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新闻客户端|安徽发布|省政府网微博|中安在线双微

设为首页

英文|简体|繁体

您当前的位置 : 徽文化 > 徽学 > 徽学百家

庐剧在全椒的传承和发展

时间:2022-09-15 10:03:14

  ○许良骥

  庐剧的起源

  庐剧,原名倒七戏,又称小倒戏、小戏,另有别称花篮戏、采茶戏、灯戏、和州戏等等,流行于安徽江淮之间的皖西、皖中和江南部分地区。

  庐剧最初形成戏曲化是在清嘉庆年间(1800年前后),距今已有两百多年。庐剧的相关文献史料很少,已知较早的史料是1985年在安徽巢湖烔炀镇出土的一块同治七年(1868年)的石碑。该碑是清同治年巢县知县陈炳所颁布的禁令,其中一条为“近倒七戏名目”。这里的倒七戏就是庐剧。庐剧的起源尚无定论,主要有两种说法:一是认为庐剧起源于安徽皖中地区的门歌,二是认为庐剧起源于安徽大别山地区的门歌。

  初期的庐剧,是以安庆市大别山和淮河一带的山歌、门歌(门头词)和民间花篮舞、花鼓灯舞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三小戏。当时的演出大多采用唱一段、舞一段的形式,舞蹈如“绕篱笆子”“绕门转子”“一条龙”“剪子股”“荷叶翻身”等,与淮河一带的花鼓灯相似。

  庐剧的唱腔

  庐剧的传统唱腔分主调和花腔两部分,主调是折子戏和本戏的主要唱腔,有旦和小生唱的“二凉”“花二凉”“寒腔”“三七”“花三七”等;老生唱的“正调”“衰调”;老旦唱的“正调”“哀调”;老生、老旦唱的“端公调”;丑与彩旦唱的“丑调”等。主要唱腔又有寻板(类似导板)、抹拐(类似扫头)、伸腔、连词、切板、大小过台等变化。落板时常用帮腔,满台齐唱,称为“邀台”或吆台。庐剧流行于淮河及长江两岸,以皖西、皖中、皖东三个地区分为上、中、下三路,各具不同的艺术特色。全椒的庐剧属中路,唱腔婉转抒情,道白接近地方方言。

  庐剧唱腔有几个明显特点,一是在唱腔中不断出现用假声演唱旋律,称作小嗓子;二是演唱中的帮腔吆台,即当舞台上的演员唱到一定的时候,因剧情的需要,由场面和后台的演员齐声帮唱,高亢辽阔,烘托剧情,渲染舞台气氛。其乡土味很浓,风格明朗。

  庐剧的表演

  庐剧的表演朴素而活泼,简单而真实。唱时,一般都是站着唱,配合剧情做一些表情动作。打击乐很丰富,几乎是一种戏一套锣鼓经,其表演的身段、舞蹈也是在锣鼓的节奏中完成,很有韵律。

  庐剧,从编剧到导演,从作曲到舞美的设置,无一不与兄弟剧种相联系。至于演员的唱、念、做、打及手、眼、身、步与其他剧种也没有根本的区别。

  庐剧的发展

  庐剧在发展中,曾受流行于皖西北的阜南和河南固始一带“嗨子戏”的影响,后来又吸收融合了湖北花鼓戏和淮河一带的“端公戏”等剧种的部分剧目和唱腔,不断地丰富完整起来。庐剧班社早期人数不多,只能在农村草台演出一些生活小戏和折子戏。辛亥革命前后,曾一度和徽戏合班演出,称为“四平带折班”(“四平”指徽戏,“折”指庐剧小戏)。到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部分班社进入芜湖、合肥等城市演出,又与京剧合班。因此,在剧目和表演方面亦受徽剧和京剧的影响。解放前的庐剧多为私人班社,有职业戏班和农民农闲时候的草台班子,演出条件简陋,属于临时搭台唱戏。新中国成立后,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化政策鼓舞下,安徽省与合肥市政府整合了一些大的班社,组建了安徽省庐剧团、合肥市庐剧团等国营剧团。在政策的指导下,庐剧从不成体系的旧形态蜕变成正规的地方剧种。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庐剧进入短暂的发展鼎盛时期。1957年,安徽省庐剧到北京演出;1958年,庐剧演员丁玉兰饰演的庐剧《借罗衣》拍成电影,庐剧古装戏可以分为花腔小戏、折子戏和本戏。据《中国戏曲音乐集成·安徽卷》的统计,截至1994年共有292出剧目,其中花腔小戏63出,折子戏72出,本戏153出。

  也就是在这一时期,全椒县纷纷成立了业余剧团和大众俱乐部,庐剧也从此得到了整理和发展。据《全椒县志》记载,1952年,全县有农村业余剧团9个,演出的剧目有《挖穷根》《王秀莺》《穷人恨》等,这些剧目配合土地改革和抗美援朝战争,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教育效果。同年秋,巢县烔炀河的“同意庐剧团”为全椒县所接纳。1953年,进行了“戏改”,“同意庐剧团”更名为“大众剧团”,后又更名为“全椒庐剧团”。至此,全椒县庐剧团正式成立,直属全椒县政府文教科领导,从此,庐剧这一剧种便在全椒县扎下了根。起初,县庐剧团演的也都是“放水戏”(即无剧本),该团于1961年转为国营剧团,直到1962年底才开始演出定本戏,并置有灯光、布景和幻灯字幕,陆续上演了一些现代戏,如《社长的女儿》《夺印》等。这一时期,全椒县自己创作并演出了《施金山》等现代戏,还上演了《生死牌》《三看御妹》《半把剪刀》《梁山伯与祝英台》等传统剧目。由于庐剧要适应新形势和表现新题材的需要,其曲调也作了相应的改进。

  1966年之后,大唱“语录歌”,继而推广“革命样板戏”,全椒县庐剧团被改为文工团,庐剧因而被封杀。至此,原庐剧团的一些演职员陆续被安置到县城一些企业和商业单位二次就业。

  1971年夏季,经过当时县委、县政府的批准,全椒县文工团以为全县基层培训文艺骨干的名义,广纳人才,在全县范围内招选有文艺才能的下放知识青年和学生,邀请原庐剧团里留下的几位年轻骨干老师参与,举办了三次培训班,排练了《顶风逆浪》《冒尖户的喜事》等现代戏,并参加了当时滁县地区的文艺调演。最后招录了二十多人为文工团的学员,笔者当时也在其中。

  当时成立的文工团颇有气派,县里拨专款配备了西洋乐器单管制,添置了一些必要的灯光、器材,排练并演出了样板戏和现代戏,同时按照文工团的性质,通过观摩学习,排练了很多当年流行的歌舞,按照县委的指示和要求,演职员用板车拉、肩膀挑灯光、服装、乐器和道具,跑遍了当时全县37个镇和公社,以及180多个大队进行慰问演出,没有电的大队就用汽油灯照明,条件虽艰苦,但是收到了全县干部群众的好评。

  改革开放以后,全椒县文工团又复名为“全椒县庐剧团”。复名以后的全椒县庐剧团,排练演出了多个传统庐剧,如《秦雪梅》《赵五娘进京》《三请樊梨花》《杨八姐闯幽州》《休丁香》等。这些传统古装庐剧,当时在江苏南京,安徽合肥、马鞍山、芜湖及和县、含山县、巢县、庐江县、宣城等地区久演不衰,真正是“高山打鼓,名声在外”。每到一地,都是场场爆满,一票难求,深受广大观众好评。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电视机和录像机逐渐进入平常百姓家,戏剧特别是古装戏的上座率明显下降。

  庐剧的传承

  从庐剧的起源、发展等来看,该剧充分反映了江淮地域文化和安徽文化艺术的特点。庐剧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庐剧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古老的地方剧种,已经深深地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特别是来自广大农村的观众,在民间戏曲逐渐衰落的状况下,他们对庐剧的喜爱始终没有变。如今,像全椒民间青年表演艺术家盛小五和他创办的民间庐剧职业剧团,正在不断地发展壮大,在安徽合肥等地区的发展也十分红火。庐剧虽只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但它内在的人文精神、生活习惯、行为范式、言语传承、心灵契合却是多种因素的历史积淀、交汇融合而成,艺术特色十分突出。

  2011年11月,为纪念大文豪吴敬梓诞辰310周年,全椒县文广新局、全椒县文化传媒演艺有限公司隆重推出了新编八场古装庐剧《匡超人》。该剧的创作与表演,在继承庐剧传统精髓艺术程式的基础上,融入了时代气息与时尚元素,力求内容与艺术性、观赏性的统一。新编八场庐剧《匡超人》,把吴敬梓笔下的匡超人这个人物,用安徽地方戏——庐剧的表演形式呈现给广大观众,这种深具本土特色的艺术表现形式让人们享受了一场地道的文化大餐。当时的微博也参与了现场直播,很多观众通过微博进行了交流互动,获得了省内外广大庐剧观众和一些热爱戏剧艺术的年轻人的好评。

  庐剧能够更好地发展和传承下去,是与那些热爱庐剧、并为此辛勤工作和无私奉献的演职人员分不开的,他们孜孜不倦地追求,为其付出了宝贵的青春韶华。如全椒县庐剧团庐剧传承人杨青山老师,擅长花脸、老生,演出时声情并茂、嗓音高亢嘹亮;全椒县庐剧团庐剧传承人、花旦演员唐葆霞老师,戏路宽广,嗓音圆润,做功细腻并兼演刀马旦、青衣、老旦、反串小生等角色;全椒县庐剧团庐剧新秀、传承人张永红老师,唱腔纯正、动听、高亢,音域宽广,以主演青衣出名,并兼演老旦。笔者本人在全椒县庐剧团工作期间,参与多台庐剧古装戏和折子戏的作曲和主胡的演奏,调离庐剧团以及退休至今,曾为新编八场古装戏庐剧《匡超人》担纲唱腔设计和主胡演奏,并为《挑女婿》《扶贫主任》《卖洲记》等多台现代和古装庐剧小戏作曲和演奏。同时,我们“八仙民乐小乐队”的庐剧同事及队友们,多年来也一直默默无闻、坚持不懈地为庐剧的传承和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希望在未来,我们能够创造出更多的优秀剧目,做好庐剧传承工作,讲好新时代故事。

  庐剧,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2006年5月20日,庐剧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庐剧,是安徽省传统戏剧,也是全椒县的地方传统戏剧。笔者1971年进入全椒县庐剧团,担任乐队主胡演奏及作曲工作近20个年头,亲身经历了庐剧剧种这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各项改革、发展和传承。

1.png

   庐剧《三条半腿桌子与二十条枪》剧照

中安在线官方微博,中安在线官方微信二维码
来源: 滁州日报  
相关新闻

中安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2-2008002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8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