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新闻客户端|安徽发布|省政府网微博|中安在线双微

设为首页

英文|简体|繁体

您当前的位置 : 徽文化 > 徽学 > 徽州风俗

民间艺人高秀敏痴心灯舞情真切

时间:2018-02-06 09:07:00

  本报记者尚原野通讯员武万勇刘华群/文

  本报记者穆可亮/摄

  早上到文化站排练花鼓灯,中午为孙子准备一顿农家美味,晚上睡三四个小时又要去接送搭乘宁波班车返乡过年的乡亲们,在颍上县新集镇赵王村,刚过花甲之年的高秀敏就是这样紧张而忙碌生活着。不过,她在当地还有一个响当当的名字——“丑婆婆”,这是“玩灯”必不可少的角色,也是人们最喜爱的角色。

  组建民间艺术团

  寒冬时节,在新集镇文化站排练室,几乎每天都能看到高秀敏的艺术团在排练花鼓灯、小车子灯、旱船等民间灯舞。从1990年组建艺术团至今,集镇上会跳灯舞的人基本上都聚集到她的麾下,传承着这些民间艺术。

  锣鼓一响,附近的村民就来看热闹了,很多人就是冲着高秀敏扮演的这个“丑婆婆”来的。只见她上身穿一件钢青色偏襟大褂,下身着一条黄色灯笼裤,腰间系着一块丝绸被面做的围裙,右手执一个破蒲扇,在一群演员中跳得最欢。

  “俺爷就是玩灯的,我从小就很喜欢,耳濡目染就学会了。”高秀敏告诉记者,新集镇靠近颍河,做生意的多,清朝的时候就有码头,解放后还有不少老艺人。改革开放后,不少人外出务工,其中就包括那些玩灯的人。农闲时节,大家喜欢聚到一起回忆之前玩灯的热闹场面,于是,她萌生了组建艺术团的想法。

  “锣鼓队的乐器都是演员自带的,演出所用的服装全部是我置办的,这些年花了应该有2万多块钱。”高秀敏说,艺术团里有时候唱包公戏,我就花了1000多块钱买了一件蟒袍,像这些花挑子、旱船、旱烟袋、还有丑婆婆这一套行头都是她这些年慢慢置办的。辛勤忙碌为生活每天凌晨两三点,高秀敏就早早起床了,这个季节庄稼不用管,半夜里也不用喂牲口。她这么着急起来是为了挣钱养家;同时,也是为了自己心爱的艺术团。

  “镇上有一趟跑宁波的班车,都是半夜才到家,我有电动三轮车,送旅客回家一晚上可以挣几十块钱。”高秀敏告诉记者,乘坐这趟班车的都是附近村庄外出打工的村民,春节前集中返乡过年,生意会好一点。不过,坐车的人基本上都认识她,送到家一个人一般只收5块钱,如果有十多里路就收10块。跟她一样夜里出来开三轮车的还有一些当地的村民,为了多揽活,大家之间自然就有竞争。不过,即使遇到雨雪天气,她也不会涨价,这些人无论老少都是她的观众,时间久了就像是熟人,车费自然也是约定俗成的。

  “这些年,我一直不知道什么叫‘困’,一晚上不睡第二天也照样排节目。”高秀敏说,好的时候一天能挣七八十块钱,那样要一直忙到天亮。不过,大部分时间都是淡季,只能挣个二三十块钱。此外,她的艺术团还承接一些商业演出,集镇上的婚丧嫁娶请他们去,一天下来也能挣1000多块钱,十多个人一分,一个人也挣不了多少钱。

  记者采访了解到,高秀敏的爱人到福建打拼已经有30多年了,这些年来都是她一个人照顾子女,家里的两层小楼也是她前些年挣钱盖起来的。“孙子今年11岁了,也是我照顾。”高秀敏说,儿子出门打工一年才回来一次,儿媳妇离家出走后,照顾孙子的任务就落在了她的肩上,除了演出、开三轮车外,其他时间基本都花在给孙子做饭这件事上。传承灯舞最上心采访过程中,记者用心观察了一下高秀敏的装扮,尤其是化妆的部分给人留下的印象最为深刻。相对于推剧的戏妆,“丑婆婆”的妆明显要淡一些,而且更加贴近生活,只是在嘴的四周描出了一道宽窄过渡较为自然的黑圈,看起来类似于花脸的部分装扮。

  “‘丑婆婆’这个角色的造型都是老辈人传下来的,绕圈、跑场也都是传统的舞蹈动作。”高秀敏告诉记者,她上过几年学,也能识几个字,对于学习这些口耳相传的民间舞蹈,更多的是生活的熏陶和个人的爱好。现在,艺术团的队员都是因为爱好才聚到一起,即使没有经费,大家也会挤出时间来排练。现在,喜欢传统艺术的人也比较多,只要听到锣鼓响,附近的年轻人都会来看热闹,而且结束前都不会离开。

  在高秀敏的艺术团,年龄最长的队员69岁,最小的也有60岁。他们大部分是多面手,二胡、板胡、梆子、锣鼓、花挑子、旱船、小车子灯样样在行,不同的音乐节奏、不同的舞蹈样式,大家都能熟练掌握。

  如今,高秀敏也培养了一个徒弟,来自本镇的一个40多岁的鼓舞爱好者,遇到演出任务繁忙,她也能撑起一台演出。“年轻人爱看热闹,但是不会跳,我打算今后扩大艺术团的规模,培养几个有潜力的民间舞蹈爱好者,这样才能把我们新集镇的民间艺术一代代传承下去,让‘丑婆婆’这个艺术形象给更多的人带来欢笑。”高秀敏说。

中安在线官方微博,中安在线官方微信二维码
来源: 阜阳日报  
相关新闻

中安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2-2008002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8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