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恋爱婚嫁老习俗
|
20-02-24 09:49 |
订婚:一般由男方托媒向女方提亲,双方依家境相似,门当户对为佳。旧时经双方父母认可后,便用庚帖互换生辰,请算命先生“合八字”,占卜吉凶。如年度八字相合,即可订婚。
正式订... |
标签: |
漫话长淮卫龙灯会
|
20-01-06 09:26 |
说起庙会和龙灯会,蚌埠地区和周边那可是真的值得一提。农历三月二十八的朝禹庙会;农历六月初六涂山禹王庙会;九月九日重阳节的登高小庙会;龙亢三月三城隍庙会;五河的清明庙会;三月二... |
标签:长淮卫 龙灯会 龙灯 鞭炮 龙头 舞龙 灯会 庙会 |
合肥的年,从喝腊八粥开始
|
20-01-06 08:58 |
2020年1月2日上午,首届庐阳年俗文化节以“腊八乐善施粥”活动拉开了序幕,同时意味着合肥人的年开始了。
一、过了腊八就是年
关于腊八节的来历说法很多,比较公认的是“佛成... |
标签:腊肉 合肥 黄鳝 习俗 孔子 腊八节 记载 说法 |
(组图)歙县:传统糕点甜农家
|
19-12-27 10:01 |
安徽网大皖客户端讯12月25日,歙县徽城镇琳村农民吴顺利在为邻里代加工徽州糕点冻米糖。
今年57岁的吴顺利小学时候就跟随父亲学做徽州传统糕点,曾在屯溪食品厂生产加工食品,下岗... |
标签:糕点 传统 新安 晚报 徽州 网站 安徽 邻里 |
传承百年技艺 做好挂面“文章”
|
19-12-20 09:58 |
晾晒前的“拉面”,十分讲究技巧
往“盘条”上泼粉
上竹后,对面条进行拉伸
“非遗”传人范红忠(左)与工人们一起切磋技艺
将面盘起来装筐
“晾晒时间不能长,... |
标签:挂面 手工 竹塘 挂面厂 厂房 投产 负责人 制作 |
老油坊又热闹起来了
|
19-10-12 09:18 |
“咿哎!”伴随着榨油师傅的劳动号子,一段两米长左右两端包裹着铁器的撞锤重重撞击在一台木榨油机的楔片上,在一声声沉闷且有节奏的撞击声中,木榨机榨膛内一个个圆形菜籽麸饼开始慢慢... |
标签:榨油 古法 油坊 撞锤 榨油机 历史 技艺 菜籽 |
远去的农村手艺人——烟匠
|
19-09-10 09:37 |
图①
图②
图③
在宿松县民间,手工制作黄烟技艺源于清朝,距今已有数百年历史。如今,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抽黄烟的人越来越少,市场上很难买到手工制作的黄烟了。但在宿... |
标签:黄烟 制作 余师傅 烟叶 手工 工具 宿松县 长铺镇 |
印出花样的米糕来
|
19-04-10 09:08 |
□吴宪鸿
岳母八十多岁了,已多年不做米糕。一天,她把几块糕印拿出来对我说:“你要看得上眼,就拿去放着吧。”我欣然收纳,带回自己家中。
这几块糕印,长的40余厘米,短的... |
标签:米糕 糖水 图案 徽州 母亲 芝麻 籼米 姐姐 |
清明民俗“柳条串烧饼”
|
19-04-09 09:29 |
4月5日,市区街头一烧饼摊摊主展示刚出炉的“柳条串烧饼”。当日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清明”,按照我市民间习俗,清明节当天小孩要吃用柳条串着的烧饼,以防止小孩“苦夏”,即入夏后... |
标签:烧饼 柳条 小孩 加班 农历 起早 抽青 柳枝 |
巨型剪纸献礼祖国 传承非遗不遗余力
|
19-04-09 09:31 |
“你看,这是高铁,高铁是中国品质、中国成就的一张独特名片;这是巨轮,象征着中国在改革开放中乘风破浪、勇往直前;这是绿水青山,象征着中国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4月1日,指着... |
标签:剪纸 闵霞 作品 中国 剪纸作品 亳州 非遗 创作 |
地道的皖中民俗:三月三做蒿粑
|
19-03-29 08:57 |
2
三月初三,一个注定有着传奇故事的江淮民俗的日子,有着需要我们永远尊重的文脉习俗,有着无数值得我们世代沿袭传承的民族智慧与情怀……三月三做蒿粑,就是这样带着多少世代的传奇和... |
标签:腊肉 蒿子 米面 一带 传承 民俗 民间 初三 |
【移风易俗】“陵阳锅子百家宴”烹调新年味新风尚
|
18-12-13 09:25 |
“陵阳锅子百家宴”源自陵阳镇古老而独特的民俗文化。“陵阳锅子”集皖南传统菜肴之大成,“百家宴”集敬老敬贤、邻里守望的乡风民俗于一体,蕴含着一方百姓的思想智慧和精神追求。
“... |
标签:陵阳 锅子 百家 文明 民俗 新风尚 传统 新年 |
耍猴老人的猴戏人生
|
18-12-04 09:50 |
“从事养猴、驯猴、耍猴已经有60年了,小时候跟我父亲和舅舅学,当时耍猴就是想混口饭吃。”11月28日,利辛县大李集镇沈寨村沈小湾庄75岁的驯猴人沈建义对笔者说。当日,笔者来到了沈建... |
标签:老人 耍猴 建义 猴子 猴戏 脸谱 胡集 不能 |
老油坊:在技艺传承中再续醇香
|
18-12-04 09:36 |
□记者江志通讯员钱立新
“嘿——呦,榨香油呀嘛嘿——哟,砰”。12月1日,记者听着浑厚的号子声音,闻着儿时记忆中浓浓的香油味道,来到平天湖风景区清溪街道白沙村双村组老石山木... |
标签:榨油 章丹丹 油坊 村民 就业 香油 贫困户 介绍 |
东陈岗的老奶奶蒸糖糕
|
18-09-05 13:53 |
“呀,蒸糕!多少钱一个?”
“两块钱一个,五块钱仨。”
初秋的东陈岗南薰门桥附近,一位老奶奶正推着三轮卖蒸糖糕。小车尚未停稳,便有家长带着孩子围了来。
“好久没... |
标签:蒸糕 糖糕 过去 奶奶 孩子 亳州 人气 桂花 |
安徽休宁:一块茶干 卖火了一个乡镇
|
18-08-27 09:50 |
人民网休宁8月24日电(汪瑞华张俊)刚过中午饭点,休宁县五城镇星洲村村民汪世和,就骑着三轮车,驮着几大筐刚刚出炉的茶干白坯往外走。“这是今天的第二锅,送完这一车,今天就可以歇工了... |
标签: |
亳州肘搁民俗盛行已久
|
18-08-24 09:10 |
#亳州民俗#亳州肘搁民俗盛行已久,分"座子"和"架子"两部分。"座子"由体格强壮者担任,"架子"担任者必须体形轻巧,所以多为小孩,他们身着戏装,化装立于细铁架上,表演戏剧片段,被"座子... |
标签:座子 表演 舞蹈 架子 担任 部分 中国 进城 |
从古楹联看西递
|
18-08-24 08:49 |
□贺彦豪
核心提示:从“传家无别法非耕即读,裕后有良图惟俭与勤”“万石家风惟孝弟,百年世业在诗书”“学于古训乃有获,乐夫天命复奚疑”的古黟楹联中,我看到了胡氏祖辈们的为... |
标签:楹联 西递 家风 孝弟 胡氏 古训 徽州 读书 |
龙舟老匠人轶事
|
18-06-08 09:34 |
宜秀区破罡湖畔白泽湖乡,端午划龙舟习俗已延续数百年,特殊的民俗传统,孕育了王茂桂这样打造龙舟的能工巧匠。73岁的王茂桂,至今已改造或打造了七八十条龙舟,形态各异,图纸都在他的... |
标签:龙舟 打造 船身 王茂桂 王茂 桐油 村民 起来 |
一位老匠人的“艺术人生”
|
18-04-16 10:02 |
“竹篾编织是门好手艺!”老钱拿着手里的竹条笑着对笔者比划道,“它不仅可以编制篮篓、凉席,经能人巧匠长短粗细搭配编织后还能作画,成为一门独特艺术。”他一边说着一边麻利地将竹条... |
标签:老钱 作画 竹编 竹篾 父亲 村里 技艺 乡村 |
坑头正月十八“抬汪公”
|
18-03-26 10:18 |
□潘琳
“汪公”即隋末唐初的越国公汪华,他乱世称帝,盛世称臣,为保境安民,他起兵统领江南六州,使当地百姓免于战乱,实施仁政,百姓安居乐业,受万民景仰,被称为“太阳神”“... |
标签:坑头 民俗 汪公 坑头村 村民 古村 历史 彩旗 |
令人怀念的老手艺
|
18-03-26 09:58 |
○老师傅编制竹器
○如今市里还有不少弹棉花被的
○传统做衣服在农村仍有
○师傅制做油饼榨油
○打铁匠现场打农具
○炸米花当今不多见
○老人自己在家做... |
标签:传统 手艺 传承 时代 工业 代表 实习生 郑静 |
一生钟情剪纸技艺 巧手勾勒镂空之美
|
18-03-09 09:18 |
本报记者朱庆磊
剪纸作为民间传统手工艺术,为百姓所喜闻乐见。一把剪刀,几张红纸;纸随剪转,心随纸动;目之所至,手吐霓虹;精美图案,跃然而出。淮南市剪纸协会会长张传锦一生... |
标签:剪纸 中国 张传锦 技艺 艺术 唐卡 淮南市 一生 |
·三百六十行· “入选非遗,传承更有信心”
|
18-03-01 10:48 |
本报记者洪放
甘泉出佳酿,酒香醉游人。位于潜山县天柱山山腰处的茶庄村,境内风景宜人,清泉穿村而过,自古这里就有因泉就料,酿造糯米酒的传统。安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
标签: |
捏面人,那些年的小美好
|
18-02-27 09:51 |
一双手,一团面,在指尖旋转,让故事再现
捏面人,那些年的小美好
一块小小的面团,几件简单的工具,在灵巧的手中捏、搓、揉,便造就了一件栩栩如生的艺术品,这样的绝活叫捏... |
标签:面人 王之询 作品 面塑 创作 传统 记者 淮南 |
·民间艺人· 铁为丹青锤为笔
|
18-02-12 09:17 |
本报见习记者朱琳琳
“铁画是我的第二生命,是我的精神支柱。 ”谈起铁画,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储金霞眼神坚定。
16岁时,储金霞跟随父亲储炎庆学习铁画技艺。别的女孩在这个年纪可... |
标签: |
【风俗】小年风俗:祭灶吃糖瓜儿
|
18-02-11 08:48 |
依照中国的传统风俗,阴历腊月二十三日,叫做“小年”。之所以如此称呼,恐怕是因为再过几天,作为“大年”的春节就要来临了。因此,也可以说“小年”是“大年”的前秦或序曲罢!
... |
标签:灶王爷 祭灶 奶奶 上天 腊月 风俗 小年 不能 |
庐州府城隍庙 到底供奉了几位城隍爷
|
18-02-09 09:17 |
编辑老师:
农历腊月二十三是合肥城隍庙重新修建开放日,听参观的人议论,说是历史上这里曾经供奉的城隍爷很多,有的说是六位,有的说是三位,还有的说是不止六位。那么,城隍庙到... |
标签: |
·三百六十行· 寒冬腊月 豆饼飘香
|
18-02-08 10:20 |
本报记者许蓓蓓本报通讯员杜刚陈玉洁
春节临近,每到农历腊月,合肥市长丰县罗塘乡邵集村的村民们又开始制作一种民间特色美食——豆饼。一个个圆圆的、铜钱般大小的豆饼不仅是当地... |
标签: |
民间艺人高秀敏痴心灯舞情真切
|
18-02-06 09:07 |
本报记者尚原野通讯员武万勇刘华群/文
本报记者穆可亮/摄
早上到文化站排练花鼓灯,中午为孙子准备一顿农家美味,晚上睡三四个小时又要去接送搭乘宁波班车返乡过年的乡亲们... |
标签:高秀敏 艺术团 丑婆婆 记者 演出 时间 新集镇 孙子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