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新闻客户端|安徽发布|省政府网微博|中安在线双微

设为首页

英文|简体|繁体

您当前的位置 : 徽文化 > 徽学 > 徽州风俗

淮上的农耕文化,最忆木榨老油坊

时间:2022-10-26 10:31:43

  淮上的农耕文化历史久远,内容丰富,既有农作物的耕种与收获,也有农产品加工的传统工艺。过去,沿淮乡村和集市上,多有酒坊、糖坊、染坊之类的传统作坊,至今记忆犹新。而让我最难忘的,还是自家祖传的木榨老油坊。

  老油坊在老宅的后院里,是曾祖父在民国初年购置的家业。我童年时,曾祖父已经去世,由祖父接管经营,我父亲和伯父皆是油匠,都能单独按传统工艺操作榨油工序。日日目睹,累月积年,老油坊的一切刻记在我的心头。

  每到农历大年初六,老油坊门前就早早响起鞭炮,大人小孩都喊着:“开磨啦!开磨啦!”新年伊始,大小作坊开门都要放炮,这是老辈人传下的习俗。

  随着爆竹声,屋内油磨开始转动,拉磨的黄牛吐出一团团白气,牛尾巴后的磨棍上挂着铁铃,“叮当——叮当!”传出有节奏的响声。

  榨油的原料多用黄豆,偶尔也用花生、芝麻、棉籽等油料。这些油料都产自淮上本土。用油磨粉碎原料,是榨油的第一道工序。油磨共有两盘,分粗磨与细磨,两磨都比普通面磨大而沉重。粗磨将黄豆磨成豆瓣,放入细磨再磨成颗粒,称为饼须。拉磨的牛或马、骡,并不需要人赶,只将它们蒙上眼睛,它们就会听人的使唤,不停地顺着磨道负重前进。

  榨油的一间土屋称“油闷子”,是榨油的生产车间。因为榨油的过程,需要保持一定温度,才能保证正常的出油率,所以门窗都不能进风漏气,越闷越好。

  “油闷子”屋里摆放着木制的大型油榨。油榨的组成上下有两根长约3米的粗木料。一根固定在地上,另一根悬在上面,俗称地杠、天杠,两杠上下对齐。天杠一头固定在木架上,另一头系绳悬空,中间有顶棍支撑。同时,天杠这一头还有牛皮大绠缠绕,大绠下连着龙门上的滚龙,以人力转动滚龙,就可紧缩牛皮绠,使天杠产生压力。

  与油榨配套的是馏锅。因为榨油的原料饼须,经过热气蒸熟才能多出油。馏锅靠着土墙,下有锅灶,上有烟囱,口上封闭只留出一个出气的小圆口,烧开锅里的水,圆口上放置馏桶,桶内装一定量的饼须,待桶上冒出大热气后,就可进入豆饼成形的工序。

  豆饼成形的工具为馏箍和馏衣。馏箍是由细竹篾编成的圆圈,制作一块饼需要两个箍相垛。馏衣用麦秸秆制作,形如纸扇,可用三个在馏箍内铺成一个整体。制饼的地上铺有方形木板,油匠在木板上放好馏箍与馏衣后,将蒸熟的须子“砰”的一声倒在箍内,快速裹好馏衣,赤脚踩上去,手抓头顶上悬挂的绳套,身体左右旋转,双脚不停地踩踏饼坯。踩结了以后,用木刀从下面将饼坯连包装整体托起,摆放在地杠上的油盘上。然后,陆续将踩好的饼坯一块一块往上垛,要垛得笔直,不能偏歪,垛齐了15块,就可以开始榨油了。

  身强力壮的油匠,站在地杠上,用力杠起天杠,抽去顶棍,将天杠稳稳地落在饼坯垛上。接着,油匠和一名助手共同整理牛皮绠,在滚龙上套好以后便拿起搬杠开始紧绠。搬杠是两根光滑的木棒,多为桑、槐之类的硬木料,长约2米,粗如茶碗。搬杠分别插入滚龙两头的圆孔用人力搬动滚龙牛皮绠越来越紧,油匠越来越要用力气。这时两个持杠人脱下长衣光着膀子已汗流浃背,他们手抓悬吊下来的绳套,双脚站在搬杠上,齐声喊着:“咳——咳!”用全力往下踩压。随着踩压,油榨发出惊人的响声。在天杠的压榨下,饼垛的馏箍上冒出成串的油花“唰、唰”地落入油盘,经油槽出口往下流入油桶。搬杠人暂时休息一下,有时走过来脸靠着饼垛,吸上一口热油,滋润一下干燥的嘴巴、咽喉,这是他们习惯上的一种享受。

  榨油结束以后过两三个时辰即可拆垛,此时油已出尽,饼尚有余热,最适宜脱箍去衣。如果等到油饼凉透,就难以脱衣了。一般每天可榨油三次,最多不超过四次。可见,油匠从早到晚连续操作,是很辛苦的。

  而我,在油坊里玩耍倒很轻松尤其是严冬,在油坊里温暖如春。还可在锅灶下烤一个白馒头,烤得发黄开裂再到油盘上蘸些热油,那真是色香味、焦酥脆俱全的美食。

  村实行农业合作化以后,老油坊关门了。后来,全套木榨和油磨作价交给了集体,生产大队建房办起集体油房我的堂兄到那里当了油匠。

  再往后,随着科技进步,榨油全部用机械生产,传统的木榨、油磨退役了。然而,老油坊的影子却留在脑海之中一直没有消失。几天前,在网上看到一则消息,江南一地以木榨油坊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由此想到,老油坊的木榨工艺,还有那些各类老作坊也是淮上文化留下的宝贵资源。

中安在线官方微博,中安在线官方微信二维码
来源: 淮南日报  
相关新闻

中安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2-2008002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8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