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也能是投资品。
2008年,宣纸顶流品牌“红星”推出了一款奥运纪念宣,一刀(一百张)售价2008元,如今,市价已至25000元。
宣纸何以如此金贵?因千年不脆、不会褪色等特点,宣纸素有“纸寿千年”的美誉,自古便是“御用纸”。作为中国传统“造纸术”的代表,2009年,宣纸制作技艺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声名远播。
“宣纸需要新叙事,‘匠心’‘古法’的叙事太陈旧,仅是平价同样缺乏吸引力。非遗要传承,必须让年轻人感兴趣。”泾县宣纸从业者汪炜跻说。2025年春节,在拼多多“新质供给”的扶持下,汪炜跻推出的创新万年红春联日销超5000单。
从推出猫爪砚台,再到《上林赋》卷轴火爆全网,而后万年红春联走俏,在新电商平台对优质创新产品的资源倾斜下,越来越多宣纸从业者也成为新的“造纸人”,设计着他们的“新非遗”故事。
神秘古老的造纸术
新世纪迎来高光时刻
如果仅在线上地图搜索,你大概率搜不到“红星宣纸厂”,这座建于1951年的工厂藏于小山坳中,就如其依傍的“关猫山”,与世隔绝。山间自有妙处。宣纸制作需要的沙田稻草和青檀树皮在四周山上广泛分布,一股独特的弱碱性山泉水从厂间流过,共同织就了宣纸千年不腐的传奇。
作为宣纸制作的标准制定者,古法制作技艺几乎在红星宣纸工厂完整保留。“青檀皮和沙田稻草需反复蒸煮,并摊晒于山阳一面,至少经历一年的日晒雨淋,皮料、草料纤维才能得到不断提纯,完成自然漂白。由于有机物在这一过程已消失殆尽,能有效避免蛀虫啃食,这是宣纸保存期长的重要原因。”红星宣纸厂副总经理黄迎福介绍。
捞纸、晒纸是宣纸制作的关键环节。捞纸至少需有两人配合,使用帘床、纸帘等工具,将纸浆从纸槽捞出,一人为“掌帘”,把控节奏,一人为抬帘,负责配合。“一帘水深,二帘水浅”,凭借老师傅的经验,宣纸轻薄匀称,经板榨多余水分后,交由晒纸工进行烘晒,最终成型。
据黄迎福介绍,宣纸制作共需108道工艺,从原材料制作到最终纸张成型历时三年,仅纸浆制作便得一年以上。古老而精湛的“造纸术”在21世纪迎来了其高光时刻。2006年,宣纸技艺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亮相,2009年,即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机器宣”兴起
产量增大的AB面
郑文奇是位“95后”,18岁走出学校后,父辈担心他学坏,就敦促他“找一份吃苦的活儿收心”,首选便是当地宣纸工厂。随着电商平台的兴起,2013年,郑文奇做起了电商,在线上平台销售硬笔字帖等产品。
店铺产品自然也不能少了当地的“特产”。郑文奇目睹了10多年来泾县宣纸行业的变化,据他回忆,2005年前后,便有不少当地人将宣纸搬到线上平台销售,但由于价格高昂,真假难辨,网店规模基本很小,直至当地引入机械生产,宣纸价格开始下降。
相较手工宣,机器宣在制浆环节后基本利用机器定型、烘干,极大地减少了人力投入,而电商平台的发展也推动了价格透明,宣纸加速进入寻常百姓家。
2023年,依托当地日趋标准的生产工艺,郑文奇将主售产品换为宣纸,随着近年来“国潮”兴起,很快他便迎来了第一波销售高峰,“洛阳纸贵”有了当代版演绎。
2023年年底,以宣纸为底,利用丝网印制和蜡染工艺制作而成的万年红春联全网热销,那一个月的拼抢让郑文奇至今印象清晰:“整个县的红纸都卖完了,人人都在抢纸,工厂老板不会特意把货留给你,我们只能每天去蹲守,一下机器就发货,还热乎着呢。我们还挨家挨户收红纸。”
但除了几个爆品,大部分时间里,郑文奇的感受是,随着机器宣产量增大、同行商家增多、宣纸又属垂直小品类,竞争在不断加剧。
全网手抄《上林赋》千年宣纸“年轻化”
2022年,电视剧《周生如故》热播,“抄《上林赋》,得心上人”成为网络热梗。热浪甚至震撼了在山间的“红星”,“给我们带来了非常大的冲击,原来宣纸并非只有专业人士才可以使用。”红星文化创意有限公司总经理王钊说道。
汪炜跻是这波热潮的主要推手之一。
汪炜跻原本在北京从事电影投资和宣发工作。2020年,由于影视行业遇冷,他开始寻觅新的创业机会,听说家乡的宣纸行业发展迅速,他返乡创立“青弋”品牌,成为了宣纸行业的“鲶鱼”。汪炜跻从传统砚台入手,结合宠物经济,自主设计了一款猫爪形状的砚台,成了青弋的第一个爆品。
2022年,眼见《周生如故》爆火,越来越多年轻人开始在网上晒出手抄经文,汪炜跻设计了一款《上林赋》5米宣纸卷轴毛笔字帖,彼时当地传统的工厂还执着于生产大通货。直至“手抄《上林赋》”火爆全网,当地从业者才回过神来,“整整火了一年多,一开始都没有货发。”汪炜跻回忆道。
2024年9月底,拼多多推出“新质供给”,“青弋”作为非遗创新品牌,成了平台的重点扶持对象之一。2024年年底,为备战春节,汪炜跻大胆地改造了当地的“万年红”春联,将传统的花鸟图案改成了各式蛇年生肖图,此外,区别于传统印制好字样的春联,汪炜跻的春联“留了白”,消费者可以自行描摹,在平台的扶持下,这款春联的销量再创新高。
如今,汪炜跻将更多精力放在研发上,“青弋”里超过40%的产品均是其自主研发,而拼多多等电商平台也成了他抓取新消费趋势的主要工具。
2024年11月,红星总部搬出了关猫山安逸的小山坳,落址在泾县高新区,在保留手工宣纸制作外,为紧随市场变化,红星入驻了拼多多,与汪炜跻团队达成合作,后续将推出各类明星和网红IP产品。汪炜跻坦言,重视创新的商家正不断增加,“我们就是新的‘造纸人’。”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郑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