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新闻客户端|安徽发布|省政府网微博|中安在线双微

设为首页

英文|简体|繁体

您当前的位置 : 徽文化 > 徽学 > 徽学百家

庐州孝子扬名千古 孝道文化源远流长

时间:2021-10-13 09:32:31

  ○捧檄桥碑记

  ○今三孝口

  ○捧檄桥

  ○捧檄亭

  ○三孝口

  ○史书记载的毛义孝心故事

  ○陆绩

  关于“孝”,中国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著作《尔雅》下的定义是:“善事父母为孝。”汉代贾谊的《新书》界定为“子爱利亲谓之孝”。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的解释为“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

  “孝”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家庭伦理的核心要求,是社会道德的基本价值取向,也是国家文明进步的标志。在有着2000多年历史的古城合肥,“孝道”文化源远流长,今天,就让我们通过合肥历史上著名的“孝心”故事,来感受独具魅力的庐州传统文化。

  “三孝口”因“孝”得名

  9月25日、26日,作为2021第五届老舍戏剧节展演剧目,由合肥人自创的新编古装庐剧《三孝口》登陆北京天桥艺术中心中剧场。这是近年来首部以合肥本地老地名为题材而创作的合肥民间庐剧,将“三孝口”这个合肥地名故事搬上舞台。

  三孝口位于合肥市庐阳区长江路西段,以《合肥县志》记载当地三位孝子舍身救母的事迹而得名。《合肥县志》载:“张梅、柷、松兄弟三人亲丧,殡于室,邻火卒起,棺不及移,三人号恸伏棺上,誓与俱焚,三人皆死,棺独完好。初,母病疮甚重,梅吮之得愈。”

  相传昔日在合肥城西门附近曾住有一户人家,家中有一老母,已年逾古稀。其膝下有三子,乃是远近闻名的孝子。为了照顾好老母,三子轮流精心守护左右,不轻离片刻。这年,老母不幸患痈疽,脓血不止。为了减轻老母痛苦,三子竟轮番用嘴吮吸脓血。为了使老母疾病得以早日治愈,三子日日四下寻访名医、偏方。然此疾病在当时乃属不治之症,要想治愈,谈何容易。办法用尽,终未能挽救老母的生命。老母咽气后,三子又变卖掉家产,买来棺材,为老母料理后事。

  一日,合肥西门街大火,浓烟四起,火势越烧越旺,眼看大火已烧到那三子之家。为了护卫棺柩,三子竟以身伏于棺上,誓与棺柩同存亡。火灾过后,三兄弟皆被烧死,唯独老母亲的棺椁保存完好。后人为纪念张姓三孝子,把三孝口至大西门这条街,叫做三孝子街。张家所住十字路口西街口被人们称为“三孝口”,就是现在的三孝口这一地区,并沿用至今。

  毛义捧檄为母

  合肥城区有以“孝”为名的三孝口,在合肥市庐江县还有一座以“孝道”故事得名的捧檄桥。

  捧檄桥,是庐江境内最古老的一座桥。汉代以前,这里就有一座桥,但是那时桥的名字还叫“临仙桥”。临仙者,仙临也。哪位仙人曾光临此地,已不可考。但是,临仙桥易名为捧檄桥,却因著名文人孝子毛义,为孝敬母亲,曾在此桥捧接官府委其为安阳县令的檄文而名。

  后人有诗赞曰:“知己难求谓识真,区区仕禄岂荣身。南阳张奉休相怪,捧檄原来为老亲。”毛义是东汉肃宗时人,字少节。九岁时父亲病逝。由于家境贫寒,全靠母亲为人家做点针线活度日。毛义秉性聪慧,自幼好学,母亲便把他送去读书。他刻苦努力,20岁时即以文章闻名乡里。但他因老母在堂,需要赡养,家境又十分贫困,每有好吃的东西,必先孝敬母亲,所以乡人皆尊称毛义为孝子。庐江郡守闻其名,要他去当安阳县令,派差使颁檄至毛义家。其时正逢南阳名士张奉来访,二人正在高谈阔论间,使者来临,毛义迎至桥头,接着檄文捧回家。张奉见了便问:“这是什么?”毛义答道:“郡守授余县令耳!”急迈步入内告诉母亲,欢天喜地。张奉见他这样,便不屑一顾,很鄙视他,当即不辞而别。毛义在安阳县任职期间政绩卓著。甲申年秋,汉武帝赐谷一千斛。

  然时隔不久,毛义母亲病逝。朝廷派人专车前来看望,岂知毛义却跪拜于“临仙桥”上,将原赏封安阳县令的檄文双手捧还,“躬履逊让”,不愿为官。葬母后,毛义辞官守孝,后隐居山野,终生不仕。范晔的《后汉书》中载有其事。张奉后来得知毛义当年急于去当县令是因为家里贫穷,欲以当官的俸禄来赡养老母,实在是个大孝子,非常感动,并自责地说:“吾以浅见度贤者之心,惭愧得很,我不如他也!”

  为了纪念这位孝子,后人故将“临仙桥”改名为“捧檄桥”。捧檄桥历经沧桑,屡有修葺。清光绪三年(1877年),淮军将领、曾任广东水师提督的吴长庆,回乡捐巨资重修此桥。重修后的捧檄桥,为五孔青石桥。桥身高大雄伟,造型古朴。该桥长46米,宽6.7米,中孔跨度6.3米,桥面两侧饰有石雕栏杆。新桥竣工后,人们在桥头立了一块刻有“捧檄桥”三个大字的石碑,碑的两侧还镌刻着“捧出真心归大隐,檄来强喜慰慈亲”的楹联。

  上世纪80年代,319省道扩建时,为保护捧檄桥,庐江县决定在捧檄桥上游东100米处新建一座公路桥。“捧檄桥”由此专为人行桥而得以保存下来。2017年,为了不忘先贤、激励后人,县政府在修建城东景观带时,新建了一座捧檄亭。亭上有匾额一方,“捧檄亭”三个大字系本土书家王升所写,字写得苍劲秀美,同亭外美景相映成趣。亭内,有庐江籍词赋家何智勇撰写的《捧檄亭记》。

  古往今来,骚人墨客纷至沓来捧檄桥观瞻凭吊。站在捧檄桥头,北看“冶父晴岚”尽收眼底;南看“黄陂夏莲”一览无余;桥下的文昌河,川流不息,注入黄陂湖而通江。河上船帆点点,渔歌阵阵,好一幅浪漫的美景。站在捧檄桥头,溯古思源,感慨万千。清人宋衡有《滇南主试便道归省喜过捧檄桥》诗:“伊余添王命,选士出南滇。屡经九折坂,轮敝蹄亦穿。白云时在望,落月几回圆。路险不易达,衷情何由宣。倭迟反周道,心亟行亦遄。乘暇事省觐,行祖修豆笾。遥遥楚色来,引领望潜川。仆夫指鲸背,遗迹尚依然。毛生捧檄喜,芳躅今犹传。念及彼陔情,孝养诚拳拳。我生犹逮养,薄禄亦微沾。谒帝承明门,千里常勤悁。何当供子职,晨夕躬番田。”

  毛义当年读书的山名 “毛公山”, 明人董仝游毛公山曾赋《毛公洞》一诗传颂至今:“秋到毛公洞,空山黄叶轻。云流溪径湿,风洒石门清。捧檄当年事,操觚此日情。令人成感慨,苍莽暮烟生。”毛公山位于庐江县、巢湖市、无为县三地交界处,方圆10平方千米,海拔249米。毛公山南接天井山国家森林公园,北邻西九华寺,自然环境幽静优美。山上苍松叠翠,修篁林立;天上白鹭时起时歇,自由翱翔;毛公水库细波粼粼,嫩柳摇曳;山下有一个古壁青瓦的自然村落,繁密的树冠遮云蔽日;清澈的山溪潺潺流淌,不见枝摇却感凉风习习。毛公山上有个玄秘的“毛公洞”。 据清光绪《庐江县志》载,毛公洞,广3米,深1米许,两头有门。为毛公读书处,其石窗石几犹存,洞旁产白牡丹。相传毛公父母冬日欲得此花,于是毛公乃于雪中望天哀求,少顷,遍山皆花。种延不绝,别人有移植他处者,便不生。毛公洞北250米许,有一个“莲花洞”,洞内有石莲花一朵。另据《太平广宇》记载,秦时大毛公毛苌、小毛公长亨为避“焚书坑儒”之乱,将所携《诗经》刻于石上,深埋于该洞内,故该洞又名“藏经洞”。或许因山洞藏经之故,毛公山自汉代始,一直游人不绝。据当地人介绍,“藏经洞”极深,通常一两人不敢入内。后来,山民怕孩童好奇入洞,便以垒石封牢洞口。近时游人已难觅其景了。

  毛义为了造福桑梓,在毛公山办了一所毛公书院,一面教授本地子弟读书,一面侍奉老母。明一统志载,明嘉靖五年(1526年),知县周良会引礼舍人朱魁即汉毛义读书故址(毛公洞前山的山坡上)重建毛公书院,请当时较有名望的塾师教授“乡人俊秀”,不知废于何时。后人为了彰显毛义的孝心,在毛公山修了一座毛公祠。骆宾王《上瑕丘明府启》中就有“祈安阳之捧檄,拟毛义之清尘”的记载。明人蒋昊所作《毛公宅》之诗正是对毛公书院、毛公祠等的写照:“山洞空同杳莫攀,毛公曾隐翠微间。一生高节轻轩冕,百世清风起懦顽。天上弓旌明晓日,眼前色笑动慈颜。我来此地寻遗迹,漠漠闲云自径还。”

  陆绩怀橘遗母

  庐江县历史上廉明公正的清官陆绩曾演绎了一段“廉石压舟”的不凡传奇,而在他的身上,还有一段关于“孝道”的著名典故“陆绩怀橘”。

  “陆绩怀橘”典出《三国志·吴志·陆绩传》。“陆绩字公纪,吴郡吴人也。父康,汉末为庐江太守。绩年六岁,于九江见袁术。术出橘,绩怀三枚,去,拜辞堕地,术谓曰:‘陆郎作宾客而怀橘乎?’绩跪答曰:‘欲归遗母。’术大奇之。”

  陆绩,自幼一直随父亲生活在庐江郡舒县,耳濡目染,潜濡默被。他聪明过人,知礼节,懂孝悌,尊重长辈,孝敬父母。6岁那年,随其父拜见袁术,袁术拿橘子招待其父子,陆绩舍不得全部吃完,暗中藏了三个于怀中。临行告辞、躬身施礼时橘子落地。袁术问道:“陆郎作宾客怎么还藏着橘子?”陆绩跪而回答:“我母亲爱吃橘子,留三只带回给母亲品尝。”袁术听罢惊奇不已。从此以后,“陆绩怀橘”便传为佳话(元代郭居敬将其列入《二十四孝》之一)。

  包拯辞官尽孝

  合肥有个著名的包公祠,全称为“包孝肃公祠”。其中的“孝肃”二字是包公一生唯一辅佐过的皇帝宋仁宗所赐的谥号。众所周知,包公以刚正、清廉著称于世,但为何仁宗却以“孝肃”作为对其一生的评价和概述?因为,包公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大孝子。

  包拯于公元999年出生于合肥小包村,29岁时便考中进士,但是他却放弃了做官的机会,在家中奉养双亲。他认为,一个人在世时,如果对生养自己的父母都不能尽孝,那他出仕为官又如何对朝廷尽忠呢?于是他遵循着“父母在,不远游”的古训,在家尽孝十余年,演绎了一段“初得功名十年不仕”的孝道故事。

  宋仁宗天圣四年,包拯进京赶考,一举中甲科进士,朝廷授其官建昌知县。虽然他一心想要入仕并且做出一番成就来,但在他的眼中,忠孝比功名更重要。包拯取得功名的时候已经29岁,这个时期原本是他施展才能、实现抱负的时候,但是,看到父母年事已高,他改变了主意,放弃了这次去任职的机会。随后,他请求朝廷给他分配一个离家近一点的地方,哪怕是职务低一点的差遣。朝廷根据实情,改派包拯为和州(今安徽省和县)税监,管理税收。和州距离合肥只有100多公里,如果把父母接过去也是可以的。但是,包拯的父母仍然不愿意跟随他赴任。面对这样的情况,包拯认为,身为儿子,应该以忠孝为重,况且父母年事已高,更需要有人照料。同时,他认为,一个人为父母尽孝之日短,而为国尽忠之日方长。这就是包拯的至孝至忠,他的行事即本于此。

  包拯精心侍养双亲,人称其孝。后来其父母相继去世。按照当时的旧制,父母去世后,儿女要守孝三年,也叫“丁忧”。父母去世后,包拯先将他们合葬在合肥东门外4公里的地方,在父母的墓旁搭了个草棚,恭恭敬敬守孝三年。他居丧除服,一共经历了8年仍然徘徊于父母墓侧,不愿离家。这样又过了两年,前后整整10年。经过亲友们的多次劝勉,他才下决心离开故乡,回到京城等候差遣。这个时候,包拯已经39岁了。10年前和他同科考中进士的人,早已经升任转运使(相当于大省省长)。后来,包拯的同窗好友、一齐考中进士的文彦博官升至丞相,而包拯最终只升至枢密副吏,相当于副丞相的官职。忠与孝,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两大内涵,在包拯身上体现得最为充分。包拯这种侍养亲老、十年不仕的做法给他赢得了非常好的名声,并且受到当时很多大臣的赞誉。

  在真正步入仕途之前,包拯的这种忠孝之举,为他后来的仕途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而他的忠孝精神更值得后人学习。

  羊仁贷钱为母弟赎身

  合肥市庐江县在元代还出了一位著名孝子羊仁。元至元初年(1264年),元将阿术率军南下,羊仁父亲被杀,其母及兄弟均被掳掠。羊仁时年7岁,被卖到汴梁充当奴婢,20余年后获释,便四处寻找亲人。历尽艰辛,他终于探访得知母亲及其兄弟分别在颍州、睢州、邯郸三地蒙古军人家为奴。于是他遍恳亲友,贷得钱钞百锭,前往各家赎取。辗转6年,母子兄弟举家团聚。羊仁贷钱为母弟赎身,孝感天下。元大德元年(1297年),朝廷下诏表,以旌其美。

  李天馥为母守孝

  清朝康熙年间历任工、刑、兵、吏四部尚书及武英殿大学士李天馥被誉为“合肥第二包公”,因李天馥对包公推崇备至,在他许多诗文中都有称赞包公的字样,而他为官也同样表现出刚正不阿的浩然正气。同样,在“孝道”方面,李天馥也与包公的所作所为十分相似。如今,在长丰县岗集镇桃山村,美丽的楚河岸边,还有李天馥为其母亲“皇清诰封一品夫人”瞿太君所修建的墓园及其为母亲守墓时留下的墩子,称为孝子墩。李天馥为母守孝三年的故事感人至深。

  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李天馥生母瞿太夫人逝世(1993年在其墓地出土两块墓志铭,其中一块有“皇清诰封一品夫人李母瞿太君墓铭”,篆书阴刻文字)。康熙帝御书“贞松”二字赐之,并说:“李天馥侍朕三十年,未尝有失。三年易过,此官不必补人。”三十四年(1695年)服丧完仍被召还入阁视事。李天馥性情至孝。其母丧,扶母柩归,将母灵枢送回原籍地(今长丰县岗集镇桃山村)安葬。他搭茅庐于墓侧,亲植松树、楸树等,晨昏礼谒,泪沾墓门。传说有一对白燕栖于墓旁的房子上,人们认为是被李天馥的孝行所感动,遂把李天馥守丧的房子称为“白燕庐”,即现在的“孝子墩”,2004年11月,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合肥晚报  ZAKER合肥记者  秦鸣

  通讯员  汪德生  (图片均为资料图)


中安在线官方微博,中安在线官方微信二维码
来源: 合肥晚报  
相关新闻

中安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2-2008002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8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