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新闻客户端|安徽发布|省政府网微博|中安在线双微

设为首页

英文|简体|繁体

您当前的位置 : 徽文化 > 徽学 > 徽学百家

非遗传承里的铜都

时间:2023-09-15 10:05:27

  非遗中国失蜡法

  在七月流火的炎热夏季,有一股“清流”正在滋润人们的心田,消除高温带给人们的烦闷与焦躁,那就是“非遗热”让青少年和广大市民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强大感召力与独特魅力。

  设在市文化馆二楼、占地面积1052平方米的铜陵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每到工作日开放点和节假日,这里人头攒动,研学的青少年和市内外游客络绎不绝;铜陵铜文化博物馆里更是熙熙攘攘,人潮涌动,观众摩肩接踵;铜陵新九鼎文化公司的中国传统失蜡法铸造技艺,铜官府文化创意公司的中国古代青铜焚失法铸造技艺不仅得到较为完善的整理、发掘、保护,而且守正创新,在非遗与现代科技、现代工艺融合上迈出了崭新步伐,结出了丰硕果实。铜陵艺术剧院承担的传统戏曲声腔——枞阳腔(吹腔)保护传承项目,2022年被列为安徽省第六批非遗传承项目,并连续两年获得国家艺术基金扶持“枞阳腔(吹腔)表演人才培养项目”。由国家艺术基金2023年度艺术人才培训资助的项目——枞阳腔(吹腔)经典剧目《贩马记》表演人才培训已于近期正式开班,并举行了两场学员汇报演出。铜陵白姜是铜陵“八宝”之一,铜陵白姜制作技艺早在2008年就入列省级非遗保护名录,先后获评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中国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并被评为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入围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提名。每年的金秋时节,白姜上市的时候,正是中国农民丰收节之际, 家家户户手工制作生姜,大人、小孩、老人齐上阵,刮的刮、洗的洗、揉的揉,人工与机器媲美,秋水共白姜一色。白姜的香味飘荡在铜都的大街小巷,可谓是全民体验非遗传承,全民参与非遗创新创造。

  在今年“七一”庆祝建党102周年当天,铜陵市教体局主办的“同心奋进新征程 我为祖国献歌声”——2023铜陵市中小学生合唱展演活动现场,有来自4所学校的中小学生演唱了铜陵非遗项目“铜陵牛歌”,他们载歌载舞,用不同的表演方式和配乐载体,深情演绎了铜陵本土民间歌舞,现场观众爆发出一阵阵热烈掌声。与铜陵牛歌同样是省级非遗项目的还有枞阳民歌和浮山传说,与黄梅戏有同样韵味、但比黄梅戏念白方言更地道的枞阳民歌,是根植于枞川大地的艺术瑰宝,是枞阳优秀地域历史文化的代表,而“浮山传说”的发掘传承、创新传播,更是浮山风景区打造“中国第一文山”品牌,讲好浮山和枞阳故事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东乡武术作为安徽省第三批传统体育与竞技类非遗项目,也得到了大力传承和发展,不仅培养了一批青少年“东乡武术”爱好者、传承人,还长期开展东乡武术进校园活动,前些年以东乡武术为主题的电影《铜草花》在央视电影频道播出,并在全国公映。东乡武术不久前被列为首批“中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推广项目”。

  在我市17项省级非遗传承项目中,还有不少日用而不觉的非遗,这些非遗项目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和精神文化活动息息相关。如铜陵凤丹、汤沟茶干、钱铺木榨油、大通小磨麻油、顺安酥糖制作技艺等,铜陵凤丹与铜陵白姜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深加工技术与产业化规模逐步提升,其系列产品热销国内外市场。还有大通鹊江龙舟赛、枞阳陆家湾龙灯会、鹊江水上龙灯民俗、义安竹马灯传统舞蹈等,都“飞入寻常百姓家”,成为铜陵人民日常生活和精神文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端午节期间,郊区恢复举办大通龙舟赛民俗文化活动,万人空巷,盛况空前,充分展现了非遗文化传承的强大生命力和感染力。

  而在市级非遗传承项目中,有不少颇具传承保护的独特价值。如枞阳胡琴书、枞阳大鼓书,项铺生腐、杨湾挂面制作技艺,大通剪纸、铜陵民间故事、民间歌谣,铜陵野雀舌茶制作技艺,枞阳石雕、木雕传统技艺等等。无论是省级还是市级,甚至于散落民间的非遗,他们都是弥足珍贵的。这些生发于铜陵大地,累积于生产、顺于天而应于民的朴素智慧与精湛技艺,无疑值得我们持久地保有敬畏之心和呵护之情!

  “古者百里而异习,千里而殊俗。”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非遗是历史文化积淀,由民间文学、传统技艺、传统美术、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音乐及地方曲艺等几大门类所构成,涵盖了我们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各个方面。

  千百年来,中国人胸怀着对天地草木的敬畏与深情,遵循着日月星辰的运行规律,用双手创造出一系列标新立异的卓越技艺。我们的先辈们道法自然,巧夺天工,他们采叶制茶,织纱为衣,琢泥成器,淬火铸铜,一大批非物质文化瑰宝,成为中华文明中的璀璨群星。截止到目前,我国共有43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居世界第一。

  2022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推动文化自信自强。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

  我市作为安徽省“非遗”保护五个试点市之一,要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在非遗保护传承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首先要加快依法保护。大力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及《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在市人大常委会已启动《铜陵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立法的基础上,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原则,借鉴省内和长三角地区兄弟城市的立法保护经验,加快地方立法进度,提升立法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充分调动市直部门和县区力量,形成强大合力,尽快补齐非遗保护工作中的短板弱项。持续加大依法保护、发掘与传承的力度。

  实施非遗保护“提档升级”工程。我市近几年来,先后有9个项目入列省级非遗项目,但目前仍没有国家级非遗项目。在17项省级项目中可选取白姜制作技艺、枞阳腔(吹腔)、失蜡法、焚失法等作为第一批冲击国家级非遗项目,要大力提升非遗项目的内涵与外延,增强品牌意识,创新非遗保护体制机制和表达方式,提高非遗在省内外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在市级非遗项目中筛选若干项入列省级非遗保护名录,在县区级项目中筛选如枞阳美食、铜官美食、义安美食、郊区美食制作技艺,写真铜艺、铜陵民歌、民间故事、布贴画、剪纸、铜箔画制作技艺等,进行提档升级,使我市的非遗系统性保护传承呈现“为有源头活水来”的生动局面。

  加快培养非遗传承人。在构建系统性保护非遗生态的前提下,支持非遗展示传承场所的设立,开展非遗普查田野调查,设立非遗保护专项资金,常态化开展非遗进校园,加快培养各层级的非遗传承人,提高非遗传承人的政治、经济待遇,巩固扩大非遗传承人队伍,采取有力措施稳定传承人队伍,支持传承人开展非遗传承、传播活动,解决他们在工作场所、经费、职称等方面的实际问题,推动建设一支专兼结合、技艺精湛、德艺双馨的传承人队伍。

  推动融合发展。抢抓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深化文旅融合彰显徽风皖韵 加快建设高品质旅游强省的意见》的难得机遇,顺应国家扩大内需战略,把握消费升级趋势,做深做实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大文章。推动非遗保护传承与旅游业、数字文化创意产业的深度融合,利用互联网让更多人“看见”非遗,为非遗传承插上数字化翅膀,开辟非遗文创产品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广阔市场,充分利用AR、元宇宙等高科技手段,让非遗进景区、进公众服务中心,进窗口单位,进文化集市、进节庆活动,让非遗真正”热”起来,切实让非遗从小众化走向大众化,从技艺传承走向产业发展;加大“双招双引”力度,引入国内头部旅游文创企业,同时激发非遗保护单位的动能和现有文化企业的投资热度,为非遗的保护、开发、应用注入强大动力,让非遗在融合、聚合中“活”起来,并焕发强大的生命力和永恒魅力。(张文林)

中安在线官方微博,中安在线官方微信二维码
来源: 铜陵日报  编辑: 刘晓东

中安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2-2008002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8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