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越来越近,窗花需求量越来越大。”1月8日,走进阜阳市颍州区青平坊剪纸工作室,负责人吴青平正忙着剪窗花,工作台上堆满了刚刚剪好的剪纸作品。尽管工作效率比平时提高很多,窗花仍然供不应求。
窗花是贴在窗户上的剪纸,是古老的民间艺术。在阜阳,剪窗花、贴窗花是不可或缺的春节习俗。阜阳剪纸历史悠久,2006年被列入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2008年被列入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界首市及颍州区先后被当时的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剪纸艺术之乡”。
作为安徽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吴青平自幼喜爱剪纸,对窗花更是情有独钟。8岁时,她在庙会上第一次看到窗花——鲤鱼年画,被精湛的刀工和栩栩如生的鲤鱼深深吸引。勤奋好学加上名师指导,吴青平的剪纸技术越来越成熟。
吴青平创作了很多种剪纸作品,其中最受欢迎的是窗花。吴青平说,春节对老百姓来说不仅仅是一个节日,还是一种情怀,对家人和故乡的眷恋。贴窗花是春节习俗之一,每次看到窗花心里都无比温暖。
近年来,窗花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题材也越来越丰富。为满足消费需求,市场上出现了机器窗花,不仅款式多样而且价格便宜,但吴青平坚持手工制作窗花。“我觉得机器窗花没有灵魂,不像人工剪出来的作品有温度。”吴青平说。
很多人制作窗花用的工具是剪刀,但吴青平用的是刻刀。打开吴青平的工具盒,光刻刀就有十几把,宽刀、细刀、圆刀……每把刻刀都锋利无比,但在吴青平的手上,这些看似危险的刻刀成了得心应手的工具,创作出一幅幅精美的窗花作品。
“马上就是蛇年,我打算以蛇为题材,创作出一些独特的窗花作品。”吴青平说,蛇在剪纸中不仅仅是一种动物形象,它与其他元素的结合,能传达人们对幸福、繁荣、生生不息的美好期望。
从2003年第一次牵头举办窗花展,吴青平一直致力于宣传和推广阜阳剪纸。“以窗花为代表的阜阳剪纸内容丰富,通俗易懂,希望更多人了解并喜爱剪纸艺术,让年俗文化得到更好地传承。”吴青平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