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新闻客户端|安徽发布|省政府网微博|中安在线双微

设为首页

英文|简体|繁体

您当前的位置 : 徽文化 > 徽学 > 徽学百家

就新编《铜陵牛歌》浅析文化非遗中的经典民歌

时间:2023-09-06 09:38:15

  铜陵牛歌是人们长期生产劳动、生活方式与文化融合的产物,有着100多年的历史。2006年,铜陵牛歌被列入首批安徽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誉为“汉民族人民的天才创造”,成为铜陵人引以为傲的古铜都传统文化经典。

  一、捡拾散落的牛歌因子——守正铜陵牛歌

  铜陵牛歌起初为童谣,幽默诙谐,朗朗上口,曲调活泼开朗,富有儿童情趣,反映了田野风的农耕文化,几经传唱和加工创编,最终成型。歌曲节奏舒缓,为五声羽调式,适合于孩子朗诵、歌唱和表演,带有浓厚的铜陵地方特色。

  二、艺无止境的牛歌担当——创新铜陵牛歌

  为夯实民族文化底蕴,给学生打好“中国底色”,习近平总书记曾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把我国农耕文明优秀遗产和现代文明要素结合起来,赋予新的时代内涵,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生不息,让我国历史悠久的农耕文明在新时代展现其魅力和风采。”2022年9月,市教育和体育局将铜官区教育局《传承铜陵非遗〈牛歌〉丰富中小学音乐活动的实践研究》列为市级重点课题,旨在让学生了解并爱上铜陵牛歌,真正让牛歌非遗“活”起来,助力铜陵牛歌在校园开花结果。

  新编合唱版《铜陵牛歌》为铜官区课题组取材于铜陵牛歌,独具匠心地运用少儿合唱、童谣吟唱等表现方式融合创编而成。尽管调式未作改动,但调性却发生了变化。合唱曲为带再现的三段体结构,音域不宽,旋律平稳,多为三度以内的小跳或级进。第一乐段和再现部分将牛歌的素材进行了二度创编,在节奏、旋律和调的处理上稍作规整,速度仍为田野风的自由、慢速、悠长,适宜孩子歌唱。

  歌曲第一乐段开始的“哦哎哦”,体现了铜陵方言的特点,为悠扬的略带吴侬软语韵味的呼唤声再现出赶早的农村牧童呼朋唤友、相邀放牧的情景。歌词通俗易懂,娓娓道来,曲调舒缓、悠扬,甜糯委婉,勾画出田野草滩、阡陌纵横、鸡犬相闻、牧童歌声和乡村炊烟的美丽画卷,富有浓郁的江南生活气息。

  第二乐段开头的间奏部分为锣鼓伴奏,既有民族风格,又具时代特点。其情绪热烈的锣鼓节奏与朴实优美的旋律,预示着对歌即将开场。主题“对歌”的词曲“合辙上口、简洁精练”,速度和节奏较第一部分有着明显的乐曲变化,对比性强,是说身边事、唱眼前景,曲调独特,属民族调式中五声角调式的典例,其中衬词“啦”明快、流畅、紧凑,加上灵动的韵律,尽显当今孩子生动活泼的时尚气息,让歌曲音乐风格稍稍发生了变化,从而使即兴问答的对歌里让演唱者在旋律的跳进中得以安放和宣泄,既万分兴奋风趣,又百般挑逗谐谑;而童谣吟唱部分多为生活与劳动实践常识,却彰显出放牛娃的天真机智与幽默逗趣。

  第三乐段为第一乐段的再现。编曲者充分运用复调的创作手法,巧妙地将委婉动听的“哦啊哎哦”这一典型地方民歌旋律穿插在合唱高低声部轮唱中,生动演绎了“骑着牛儿来对歌”和“牛儿吃饱着歌也对完着……”的生动场景,体现了沿江劳动人民那种安逸祥和的性格追求。

  三、百折不挠的牛歌信念——唱响铜陵牛歌

  新编《铜陵牛歌》完成面世以后,铜官区教育局课题组巧借“双减”工作和“五育并举”之力,探究有效途径,致力铜陵牛歌声态发展,构建联动研究模式,推动课题牛歌非遗活动进展。通过以课后服务为依托,结合课堂教学研究,构建了两个“1+N”联动模式,促进活动扎实有效开展。第一个联动模式是课题研究,“1”为铜官区教育局牵头开展课题研究,“N”为区属市十二中滨江校区、市东方红小学等7所中小学为实验学校,同时辐射区属兄弟学校。经过一年的课题扎实研究,成效显著。第二个联动模式是以铜官区“班班有歌声”合唱比赛为契机,唱响铜陵牛歌。“1”以新编合唱版《铜陵牛歌》为蓝本,“N”为区属所有中小学和幼儿园参照蓝本进行牛歌创编或改编。通过牛歌课题实验学校的带动,铜官区庆“六一”“班班有歌声”合唱比赛全程在线直播,区属各学校以此为契机相继开展庆“六一”文艺汇演,为学生提供了唱响牛歌展示自我的舞台,不仅检验了牛歌课题研究的成果,更使学生的审美能力得到提高、本土地域的非遗文化得到传承。据悉,参加展演的区属40余所中小学,都是在牛歌原型的基础上进行了二度创作或创编,成果显著。推优参评省级比赛的市映湖小学、田家炳小学等4所学校创编的《牛歌》,在全省中小学合唱比赛中分别获一二三等奖。

  铜陵牛歌作为安徽非遗,是我们铜陵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音乐文化遗产。增强文化自信,赓续传承铜陵非遗文化,让牛歌非遗“活”起来。坚守阵地,守望未来,只为收获那份自信的喜悦。( 陈月霞 作者单位:铜官区教育局)

中安在线官方微博,中安在线官方微信二维码
来源: 铜陵日报  编辑: 刘晓东

中安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2-2008002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8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