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新闻客户端|安徽发布|省政府网微博|中安在线双微

设为首页

英文|简体|繁体

您当前的位置 : 徽文化 > 徽学 > 徽学百家

繁昌窑:古窑越千年 瓷韵正芬芳

时间:2022-08-22 09:26:51

  汪发志:

  古窑越千年 瓷韵正芬芳

  中国,是瓷器的故乡。

  说起瓷器,人们最先想到的是瓷都景德镇。其实,芜湖繁昌,也有一座在中国陶瓷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古瓷窑址——安徽繁昌窑遗址。

  唐宋是我国制瓷业发展的第一个巅峰时期。繁昌窑诞生于晚唐,并在五代至北宋时期发展兴盛。一曲青白瓷韵曾在这片风光秀丽、物产丰饶的江南大地上唱响。

  千年古窑 面貌愈见清晰

  青白瓷,这个在中国陶瓷史上极富盛名的陶瓷品类,因有了繁昌窑遗址的发现、发掘和研究,而展示在世人面前。

  “到目前为止,安徽繁昌窑遗址的考古发掘工作依然在紧锣密鼓地开展,随着数代考古工作者的接续努力,繁昌窑这座曾湮没在千年历史尘埃中的江南名窑,面貌会愈来愈清晰。”说起繁昌窑,繁昌区文物保护中心(博物馆)副馆长汪发志如数家珍。亲身参与、见证了繁昌窑遗址的考古发掘研究工作的他2018年入选芜湖市首批宣传文化领域优秀人才,所作项目为出版《繁昌窑研究》专著。

  “繁昌窑是晚唐、五代到北宋时期,专烧青白瓷的一个大型窑厂,是北宋时期很关键的一个窑厂,主要烧制的是青白瓷产品,它的制瓷技术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也具有很重要的地位。”汪发志介绍。

  汪发志所说的这个制瓷技术,指的是繁昌窑创新的“二元配方”工艺。具体来说,就是人为控制含铝量,改变制瓷胎泥性能,实现了古代制瓷工艺技术的一次飞跃。这一具有突破性的制瓷工艺,比景德镇要早300余年,使繁昌窑成为中国青白瓷的发源地之一,对研究我国青白瓷起源和烧造工艺有着重要价值。甚至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名画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中所使用的瓷器极有可能出自繁昌窑。

  繁昌窑所产青白瓷种类丰富,门类齐全,多为碗、盏、碟、盘、壶、盒、炉、钵、温壶、托盏、罐、盂及陈设玩具等民间日常生活用器,造型工整、朴素雅致,胎质洁白细腻。

  “‘二元配方’工艺,是通过对繁昌窑青白瓷瓷胎成份和窑址附近制瓷原料矿物成份进行对比分析发现的。繁昌窑在制瓷技术上进行了革新,由一种原料改用两种粘土原料,通过采用‘二元配方’工艺,繁昌窑所烧制的瓷器,器型规整,变形率低。釉色白中泛青、青中显白、釉面莹润,制作工艺精细,十分雅致。”汪发志说。

  出版专著 深耕繁昌窑研究

  “很多人认为考古是个苦专业,但我觉得乐在其中,特别是作为繁昌人,我认为自己是‘守土有责’。”提到自己与考古专业的结缘,汪发志有感而发。

  2014年,汪发志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文物与博物馆专业,当时他的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就是繁昌窑的相关研究。就在此前的2013年,省考古所进驻繁昌窑进行了新一阶段的保护性发掘研究,通过研究,进一步确定了繁昌窑在中国瓷器烧制历史中的重要地位。

  “社会上普通百姓、陶瓷爱好者、收藏者对于繁昌窑的研究一直很关注。”汪发志介绍道,“这对我们从事考古研究的专业人员来说,既是动力,也是一种压力。”

  “说是动力,说明大家对于繁昌窑的重视是统一的,这是一种支持。可同时,因为相关的研究需要大量的实践和理论研究,需要时间的沉淀。正因为此,社会上一些人甚至认为繁昌窑的研究性工作有‘由热到冷’的趋势。”汪发志介绍。

  时间回溯,繁昌窑遗址1981年9月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5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一度有比较熟悉的朋友认为,在繁昌窑遗址瓷器的鉴定方面,所谓民间收藏者比我们这些考古专业人员更具专业性。”这样的质疑让汪发志萌生了在繁昌窑研究领域继续深耕发力的想法。

  2013年起至今,为配合繁昌窑考古遗址公园建设,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主持对繁昌窑遗址开展持续系统地大规模发掘,发现龙窑、馒头窑、房址、作坊基址、墓葬等种类丰富的窑业遗迹,而且出土了数以吨计的青白瓷器和窑具。

  这些保护性发掘研究过程,汪发志全程参与其中。在此过程中,他参与主编了《繁昌窑青白瓷集萃》,发表《安徽繁昌窑窑址分布调查简报》《繁昌窑青白瓷的造型与装饰》《安徽繁昌窑青白瓷生产工艺研究》《由叠唇碗的发展轨迹试析青白瓷的起源传播问题》等论文多篇。2018年,他希望以自己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为基础,融合这些年来新的研究成果,出版《繁昌窑研究》专著,为此申报了芜湖市首批宣传文化领域优秀人才项目,并最终获批。

  “在文物保护和考古领域,专业著作的出版非常重要。它能够起到‘正本清源’的作用,获得项目支持,可以让这一成果更早地与关心繁昌窑的人见面。”汪发志说。

  今年6月,繁昌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创建工作专题会议召开。会议上,繁昌区委区政府负责同志提出,以迎大考的心态、打胜仗的信念做好创建工作,保护好、传承好、发扬好繁昌特色历史文化,着力打造彰显人文魅力的靓丽名片,将文物保护成果更好地惠及于民、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自豪感。

  汪发志透露,《繁昌窑研究》一书近期将由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繁昌窑中长期考古工作计划也已编制完成。

  “‘十四五’期间,我们要在配合遗址文物保护与展示利用的考古工作中,明确考古和研究的主要学术目标。树立研究皖南古代窑业技术与文化内涵的课题意识,继续全面深化繁昌窑遗址的年代、性质,窑场聚落布局和功能分区、制瓷工艺流程、青白瓷文化面貌与分期、对外运输方式与路线的研究,建立遗址考古地理信息系统,改进调查、勘探和发掘技术方法。”汪发志说。

  □记者 花磊

中安在线官方微博,中安在线官方微信二维码
来源: 芜湖日报  
相关新闻

中安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2-2008002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8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