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新闻客户端|安徽发布|省政府网微博|中安在线双微

设为首页

英文|简体|繁体

您当前的位置 : 徽文化 > 徽学 > 徽学百家

“泥人丁”的指尖传承

时间:2021-05-25 10:13:13

  ○丁亚明创作了许多反映本土生活的泥塑

  ○这件立体感很强的墙饰是丁亚明画上去的

  ○泥塑取材本地的黄泥巴

  ○反映抗疫志愿者的泥塑入藏肥东博物馆

  ○栩栩如生的小和尚

  ○充满烟火气的泥塑

  ○丁亚明画画也是无师自通

  □实习生 刘雨辰 全媒体记者 赵杰 张宇泽

  说起泥塑,大家应该不会陌生,它是中国民间源远流长的老手艺。

  在肥东县长临河镇,有这样一位手艺人,醉心于泥塑创作,数年来,创作了大量泥塑作品,个个栩栩如生,观赏性极高——他叫丁亚明。

  搞创作要耐得住寂寞

  丁亚明打小喜欢画画。他告诉记者,画画是受上一代的熏陶。当年奶奶绣工极好,绣花作品经常出现在庙会上。他自小跟着奶奶学习。上小学时,丁亚明几乎承包了整个班级的黑板报。中学毕业后,丁亚明外出打工,之后在北京做餐饮,一干就是几十年。工作之余,他没有放弃自己的爱好,而且从一开始的画画,渐渐发展到泥塑。北京的文化氛围很浓,他一有时间就去逛美术馆,结识不少志同道合的朋友。

  2019年,丁亚明回到家乡,在老街支起一个门面,用来展示他的泥塑作品。近些年,长临河镇文旅建设蒸蒸日上,老丁的传统泥塑作品也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店面主要是用来接待参观,为了让更多人熟悉我们的传统文化,卖得不多,也不靠这个挣钱。”丁亚明说。

  日前,记者来到丁亚明家中看到,一件件泥塑作品栩栩如生,大部分作品都是以人物为主,均体现乡土风情。如此逼真的泥塑是如何制作出来的?老丁介绍说,一件普通的泥塑作品,除去上色,通常要花三四个小时。更加细致些的作品,会花上数天工夫。泥塑的制作很考究,要用地底下深处的黄泥,这种泥土的黏度较好,且细腻。湿度要严格控制,不能过潮和过干。经历了打泥浆、沉淀、阴干、上色等繁琐工序,才能制成合格的作品。

  在丁亚明看来,作品创作很需要大量的灵感,甚至夜里临睡前来了灵感,也要爬起来掏土塑形到天亮,生怕灵感会溜走。“做泥塑是件很辛苦的事,要耐得住寂寞。”丁亚明说。每当新作品诞生,心里都是充满了欣慰与满足。

  多年醉心于泥塑创作,丁亚明的手上磨出大片老茧。泥塑的外形用手捏制,细致的五官和四肢,则需要用到他自制的刻刀。老丁的家中摆放了数百件泥塑作品,“这些泥塑只要不磕碰,可以保存很久。我做的很多都送给亲戚朋友了。”丁亚明说。

  希望老手艺后继有人

  去年疫情期间,涌现很多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感人事迹。为此,丁亚明以自己亲眼所见,创作了一组“抗疫泥塑”,现已收藏于肥东博物馆。他创作的泥人大多是形态各异的人物,惟妙惟肖,体现强烈的职业操守,风土人情。分寸之间,将人物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

  除泥塑外,丁亚明的绘画功底也不含糊。在家中,他向记者展示了三幅画作:一幅猛虎出山、一幅牡丹盛放、一幅俗神钟馗。第一幅为他临摹之作,是送给妻子的生日礼物;后两幅是自己构思创作。同样,丁亚明的画功也未拜过师,全靠艺术间的相通之处自己领悟。

  除了自身创作,丁亚明还希望把这门手艺传授给更多人。平日里,老丁经常会去附近的小学教孩子们捏泥人。去年11月,丁亚明还走进安师大附属学校的小学课堂,为孩子们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泥塑课。孩子们都很认真,学习制作了各种泥塑造型。“我能感受到孩子们对泥塑的热爱,希望他们能继续保持这份喜好,将泥塑这一传统艺术发扬光大。”丁亚明坦言,他很喜欢孩子,和孩子们在一起,总能激发他创作的灵感。

  丁亚明对传统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说起下一步的打算,他表示,准备把四大名著里的一些人物通过泥塑创作出来。虽然需要耗费大量时间,但他始终相信,世上无难事,只要有心人。

  今年是建党一百周年,当然,丁亚明这两天也在思考,“七一前,我会创作出与党史相关的作品,献给党的百年华诞。”老丁表示。

中安在线官方微博,中安在线官方微信二维码
来源: 肥东晨刊  
相关新闻

中安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2-2008002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8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