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新闻客户端|安徽发布|省政府网微博|中安在线双微

设为首页

英文|简体|繁体

您当前的位置 : 徽文化 > 徽学 > 徽学百家

宁国市胡乐镇周海平巧手传技艺 非遗焕新彩

时间:2024-03-25 09:48:17

  手持竹篾两端,轻轻一绕,手指翻转间,一根根薄薄的竹片变换成大小不一的圆环,顺次捆扎,鱼头、鱼肚、鱼尾三部分骨架被搭建起来……近日,在宁国市胡乐镇的老街上,52岁的周海平为游客展示鱼灯制作技艺。

  “小鱼灯花一天时间就能做好,8米长的大灯则要耗费整整一周时间。”说话间,周海平手上的活计丝毫不耽误,只见他一手拿着灯架在宣纸上来回滚动,一手则比照尺寸标注记号,再裁剪出纸张进行装裱。

  作为宣城市竹篾编制非遗传承人,周海平18岁入行,如今已有30余年。

  “竹编是将山上毛竹剖劈成薄片或丝编织而成,具有实用价值,更有历史底蕴。”周海平说,“以前家家户户都需要晒垫、篓筐、簸箕等竹编制品,后来竹制品被塑料、不锈钢制品所代替,竹蔑编织艺人也渐渐消失。”

  手艺“遇冷”,周海平却仍旧坚持。

  周海平所在的胡乐镇地处宁国市西南部,拥有奇石、红豆杉、“小三线”等特色文化生态旅游资源,辖区内胡乐村是中国传统古村落。近年来,该镇致力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因地制宜打造艺术乡村,举办各类文化旅游推介系列活动。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非遗回归大众视野。“逢年过节,我们都会举办灯会表演,咱们的手艺又能发挥作用了。”周海平高兴地说。

  为了推动非遗在新时代焕发新光彩,周海平每周都要在胡乐镇的学校讲上几堂“竹编”课。学生们兴趣浓厚,他也越教越有劲头。

  涂底色、描纹绘饰、上光油、安装灯饰……周海平动作娴熟,一气呵成,一条活灵活现的“鱼儿”现出雏形,引来游客连连赞叹。

  “为了让鱼儿‘游动’起来,我们制作时把各部分分开,最后再用铁丝活扣链接。”周海平凝神屏气,提笔“点睛”,鱼灯瞬间再添几分灵动。

  夜幕降临,烟花璀璨,古镇热闹非凡。周海平手中的鱼灯“游”上古街,数盏小鱼灯环绕大鱼灯穿梭于街巷,欢声笑语此起彼伏。

中安在线官方微博,中安在线官方微信二维码
来源: 安徽日报   编辑:刘晓东

中安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2-2008002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8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