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新闻客户端|安徽发布|省政府网微博|中安在线双微

设为首页

英文|简体|繁体

您当前的位置 : 徽文化 > 徽学 > 徽学百家

南宋古戏楼 古韵悠悠唱沧桑

时间:2020-11-17 09:43:43

  戏楼穹顶上精美的彩绘。

  戏楼上的雕刻栩栩如生。

  赵氏宗祠戏楼全貌。

  ■ 本报记者 陈燕飞 文/图

  义安区东联镇水浒村位于顺安河古道东岸,西临玉楼山,南朝矶头、叶山诸峰,北望浩荡的长江。在这座古朴的村庄里,有一座已有八百多年历史的古戏台——赵氏宗祠戏楼。赵氏宗祠戏楼始建于南宋淳熙年间,青砖碧瓦,雕梁画栋,飞檐翘角,是我市唯一一座反映地方文化的“古戏楼”,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祠堂与戏楼浑然一体的情况,在铜陵并不多见。11月10日,记者来到水浒村,探访这座有着八百多年历史的古戏楼。

  戏楼墙体为青砖砌成,白灰抹面,小瓦盖顶,飞檐翘角,中间开门,透出浓浓的古韵,它默默地矗立着,向世人传递着一缕久远的古韵。戏楼为砖木结构,内有两层,走简易木制楼梯可上下。戏楼内部为木质结构,顶部有一大两小3个藻井,藻井局部存有彩绘。戏楼内部全部采用株木雕刻成的木条经拼榫而成,戏楼斗拱、藻井、驼梁等随处可见形象逼真的木雕,有人物、龙、凤、狮等,造型各异,栩栩如生,其精美程度令人赞叹。那斑驳的雕花门窗,那剥落的古墙,那长满青苔的瓦阁,向人们诉说着这里曾有过的辉煌和历史的沧桑。

  “你看,这个大藻井上装饰着一个龙头,这可是有讲究的。”63岁的村民赵尚辉骄傲地说,过去龙是皇家的象征,普通建筑是不允许有龙的图案。让赵尚辉和赵氏族人感到自豪的是他们是宋太祖赵匡胤的后代,因而赵氏宗祠戏楼和别处戏楼大有不同。赵尚辉说,在他们宗祠的祖位楼被拆除以前,就一直供有宋太祖赵匡胤和其子德昭、其孙惟安的牌位,而赵惟安是他们这一脉的先祖。

  据赵氏宗谱记载,赵氏宗祠戏楼是赵氏宗祠的一部分,赵氏宗祠是一幢三进建筑群落,始建于南宋,由两楼、一合院、一中厅组成,前进就是今天尚存的戏楼,戏楼的戏台坐南朝北,正对着二进的庭院。中进是带有天井和东西厢房的大厅,后进是赵氏祖位楼。乡野中,在这座宽大壮观的乡下戏楼里,常年戏声飞扬,锣鼓喧天,曾是无数村民的精神乐园。

  此后,赵氏宗祠迭遭战乱、水患,赵氏族人代代修建,最后一次重修于1921年。1953年,赵氏宗祠被辟为学校,令人惋惜的是由于年久失修,中厅和后楼于1983年冬被拆除,只留下如今形单影只的戏楼。1999年,戏楼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后,相关部门制定了较好的保护措施。2011年戏楼被评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15年又被申报确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并实施了全面的仿古修缮。

  平常的日子里,古戏台是静寂的。只是在夏夜里,村里的老人们喜欢端着小凳子,坐在古戏台脚下纳凉闲聊。而此时的古戏台,更像是一位古稀的老人,静静地听着,默默无语。

中安在线官方微博,中安在线官方微信二维码
来源: 铜都晨刊  
相关新闻

中安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2-2008002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8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