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新闻客户端|安徽发布|省政府网微博|中安在线双微

设为首页

英文|简体|繁体

您当前的位置 : 徽文化 > 徽学 > 徽学百家

湖光与时光里的老手艺

时间:2021-08-23 09:08:38

  刘靖正在整理粉蜡笺。

  洪金泉展示模具。

  粉蜡笺的描金技艺最为精细。

  洪金泉正在用铁锤在铁砧上捶打银条。

  洪金泉正在加工首饰。

  粉蜡笺描金。

  玉带糕是当地人探亲访友最喜欢携带的礼品。

  小时候的记忆是香甜的,吹糖人、玉带糕、糖葫芦,美味诱人;小时候的记忆是有声的,打银器、磨剪子、崩爆米花,那一声声吆喝挑动着雀跃的心。老手艺是什么?是旧日里的时光,是心中的记忆符号,是忘也忘不了的家的记忆。在巢湖地区,至今仍流传着一些传统手工技艺,在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中,延续着祖辈的历史和情感。岁月流逝、手艺渐失,老一辈留下来的智慧,还有他们在默默坚守。

  听见老手艺 小小银块凝聚着万千希冀

  “叮咣!叮咣!叮咣!”清脆而有节奏的敲打声,将沉睡在静谧中的柘皋老街唤醒,喝早茶的、打米花糖的、炸菜籽油的、玩杂耍的……老街又开启了一天的热闹。

  柘皋镇开埠于西周初期,是群舒一支建立的宗国,因水陆通衢的地理位置和复杂显要的政史资历,使其成为皖中财物聚散的市埠。而北闸老街是当时小镇的商业要地,200余米的街巷处处都是商号,缝纫店、酒坊、杂货铺、当铺等,商贾络绎、车马喧嚣、烟火稠密。

  行走在今天的北闸老街上,依稀可以触摸到历史的留痕:沿街斑驳的墙体上,旧日店名层层相叠,“胡德成缫丝店”“恒记号南北货”等众多商号的字迹清晰可辨,让人不免遐想当年的繁华与喧闹。至今仍默默守护老街的“洪氏银楼”,正是其中一个穿越时空的“老招牌”。

  准确地说,“洪氏银楼”这个名称并不对,只是人们内心“纠结”的一个概称,它曾经有个更广为人知的名字——洪聚宝,而今已改名为“洪同庆”。名字变更的背后,是洪家祖孙三代百余年对老手艺的传承和坚守。

  “那‘洪聚宝’代表我爷爷,而‘洪同庆’就代表我了。”银楼主人洪金泉介绍,清朝光绪年间,他的爷爷洪少成创办了‘洪聚宝’,他手艺好又常设计新样式,做出来的银饰很受人欢迎。很快,“洪聚宝”就在巢湖地区打响了名头,最鼎盛时在柘皋镇上开了两家门店。

  2014年,“洪氏银器打制”入选合肥市非遗名录。

  何以致拳拳?绾臂双金环;何以道殷勤?约指一双银。金银饰品,特别是银饰的使用,在中国有着悠久历史,富含着深邃浓厚的民族情感,凝结了世代相传的文化基因,是最具有代表性的民间艺术品之一。在曾经的巢湖地区,人们把保佑平安、兴旺发达、健康长寿等美好的愿望都寄托在各种银器上,形成了深厚的民间银饰文化。

  洪金泉还记得,以前常有老人妇女排队打银器,手镯、脚环、平安牌、项圈、观音像等等,大多数是为了家中的孩子。那时的巢湖人有多爱打银器?洪金泉笑了,说了一件小事作对比:上世纪60年代,公社劳动折合成工分只有一角钱,但是打一只银镯的手工费就能赚上一元五角钱,即便这样仍是生意火爆。

  熔炼、捶打、煅烧、淬火、造型、抛光……做好一件银器并不容易,至少需要十几道工序,每一步都需要一丝不苟。其中最为关键的,是银器的温度和敲打的力度。

  “一块银块要反反复复捶打40分钟,才能让它彻底展开韧性,成为适合做出银器的原料。”洪金泉边说着,边敲打着长长的银条,叮叮当当的锤击声清脆悠长,透着历史的沧桑感。身为“洪聚宝”第三代掌门、洪家技艺第五代传人,洪金泉从12岁开始学习银器加工技艺,14岁就可以自己下乡去给人打银器赚钱。

  说话间,银条已经打好了,洪金泉把它夹起来,放到铺满石子的锻炉上,快速踩动着地上的皮腔。很快,银条就在烈火中变成了红色。“虽说是手工打银,但现在和100多年前也有不同,现在使用的是气炉,不像以前全靠嘴吹火,形成高温火焰。”将银条放入水中淬火后,洪金泉又将银条夹起,重新放置在锻床上敲打,“捶打、淬火,反反复复,需要8次。”

  一个功夫到家的好银匠,都能独立完成一整套工艺,包括设计、画图、錾刻、镌字等,洪金泉也是如此。他的银店里收藏着一只“宝箱”,里面都是祖辈传下来的模具,全是清朝年间设计的样式,也因此,“洪同庆”出品的银器与100多年前并无二样。

  “器物有魂魄,匠人自谦恭。”器物原本没有灵魂,但是经过匠人之手,就被赋予了灵魂。打银器时,洪金泉总会根据传统习惯、审美情趣等,在细节、局部的刻画上推陈出新,经过他巧夺天工的设计和加工,所打造的每一件银器独一无二、各具特色。当地居民提起洪金泉的手艺也是赞道:“精致、讲究。”

  如今,洪金泉的银店名气越来越大,很多人专程慕名赶到柘皋镇,他还开起了手工银器定制店,也给其它网店供货。有人劝洪金泉,多利用现代设备,省时又省事,可他总是摇摇头,不肯放下手中的羊角锤。

  “银器之美,美在匠心创作,在坚持专注敬畏。我喜欢沉浸在银器的世界中,在一锤一錾里打磨技艺、淬炼心性,用精致的作品回报每一个喜爱手工技艺、尊重传统文化的人。”

  看见老手艺 穿越近一世纪的技艺“复活”

  在巢湖问及传统手工技艺,很多人都会推荐“粉蜡笺”。无它,这是失传近一个世纪的技艺,它的“复活”让今人得以尽览纸的“古典盛装”。

  说起粉蜡笺,可别望文生义,这里的“粉”不是指粉色,而是指对纸张进行“填粉”处理;而“蜡”则指“上蜡”工艺,纸的表面经过涂蜡与鹅卵石砑光后,书写顺滑、触感温润。可想而知,粉蜡笺不但物稀且贵,一般人甚至连见一面都难。

  “粉蜡笺,是由魏晋时期‘粉纸’和唐代‘蜡纸’融合、演变,最终发展形成的一种名贵再加工宣纸,皇帝书写圣旨的部分用纸就是这种纸,身份尊贵。”让粉蜡笺在巢湖滨岸神奇“复活”,重现传统纸笺技艺辉煌,这项国家级非遗传人刘靖向记娓娓道来。

  复活,今天说来简简单单的两个字,却凝聚着刘靖父子几十年的心血。

  最早致力于恢复粉蜡笺的是父亲刘锡宏,为此,他特地创办了一家纸笺加工作坊,取名“掇英轩”,寓意拾回中国古代文明的精华。上世纪80年代,刘锡宏曾研制出“第一代”粉蜡笺,可惜工艺技术不到位,不久之后开始变色、发霉。

  从小耳濡目染,刘靖对传统纸笺加工有着浓厚的兴趣。大学毕业后,刘靖几经周折,最终还是决定回到家乡,一头扎进父亲的纸笺加工作坊,潜心探寻粉蜡笺的秘密。

  然而,想要重振古代文明绝非易事,刘靖遇到的最大难题,是解决吸水的“粉”与防水的“蜡”配比问题。之前,国内曾有很多人尝试恢复粉蜡笺,都在此遭遇“滑铁卢”,或脱粉,或拒墨,或不堪折叠。

  1995-1997年,刘靖北上故宫博物院、荣宝斋,南下安徽省博物馆、泾县宣纸博物馆,试图在浩如烟海的文献资料中寻找粉蜡笺的蛛丝马迹。同时,他把市场上所能找到的蜡、矿物粉、动物胶、植物胶等都买了回来。

  整整4个月的时间,刘靖历经上千次的反复比对、分析、试验,终于寻找到了制作粉蜡笺的配方及工艺流程。又过了两年,历经数次配方调整、完善,刘靖这才有足够的底气宣布,失传百年的“手绘描金粉蜡笺”成功恢复。

  进入新世纪,刘靖和父亲按照古法记载的方法模拟实验,终于成功复制出另一失传已久的明代“金银印花笺”。随后,又相继恢复、发展了诸多传统纸笺加工名品,如泥金笺、羊脑笺、流沙笺、刻画笺、透光笺等。刘靖说,他爱上了这种攻坚克难后的成就感。

  如此珍贵的粉蜡笺,制作自然也不简单,工艺复杂、极为考究。

  刘靖介绍,纸笺是中国传统加工纸的一种,其作为书法和字画的重要载体,曾在中国古代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传统的纸笺加工,是一个有着仪式感的过程,刘靖至今仍保留着其中的习俗。

  “沐手焚香”。制作纸笺前,刘靖必先凝神静气,再洗净双手,不留半点油污,“纸张一旦被污染,会影响纸面光滑度,不吸墨色,书画效果极差。”

  选料、施工,讲究到近乎苛刻。

  “做粉蜡笺的宣纸必是上品,不能鼓包、不能有黑点,每张都要精心检查。工具要保持洁净,哪怕掉一根毛都要剔除。”

  “配料有严格的配比,放入的先后顺序绝对不能错。颜料与胶的比例同样要精细称重,以达到颜色的精准。”

  “制作中,要精确把控温度和湿度,季节不同,工艺也要相应调整。”

  ……

  施粉、染色、合纸、上蜡、砑光……制作一张粉蜡笺,至少历经12天20多道工序,再施以胶蜡、绘金洒金,一笔笔勾绘出祥云、盘龙、松鹤等图案,最后再次托裱。

  在众多工序中,粉蜡笺纸上的描金、洒金技艺最为精细,几乎堪称绝活儿。

  “描金时,一只手执笔描金,另一只伏案的手绝不能碰到粉蜡笺纸的纸面。否则,一旦手心分泌的油脂蹭到纸面上,就会影响纸面的光滑度,在这样的纸面上施墨,墨迹会聚拢在一起,极为影响效果。”刘靖介绍。

  而洒金用的金箔,又薄得极为“脆弱”,喘气的气息能将它吹动,用手摸一下就会消失不见——正是如此精益求精,刘靖的粉蜡笺富有光泽、细腻温润,颜色浓重而不失典雅,在其上书写或绘画都效果非凡,能有效提升书法艺术的表现水平。

  在刘靖的不懈努力下,掇英轩的纸笺产品已扩展至12个系列、上千个品种花色,包括粉蜡笺、泥金笺、羊脑笺、流沙笺、刻画笺、金银印花笺、丝网水印笺、染色笺、洒金笺、砑花笺等,既丰富了产品种类,又把传统纸笺加工工艺提升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再现辉煌。

  虽然刘靖已经在业内闯出了名堂,但他从未停止继续探索纸笺加工。他说,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他都会将纸笺加工技艺传承下去,也希望能聚集更多真正喜欢纸笺加工技艺的人,将这门手艺保护、传承、发展下去。

  尝到老手艺 舌尖上的“甜蜜乡愁”

  离中秋节越来越近了,烔炀镇的爸妈们又开始张罗起来,准备给外地的子女寄一品玉带糕。并没有习俗约定,烔炀人的中秋要吃糕,只是在这个期盼团圆的“思乡季”,来自家乡的特产最是慰藉。

  临水而建,或有水穿流而过的古镇,总是充满人气,烔炀镇亦如此。烔炀镇的人气,主要聚集在商来客往的老街上,这条南北长约200多米、东西长近150米的千年古街,现存古民居和店铺百余间,古色古香、风貌依旧。

  和柘皋镇一样,过去的烔炀镇也是极为繁盛,李鸿章当铺开到了老街就是证据。有史可考、有遗迹可寻的李鸿章当铺,在安徽境内有合肥、孔城、柘皋、运漕镇和烔炀镇五处,烔炀老街曾经的商业地位可见一斑。

  当铺对面,是当地有名的“乐陶轩”酒楼,当地人都说,张治中1940年第一次回乡探亲时,就是在此办酒席宴请乡邻的。老街曾是烔炀传统食品店铺集中区,有“祖一元”“亿泰和”等极负盛名的老字号,生产的食品中以“一品玉带糕”最为出名。

  小小的镇子没有太多高端的食品加工厂,更多的莫过于散落在各处的家庭式作坊。其中一位玉带糕师傅祖磊介绍,糕点是巢湖地区颇受欢迎的民间美食之一,特别是一种名为“四镶玉带糕”的点心,是人们探亲访友最喜欢携带的礼品。

  清朝年间,乾隆帝下江南时途经安徽,品尝了烔炀河“王恒茂”糕饼坊的四镶玉带糕,觉得很好吃,就即兴御赐了“一品玉带糕”的名号。从此,烔炀河的四镶玉带糕名声大振,不仅成为朝廷的贡品,而且被各地争相仿造,成为民间追捧的一道精美糕点。

  当然,“一品玉带糕”之所以得名,与它的食材、成品形状也有很大关系。“一品玉带糕的原料多样,通常是桃仁、青梅、桂花、橘饼、米粉、麻油等。”祖磊介绍,黄色的核桃似黄金、绿色的青梅似翡翠、莲子和桔饼如同珍珠玛瑙,而四周又有米粉镶成的白边,与一品大员所佩戴的玉带十分相似,故而得名。

  祖磊是土生土长的烔炀镇人,20多岁起跟着父亲学习制作玉带糕,随着年龄增长也愈发喜欢这个手艺活。在他看来,哪怕只是制作食品,也需要匠人之心。

  “首先,选料必须精细,糯米要上等的,用碓嘴碓窝舂成粉最佳,冰糖要晶莹剔透无杂质,核桃仁、杏仁、青红梅等都是从江南采购而来的。”

  “配比也极为考究。糯米粉与白砂糖,果仁与糯米粉,糕心与糕皮等,无论哪个环节没有掌握好比例,都做不出最好的一品玉带糕来。”

  “还有过筛,要先将米粉在细目的筛斗里一遍遍的过,直到滤成细腻不结块的细粉。这步最是考验耐心,但也决定了糕点的口感,偷懒不得、疏忽不得。”

  “压制、定型、熏蒸、切片……应该说,制作过程中地每一个环节,既是技术活也是体力活,既要眼明手快也要恰到好处,这样才能成就一份完美的玉带糕。”祖磊说,正是这种手工制作的差异性,使得一品带玉糕仍保留着传统的魅力。

  在烔炀镇,像祖磊这样的一品玉带糕师傅还有很多。让他们有些难过的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购买传统美食的人越来越少,玉带糕从原来的果腹、解馋的属性,逐渐流于形式化。但祖磊说,他还会坚持制作一品带玉糕,并用自己的方式把手艺传承下去,尽力留住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那份记忆,留下舌尖上的那一抹甜。

  晨报记者 王靓/文 高博/摄

  实习生 林馨

中安在线官方微博,中安在线官方微信二维码
来源: 江淮晨报  
相关新闻

中安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2-2008002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8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