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新闻客户端|安徽发布|省政府网微博|中安在线双微

设为首页

英文|简体|繁体

您当前的位置 : 徽文化 > 徽学 > 徽学百家

五河民歌 是如何走出“深闺”的?

时间:2020-06-03 09:01:00

  ○民歌成为五河人民喜闻乐见的一种娱乐方式

  ○走上央视舞台的五河民歌

  ○五河民歌收集整理成书

  说起五河民歌,不少人都知道那首耳熟能详的《摘石榴》。的确,五河民歌源远流长,是淮河中下游杰出的民间音乐文化代表,早在2008年就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0年,著名歌手祖海更是将五河民歌唱进维也纳金色大厅,五河民歌由此蜚声国际……

  近千年历史孕育民歌之花

  “姐在南园摘石榴/哪一个讨债鬼隔墙砸砖头/刚刚巧巧砸在了小奴家的头哟/要吃石榴你拿了两个去/要想谈心你随我上高楼/何必隔墙砸我一砖头哟……”说起五河民歌,不少人都知道这首代表作品《摘石榴》。

  据史料记载,20世纪50年代初,五河县小溪镇小溪村霍锦堂老人将当地民间传唱了一百多年的小调改成三人小戏《摘石榴》,由民间艺人安华芝、张相千、王万霞精彩演绎。后在华东地区民间文艺汇演中获演唱一等奖。1979年,五河县文化馆张荣阳等人对当地民歌进行采集整理,安徽省民歌征集小组专家对《摘石榴》进行删节改编,由三人表演转为两人对唱。1982年,歌手曹新云和马留柱在中央电视台举办的民歌大赛展示新曲,大获成功。

  当然,《摘石榴》只是五河民歌的一个代表。那么,五河这样一个皖北小城为何孕育了众多民歌呢?我们通过查阅《五河县志》等史料了解到,素有“皖北小江南”之称的五河,建县于南宋咸淳七年(1271年),古时始称虹城。距今已有八九百年的历史,五河民歌不仅县志有记载,在治域美景中也打上了民歌的烙印。《五河县志·古迹》记载了历史上经典的五河八景:“……南浦渔歌、北原牧唱、东沟鱼唱、西坝农歌。”农歌,便是指民歌,在五河当地也称小调,多为反映地方风土人情,很具地方特色,是老百姓自娱自乐的一种表演方式。

  而五河民歌的发源地,有史料记载当属小溪镇。五河民歌的盛行,最早则见于明代天顺二年所修县志,清嘉庆和光绪年间又有续编。《五河县志·风俗》记载:“除夕前二三日,小儿打腰鼓唱山歌,来往各村,谓之迎年……”“三月建辰……清明民间祭祀扫墓、官祭历坛、请城隍出巡,百戏竞作,举国若狂,歌舞灯采,三日而毕”。由此可见,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活动,都有五河民歌的参与,五河民歌的历史可见一斑。

  解放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当地政府十分重视挖掘优秀民俗文化,五河县文艺工作者深入田间地头、农家场院,和老艺人促膝谈心、宣传政策,消除老艺人的顾虑,抢救濒临失传的曲谱,让他们走上舞台放声歌唱。例如,了解五河民歌的人,一般都知道王开朗这个人。他是一位五河民歌老艺人,幼时由于家境贫寒,从3岁起随父母走南闯北,靠卖艺、做小生意糊口度日。他从小闯荡江湖,接触和接纳了众多民间技艺,尤其是收藏众多的民间歌曲,被人们称之为“歌篓子”。正是因为有这样一群人的收集、整理,五河民歌这一民间艺术奇葩才得以保存下来,并盛开出绚丽的花朵。

  楚风吴骨滋养民歌奇葩

  据我们了解,五河民歌种类繁多,曲目丰富。经初步普查统计有180余首,基本类型有劳动号子、秧歌(田歌)和小调、山歌、儿歌等六大类,其中以小调类的民歌最多,也最具特色。五河民歌以演唱和白口为主,兼有独唱、对唱、说唱、小演唱等表演方式,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五河民歌是在本土文化中产生,在不断的文化交融中发展,具有典型地域性文化特征,口头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据已年近七旬的民歌传承人刘世英老人告诉我们,“五河民歌”的命名和提法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那时候,五河民歌还没有受到政府的保护,只是作为民间一种自娱自乐的形式,配以简单乐器和人的即兴表演方式存在。民间也有说是小戏剧,以故事性和演唱表演为主,因其短小究其本意,便是来自于民间的一种口头相传唱的歌谣。“可以说,五河民歌给我们这一代人带来很多精神上的鼓舞和享受,民歌需要唱起来才有活力。”

  我们知道,一个地域的文化形成总有其特定地理和人文环境,既是环境的造就,更是文化交融的体现。有研究者就指出,五河地处淮北、淮南、苏北交界之处,南北交汇,其语言、文化,既受到中原文化的影响,也受到吴文化和楚文化的影响。五河民歌同样也是在这样特定的环境下产生发展起来的,有着本地区独特的韵味,既有别于江南的吴侬软语,也不同于淮北平原侉腔侉调。

  总之,南北的融会贯通,促使五河民歌既有南方的柔美,又兼具了北方的豪放,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魅力。如在五河民歌中,有很多反映男女爱情的小调,其节奏平稳,小波浪式的旋律线条,短短的拖腔,形成了抒情性很强的曲调。但因其地处淮北边缘,旋律中又包含着北方的粗犷,从而造就了五河民歌旋律上柔中有刚、刚柔兼济的风格。

  传承发展尽显“非遗”风采

  从现有的史料记载中,我们不难发现,五河民歌在明代从题材、体裁、内容和形式上都已经具有了丰富的内涵,专门的祭祀歌已经存在,民间的儿歌、山歌口口相传遍及五河周边村市。世代流传的民歌中,都充分体现了五河特有的语言环境、生产生活方式、风土人情等。

  当然,五河民歌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也不断注入新的血液,赋予时代的特征。如:五河的天井地区作为皖东北革命老区,在激情燃烧的年代,民歌的内容就随着革命风云的变幻赋予了鲜明的时代特征。像《抗战走上新阶段》、《保卫苏皖边》、《骂蒋匪》等新民歌就在这个区域广为流传。而地处五河东南的小溪镇与淮河相邻,境内山丘起伏,风光优美,林果茂盛,人民生活富足,因此产生了如《摘石榴》、《打菜薹》、《五只小船》、《姐在塘崖洗白衣》等一些唱词清新秀丽的小调。地处五河西南的新集方向则以号子最为出名,人们在盖房子打坑基,下田耕地时,为了减轻劳动过程中的疲劳,就随着干活的节奏喊出号子,后经过加工整理演变成为民歌。其特点是粗放、豪迈,振奋精神,其中最为代表的有《淮河大堤长又长》、《金山银山收到家》、《起秧号子》等。

  可以说,五河民歌以其独特风格,优美欢快的旋律,体现出五河的民俗文化特色,淋漓尽致地展现五河风情风貌。因此,为保护五河民歌文化遗产,五河县近年来多次组织民歌手参加中国南北民歌擂台赛、中国原生民歌大赛、安徽省首届农民歌会以及周边省市的邀请演出。五河县民歌专家还做客央视接受专访,《摘石榴》当场收录进中国民歌博物馆。央视音乐频道《民歌·中国》栏目三次到五河县采风,制作的五个专题片二十多次播放,使得五河民歌的影响力不断提升。

  另据五河县相关人员介绍,为完善传承体系,五河县拨出专门经费对五河民歌老艺人、传承人进行保护、培养,实施五河民歌“一十百千工程”,即有1个全国知名歌手,10个优秀民歌传承人,100个五河民歌业余演出队伍,1000个业余民歌手。在每年一届的五河民歌歌会、五河春节联欢晚会、广场文化艺术节、清明传统庙会上,为县内的民歌艺人提供展示的舞台。五河民歌还走进小学生课堂,在县实验小学、五河三小建立民歌小歌手培育基地。

  正是通过这些举措来传承和弘扬,才使得五河民歌从一个皖北小城“走出深闺”:1981年,马留柱和曹新云这两位蚌埠市歌舞团国家一级演员,用优美的歌声让五河民歌《摘石榴》进入广播、电视,为五河民歌插上了金翅膀,唱响全国和东南亚;2008年,五河民歌《摘石榴》在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上一举夺魁,被朱逢博、吴琼等国内许多著名歌唱家所传唱;2010年2月,著名歌手祖海更将五河民歌唱进维也纳金色大厅。五河民歌由此誉满大江南北,蜚声国际,成为民歌大系中的一朵奇葩。□陈安伟程堂义

中安在线官方微博,中安在线官方微信二维码
来源: 合肥晚报  
相关新闻

中安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2-2008002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8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