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新闻客户端|安徽发布|省政府网微博|中安在线双微

设为首页

英文|简体|繁体

您当前的位置 : 徽文化 > 徽学 > 徽学百家

江淮古镇读烔炀

时间:2024-11-29 08:51:55

  ■古镇档案

  烔炀镇地处巢湖北岸,属巢湖市,因烔河和炀河在镇交汇得名。建于南宋淳熙年间(公元1174-1189年),有巢湖水下城址、‌烔炀老街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是国家级非遗巢湖民歌代表作品《巢湖好》的诞生地。2016年8月入选安徽省千年古镇,镇内的唐嘴村巢湖水下城址为市级文保单位,该村也于当年进入安徽省千年古村落名录。

  ◤走进烔炀老街的乡贤馆,起始处是一块由当代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题写的“江淮古镇烔炀河”木质牌匾。镇文化站站长何华介绍,费老虽然并未到过烔炀,但这个位于巢湖北岸的千年古镇却是社会学家关注的对象。费老应李力(烔炀名人传奇将军李克农之子)邀请题写牌匾,也说明烔炀在江淮地区较高的知名度。

  江淮古镇烔炀河,高度地概括了烔炀的地理位置、悠久的历史,也说出了烔炀镇名称的由来。◢

  一

  得名:两河汇合富足之地

  烔炀镇得名因两条河:烔河、炀河。据2020年版的《烔炀镇志》记载,烔河原叫桐河,发源于巢湖与肥东的界山——桐山南麓;炀河原名杨河,发源于烔炀境内的西羊山。烔河穿镇而过,炀河抱镇而流,在烔炀老街前汇合成烔炀河,奔向巢湖。

  河流给人们带来了出行和生产生活的便利,但每到春夏雨量丰沛之季,存在水患风险。为此,人们就将“桐”“杨”的木字旁换成了火字旁,寓意“以火克水”。烔炀河就此得名。久而久之,这个河流汇合之地,人烟渐渐集中,形成了烔炀镇。

  烔炀这个地名,在志书上也有不同记载。比如清康熙年间的《巢县志》一书里就有“铜炀”“烔炀”不同的称谓。道光年间《巢县志》上开始统一成“烔炀镇”“烔炀河”。镶嵌在烔炀老街东街墙上的一块清同治七年的“正堂陈示”,落款就是“烔炀镇”。

  空中鸟瞰,烔炀镇背依青山,面朝巢湖,东接巢湖市,西通合肥,水陆交通便捷。因水而兴的古镇人在自然的眷顾下,耕读传家,重教兴文,带来富足的生活,更为文化的兴起提供了物质支持。

  二

  老街:徽派建筑庐州风格

  古镇建立虽有千年,但真正发展是在明清时期。那时镇上熙来攘往,人流如织,有糖、织、磨、糟等各色作坊,店铺林立,鼎盛时近300家。

  老街沿烔炀河岸铺展,是古镇的核心。老街有七街十一巷四闸,巷多以姓氏冠名,如查家巷、巴家巷、李家巷、金家巷、罗家巷和徐家巷等;街多以走向命名,如南北老街、东街、桥东小街和南头小街等。

  岁月流逝,如今仅在东街和南北老街,可以看到较为完整的老建筑。这是具有明清时期江淮风格的建筑,其特点可概括为:“青砖黛瓦马头墙,飞檐翘角花格窗。”与皖南徽派风格相似而又不同。尤其是“飞檐翘角花格窗”,其装饰意味大于实用价值,明显区别于皖南建筑,反映了烔炀曾经的富足精致生活。

  东街李鸿章当铺,已于2019年被列入安徽省文物保护单位。当铺占地面积1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800多平方米,是典型的徽派建筑庐州风格。迎街的两间为砖木结构,马头墙飞檐翘角,花格窗整齐有序,气势非凡。门窗、门楣选料考究,雕工精美,从建筑设计、规模和时间上来说,它都是合肥地区保存较好的清代建筑之一,有“江淮第一当铺”的美誉。

  进门穿过堂屋,方形的地上有青石板围成的浅水槽,四只大水缸位于四角,这里就是天井,有采光、排水、通风的作用,同时也有聚财的寓意。水缸里盛满了从四角廊檐上滴落的雨水,可以满足消防的需求。当铺内设有站柜、写票及卷包,学徒工与各管事伙计,分工明确。

  房屋础石的形状也别有意味:凡是对外的都是圆形,对内的则是四方。契合着“外圆内方”——对他人可以灵活处理,对自己则要求严格——的做人处世道理。

  老街的店铺都是前店后坊式,在老街入口处,一家老字号的糕点店内弥漫着芝麻油浓郁的香味,他们坚守着传统工艺,手工制作烔炀最出名的特产——四镶一品玉带糕。所谓“四镶”就是以核桃、桔饼、青梅、桂花等作馅,四周镶嵌上糯米糕粉。揭下一片方糕,迎着亮光,半透明的有着玉石样的质感,或许这就是“玉带糕”的来历了。

  从车辙深深的青石板上走过,午后的阳光暖暖的,让人生出慵懒。抬头静观洒在花窗上的斜阳,大团白色云朵舒舒服服地挂在飞檐翘角的屋宇,老街,让人模糊了岁月。

  三

  《巢湖好》:浪花里飞出金旋律

  在老街上,一座名为“烔炀实验农民文化馆”的建筑正完善布展等待开放,这是新中国第一所农民文化馆。

  1950年2月,当时的皖北行政公署根据文化部指导意见,决定以邻近的黄麓师范为指导,在烔炀建立农民文化馆(以下简称烔炀文化馆),馆址就选在烔炀北街的李家祠堂。

  文化馆建成后,群众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在元旦春节等节假日安排文艺演出,平时则组织文艺演出队到乡村巡演。在第一届安徽省青年业余文艺观摩演出大会上,由烔炀文化馆选送的民歌《姑嫂对花》获得进京汇报演出的机会,这是巢湖民歌第一次站上如此重要的展示舞台。

  烔炀文化馆建立了覆盖全区的农村文化网,1954年,抓好南湖方村农民俱乐部建设的经验受到广泛关注,这也为巢湖民歌标志性曲目《巢湖好》的诞生打下了基础。

  烔炀镇山环水绕,农耕文化发达,历史上山歌、秧歌、渔歌代代相传。南湖方村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这里的老老少少都会哼唱。1963年,第一批中央农村文化工作队来到南湖方村调查研究,一份名为《一个群众喜爱的俱乐部——安徽省南湖方俱乐部调查报告》在全国推广。1964年,第二批中央农村文化工作队再次来到南湖方村总结经验。工作队由时任团中央宣传部副部长陆进带队,著名音乐家李焕之等20多人随队来到南湖方村。工作队在村中与农民同吃同住20多天,他们教唱曲目,指导农民开展文化工作。

  水天一色的茫茫湖面,帆影点点,湖鸥翩飞,美好的风光带来了创作灵感。很快,由陆进作词、李焕之作曲的《巢湖好》自然而然地流淌出来:“巢湖啊好哎依耶好呀好风光,好呀好风光……”

  从此以后,《巢湖好》成为巢湖民歌代表性的经典之作。2006年,巢湖民歌成为国家级非遗项目。

  深秋时节,走进南湖方村,绿树绕屋,桂花芬芳,安静整洁的村落仿佛一枚温润的古玉。当年工作队的居住处,建起了一座“李焕之陈列室”,对创作出如此优美旋律的音乐家,南湖方人铭记在心。

  四

  水下城址:沧海桑田留下印记

  2001年,唐嘴村村民在巢湖偶然得到一块黑色石头,结果被鉴定为新石器时代的文物,这一发现引起了文物部门和考古界的高度重视。2001年底,巢湖文物管理所在此考古调查,揭开了巢湖水下城址神秘的一角。2003年1月15日,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专家确认这是一处汉代遗址。随后,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教授周昆叔在实地考察后,认为是剧烈的地壳运动导致古城“沉陷”。这也为巢湖流域是华夏文明的源头之一提供了支持。2007年,唐嘴巢湖水下城址列入市文物保护单位。

  与国内已经发现的遗址基本是废墟遗址不同,巢湖水下城址位于水下,保留了灾难发生时的大量遗迹遗物,使其成为目前为止,国内仅有的一处因自然灾害造成的汉代遗址。

  “借问邑人沈(沉)水事,已经秦汉几千年。”唐代大诗人罗隐的诗句,也从一个侧面印证了民间“陷巢州、长庐州”的传说,与文献和志书中“陷巢州”的记载相符。真是一段沧海桑田的悠悠往事。

  唐嘴村山清水秀,在烟波浩渺的巢湖岸边,安静的湖水下,一座城池等待我们穿越时光,开启五千年前的古巢国文明之门。

  老街记录往事,古镇迎来蝶变。

  作为濒临巢湖的乡镇,烔炀坚守“生态立镇”,打响“文旅名镇”招牌。在烔炀老街静观岁月波澜不惊,在唐嘴水下古城遗址品味历史,在南湖方村寻找巢湖民歌优美旋律,在月亮湾湿地公园感受自然风光,在樱桃采摘园体验农事乐趣……古镇烔炀,已成为工贸旅游重镇、现代农业强镇,亦是生态优美、宜居宜业的滨湖新镇。(胡晓斌 图片资料提供:巢湖市烔炀镇文化站 何华)

中安在线官方微博,中安在线官方微信二维码
来源: 江淮晨报   编辑:刘晓东

中安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2-2008002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8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