋蛇灯”是一种流传于肥东县包公镇大邵村一带的民间艺术表演形式,也是全国唯一以蛇形元素融入灯会的国家级非遗项目,缘起白蟒救人的神话传说,距今已传承600多年。

  此次活动是国家级非遗肥东“洋蛇灯”新春活动的最后一场。自从1月23日该项活动在肥东县和睦湖畔启动以来,已在亳州、逍遥津公园、江淮侨乡·六家畈、合肥骆岗公园等地表演了9场,观众场场爆满。(记者 王峰/文 通讯员 彭红玲/摄)

中安在线官方微博,中安在线官方微信二维码
来源: 合肥晚报   编辑:刘晓东

中安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2-2008002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8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