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新闻客户端|安徽发布|省政府网微博|中安在线双微

设为首页

英文|简体|繁体

您当前的位置 : 徽文化 > 徽学 > 徽学流派

让石头成为艺术品

时间:2018-01-30 09:48:00

  本报记者牛真子通讯员张震/文

  本报记者牛真子/摄

  平日里,看到最多的是在纸上作画,所以,当记者走进索娟娟的办公室,看到室内一角的桌子上摆着石画和葫芦画时,不禁眼前一亮。石头是立体的,葫芦也是立体的,有着弧形的表面,要想在这些材料上面画画,并非易事。然而,索娟娟桌上的石头和葫芦,上面却惟妙惟肖地画着花鸟鱼虫,令人感到十分新奇。

  偶遇石画“我是近几年迷上石头彩绘和葫芦彩绘的,起因纯属偶然。”这些葫芦画的创作者索娟娟是阜南县郜台乡一名普通的基层干部,她向记者讲述了2012年春天到洛阳旅游的经历。

  当时,索娟娟在洛阳国家牡丹园游玩,在旅游纪念品商店里,发现了河南省孟津县农民画师绘制的石画。以石头为纸作画,她还是第一次看到。面对摆满货架的石画,索娟娟想买几件回去。但一看价格,最便宜的也卖到了100多元,索娟娟有些犹豫了。

  虽然最终没有买成,但这石画却给索娟娟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后来,她查阅资料得知,原来,孟津县是中国黄河石画第一镇,农民家家户户都在黄河石上作画,结合图画花鸟、人物、传统文化等创作题材,创造出具有较强立体感和丰富层次感、独具特色的黄河石画,作品风靡国内外。

  “我自幼爱好美术,喜欢写写画画。看到这石画,我就有了一个念头。”索娟娟说,自己一琢磨,感觉在石头上作画并不会太难,他们能画,自己也能画。

  探索创作要想在石头上作画,首先石头的表面要光滑。从此以后,捡卵石就成了索娟娟出去游玩时必不可少的一项任务。这几年,她断断续续也创作了上百件作品,有花鸟虫鱼、动物肖像、卡通人物,大都送给了朋友。

  但问题也随之而来,阜阳不靠山,也不产石头,再继续创作石画,取材便成了一大难题。后来,索娟娟又转而在禽蛋上画画。“但这很麻烦,需要先将蛋液抽干净,还要洗干净,作画时还得小心翼翼。”于是,她又开始尝试画葫芦画。

  “葫芦画是一种古老的传统工艺美术品,起源于宋代,在中国民间,葫芦素有宝葫芦的美誉。在葫芦这种吉祥物上作画,被称为葫艺,是传统文化,葫芦又同福禄谐音。”索娟娟介绍。

  在创作了大量葫芦画之后,索娟娟萌生了一个想法。她想自己创办一个工作室,请一些技艺精湛的画师来进行葫芦画创作。“画的内容,可以是阜南的风土人情,可以是颍州西湖,甚至还可以是欧阳修在阜阳留下的诗词。”索娟娟说,如果第一步实现了,那么她就打算把这些葫芦画先放到网上卖,如果销量好的话,甚至可以让周边群众种植葫芦,形成种植、加工、销售的一条产业链。“想通过葫芦这一载体,既对外传播阜阳文化,又带动大家共同致富。”

中安在线官方微博,中安在线官方微信二维码
来源: 阜阳日报  
相关新闻

中安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2-2008002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8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