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新闻客户端|安徽发布|省政府网微博|中安在线双微

设为首页

英文|简体|繁体

您当前的位置 : 徽文化 > 徽学 > 徽学流派

淮北非遗“文化味儿”:传统节日里的那抹亮色

时间:2025-02-11 09:07:09

  铁花火壶舞起来,面塑花馍捏起来,灯会灯彩亮起来,贺岁剪纸贴起来,威风锣鼓响起来……蛇年春节是春节申遗成功后的首个春节,与往年相比,淮北今年的“文化味儿”更浓厚了。

  淮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少项目从乡间地头中来,又回到老百姓的怀抱中,以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展示“人间烟火”,为优秀传统文化持续提供着“活力”。与此同时,众多非遗传承人守住文化之根,把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有机结合起来,让非遗文化更加光彩夺目。

  近年来,淮北市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非遗”在保护上加力、在传承上加速、在利用上转化,开展了各种形式的“非遗”普及活动,让“非遗”进入百姓视野、融入当代生活,让祖先留下的文化瑰宝“活”下来、“传”下去,焕发出新时代的魅力。

  不信你看,痴迷根艺漫漫寻“根”路的焦福建,一直与木雕为伴的葛庆民,瓷器上雕刻的徐俊生,巧手剪出多彩生活的韩学敏,绫上刻出万千世界的贺馥,用糖画描绘人生的李荣斌……

  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历史发展的见证,更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

  春节,在茶馆中欣赏花鼓戏、泗州戏、淮北大鼓、手工技艺,品尝临涣包瓜、培乳肉等风味小吃成为游客必不可少的旅游项目。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的平台,这种“非遗融合”的方式为慕名而来的访客提供各项文化服务,使临涣饮茶习俗成为淮北各景区的特色旅游项目。

  “非遗‘活’起来,消费‘火’起来,群众用起来,才是最好的传承与保护。”现如今,随意走进淮北的某个集市,多姿多彩的传统非遗,正在街巷的烟火气中以新姿态传承再现,点亮百姓的美好生活。(记者 闫肃)

中安在线官方微博,中安在线官方微信二维码
来源: 淮北日报   编辑:刘晓东

中安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2-2008002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8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