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新闻客户端|安徽发布|省政府网微博|中安在线双微

设为首页

英文|简体|繁体

您当前的位置 : 徽文化 > 徽学 > 徽学百家

亳州市区大寺巷里这块神秘的石碑书法出自谁手

时间:2023-08-28 08:42:29


 


  碑刻上“鹫峰”两字苍劲有力。


 


  “鹫峰”碑刻拓片。

  日前,我市文化爱好者张亚珍与记者联系,称亳州市区大寺巷里,遗落着一块石碑,碑上刻着“鹫峰”二字,或为我市清代著名书法家梁巘所书。记者随后对此进行了探访。

  “大寺”遗址现石碑

  在市区新兴路中段东侧,有一条小巷,墙上的门牌显示,这里叫“大寺巷口”。小巷深处,赫然屹立着一面青砖山墙,山墙有四五十厘米厚、四五米高,墙上大部分砖块的表面都已经风化,路过的电线、管道等杂乱攀在上面;山墙的顶部呈三角形,残缺不全的瓦片和精致的砖雕,无声地述说着这座建筑物曾经的辉煌。和这面墙紧密相连的,则是一些现代建材,看起来有些格格不入。

  据张亚珍介绍,这面墙就是目前咸平寺仅剩的一面山墙。该寺始建于北魏年间,北齐时称“建崇寺”,唐代时称“崇因寺”,北宋改称“咸平寺”,俗称“大寺”——大寺巷口这个地名便由此而来。该寺毁于20世纪中期。

  据介绍,在1965年8月的一天,考古工作者在寺院遗址内清理出土了有确切纪年的石碑。在接下来的发掘中又出土了带有北齐天保、河清、天统、武平等年号的石刻造像碑共11件。堪称是安徽版的“龙门石窟”,当时震惊了安徽考古界。此时寺内遗址上还有赵孟頫的《北陇耕云》以及梁巘的《贝叶经题后》《江公救灾记》等书法碑刻留存,后藏于安徽省博物院、亳州市博物馆等处。

  规模宏大的“大寺”,如今只剩下了一面山墙,而一块在寺庙原址出土的、刻着“鹫峰”的石碑,宛如一位见证历史的长者,静静地躺在巷子的角落里。

  碑刻书法有“玄机”

  记者看到,这块青石榜书碑刻约有一米长,40厘米宽,厚度近30厘米,上面自右向左阳刻着“鹫峰”两个楷体大字,笔画雄浑有力。

  记者咨询了紧挨着石碑的一户张姓居民,该户家中一位八旬老人表示,石碑是四五十年前他们家建房时挖出来的,她也不知道石碑的具体年代和书写者是谁。当时挖出了多块石碑以及石构件,后来不知所终,幸存的就这一块“鹫峰”碑刻了。

  记者查阅资料了解到,“鹫峰”一词由来已久,原本是一处地名,位置在尼泊尔和印度交界之处。在中印度时期,鹫峰山一带山峦环抱,风景优美,佛祖释迦牟尼常在此讲经说法。后来鹫峰山就指代佛教的发祥地之一。以鹫峰题名的寺、僧以及相关的宗教活动,在佛教界是颇为流行的。譬如杭州灵隐寺的灵鹫峰(又称飞来峰),就是以鹫峰山为典故而闻名于世的。

  张亚珍表示,据他了解,“鹫峰”二字原镶嵌在咸平寺东门额。虽然这块碑刻并未落款,史料中也未曾记载,但为清代书法家梁巘所书的可能性较大。张亚珍说,据清光绪版《亳州志》记载:乾隆三十八年《咸平寺碑》,碑刻为时任亳州知州郑交泰撰文,梁巘书丹。说明这一时期梁巘在亳州活动频繁,与官方交往密切。“鹫峰”二字可能就在这一时期题写。同时,“鹫峰”二字从题写风格上看,中锋用笔,结构紧密,劈石劲健,苍老秀润,符合梁巘的书写风格与书写习惯。

  行家看法有差异

  记者随后采访了相关文化界人士,大家对此看法各不相同。

  致力于亳州文化研究的市作家协会副主席、谯城区作家协会主席张超凡认为,梁巘在亳州题字,史书上多有记载,但“鹫峰”二字并不在列;此字从书法角度看,更像魏碑,跟梁巘的书法风格存在不小的差异。

  市书协主席潘克军表示, 从其对梁巘书法的了解和认知上看,不是太接近。从其传世作品上看,更多的是习练赵孟頫、李北海、董其昌等书法名家,并没有过多取法颜真卿的风格,但这两个字更接近颜真卿的字体风格。

  阜阳市书协副主席、《梁巘评传》的作者张朝阳则有不同看法。他表示,梁巘是亳州人,擅写大字,根据书法风格、用笔特点以及碑记的位置,这两个字大概率是出自梁巘之手。书法名帖《圣教序》里有这两个字,梁巘临摹过《圣教序》的多个版本,其中有一个版本跟这个风格很接近。

  市博物馆馆长吴磊表示,对这块碑的书写者进行确认是一件很严谨的事情,需要组织多位省级以上的相关专家,从文物的断代、书者的笔法、碑刻的工艺等多方面进行分析论证才能确定相关信息。(记者 路振杰 文/图)

中安在线官方微博,中安在线官方微信二维码
来源: 亳州晚报  编辑: 刘晓东

中安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2-2008002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8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