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新闻客户端|安徽发布|省政府网微博|中安在线双微

设为首页

英文|简体|繁体

您当前的位置 : 徽文化 > 徽学 > 徽学百家

重拾黄梅戏

时间:2021-06-03 09:52:54

  重拾黄梅戏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万家灯火在窗外星光的映衬下开启了夜晚生活的序幕。忽然,房间内安静了下来,所有人的眼睛都盯着电视荧屏,因为精彩的黄梅戏曲表演即将开始了。

  黄梅戏源于湖北黄梅,结合安庆方言中的歌唱和念白,与当地文化融合,逐渐发展为黄梅戏。其借鉴了安庆青阳腔和徽调的音乐、表演形式,并在传统剧目基础上大胆创新,创作出颇具特色的黄梅戏,如《天仙配》《女驸马》等。后以安庆为发展中心逐渐兴盛,成长为安徽主要地方戏曲之一。我们小镇是黄梅戏之乡,对黄梅戏有一种特殊的情感,而看戏更是老一辈人的家常便饭。很多黄梅戏迷经常聚在一起,看戏、听戏,还时常切磋下唱戏技艺,显然黄梅戏已成了老百姓日常娱乐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黄梅戏的前身为采茶调、采子等,贴近人们的生活,富于生活气息,并以独特的魅力乘着文化的列车驶向国际。可最近几年,随着网络娱乐短视频的悄然兴起,传统戏曲——黄梅戏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黄梅戏若想要搭上时代的高速列车,就必须改变自己,与时俱进。我们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宣传黄梅戏,比如戏曲进社区、戏曲进校园,让中小学生从小接受戏曲文化的熏陶。当然,传承文化的第一步要摆正态度,认同戏曲文化,不能将其当做捞金的工具。一首黄梅戏能唤起我们对家乡的回忆与深处的热爱,也许他人不懂,但我们明白任何一支家乡文化河流的旁流,都是对离乡人最好的滋润,因为这就是家乡的味道。黄梅戏成了人们认知中的一个概念,了解传唱黄梅戏的人越来越少。看到这样的情形作为黄梅戏之乡的安徽人,更有责任守护好这一文化瑰宝,让它发扬光大。

  万千世界,岁月如梭,而我们不能让家乡文化遗落,就让我们重拾经典,为家乡文化的繁荣助力。

  刘芳芳

中安在线官方微博,中安在线官方微信二维码
来源: 大江晚报  
相关新闻

中安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2-2008002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8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