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新闻客户端|安徽发布|省政府网微博|中安在线双微

设为首页

英文|简体|繁体

您当前的位置 : 徽文化 > 安徽戏剧 > 剧种大观

省徽京剧院演出的大型徽剧《刘铭传》在合肥上演

时间:2023-10-13 08:59:22

  

  小演员在表演黄梅戏《女驸马》。(资料图片)本报记者 李 博 摄

  戏曲联唱《庐韵芬芳》。(资料图片)本报记者 徐旻昊 摄

  10月9日晚,由安徽省徽京剧院演出的大型徽剧《刘铭传》在安徽大剧院上演。2个多小时,8幕剧情,撷取近代爱国将领刘铭传的若干历史片段,唱腔跌宕起伏、高亢激昂,如行云流水,赢得观众的阵阵喝彩。

  这部戏是在1996年创作原本上老戏新演,保留了徽剧特色,创新运用国家级非遗池州傩戏、青阳腔的艺术表现手法和唱腔,结合光电声响等现代技术,舞台演绎更加生动传神,现场观众沉浸其间,跟着英姿豪迈、气贯长虹的“刘铭传”,回望其“足与台湾不朽矣”的历史功业,激发内心强烈的爱国情怀。

  徽剧是京剧的发源剧种之一,是中华戏曲“梨园”中的一块瑰宝,也是安徽文化的一张名片,而今,这张名片被擦得更亮。

  认真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省徽京剧院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汪育殊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作为徽剧传承人,要努力排新戏、推新人,让徽剧瑰宝走进现代生活、走向五湖四海,重新焕发勃勃生机。”

  2023年10月至11月,由省委宣传部、省文旅厅主办的安徽省舞台艺术精品剧目展演将在合肥市精彩呈现。徽剧《刘铭传》、黄梅戏《红楼梦》《徽州女人》等10部剧目,梅花奖获奖演员星光熠熠,优秀青年演员英才辈出,代表了新时期安徽舞台艺术最高水平,展示了江淮文艺崭新风貌。

  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是文艺发展的根本价值和生存根基所在。

  安徽历史文化底蕴厚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的博物馆。安徽文化文艺工作者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传承好、保护好、发扬好徽剧、黄梅戏、庐剧等安徽优秀剧种,推动文化建设和文艺繁荣发展,推动千古文脉赓续时代华章。

  在保护传承的基础上结合时代特点创新发展,安徽古老的戏曲艺术绽放出时代光华

  安徽有戏,源远流长,扎根民间,生动展现了江淮儿女的价值观念、审美理想,世世代代涵养人们共同的精神家园。

  徽剧,原名“徽调”“二黄调”,1949年后定名徽剧。国粹京剧是在徽剧的基础上演变形成,南方的一些地方戏,也都与徽剧有着渊源关系,其影响几乎遍及全国。

  在安徽省徽京剧院院长赵纯钢看来,让更多观众走近徽剧,关键是推新戏、多演出。“我们的原创大型徽剧《徽班》《包公出山》,复排的大型徽剧《刘铭传》等,这些重磅作品就承载着沉甸甸的华夏文化和安徽地方文化。”赵纯钢说。

  黄梅戏,从乡村草台到艺术剧院,从民间小戏到全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近200年来,这门艺术风靡大江南北,成为海内外享有盛誉的艺苑奇葩。

  新时代,既要保住传统味儿,又要瞄着社会发展、观众需求。戏曲艺术敢于创新创造,才能穿透时空、馨香流远。

  中国戏曲“梅花奖”获得者蒋建国在安徽省黄梅戏剧院工作40余年,感触颇深:“黄梅戏的流行和广受欢迎,从来都是落在精品力作上,开拓市场靠剧目、靠实力,必须当仁不让向自我革新要传播力、影响力。”

  近些年,从脍炙人口的《天仙配》《女驸马》等传统经典剧目,到荣获大奖的《红楼梦》《雷雨》《风雨丽人行》《小乔初嫁》等精品剧目,以及《共产党宣言》《青春作伴》《凤舞黟山》等新创现代戏,“省黄”佳作源源不断。此次参加展演的《红楼梦》,曾摘得中国艺术节“文华大奖”。

  “一曲拉魂腔,千里淮河浪。”1957年,泗州戏《打干棒》《思盼》参加了在中南海怀仁堂的招待演出,毛主席和周总理观看了演出并接见了演职人员。泗州戏由“小戏”,跻身与徽剧、庐剧、黄梅戏齐名的安徽四大剧种之一 。

  在安徽省泗州戏剧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宫胜春看来,擦亮泗州戏的“金字招牌”,首先要靠专业剧团出精品、树牌子,不断推出有深刻思想内涵、有精湛艺术展现力的优秀作品;其次要靠业余团体、乡土人才来传血脉、聚人气,挖掘群众身边的鲜活故事,组织进村演出,不断培养壮大观众队伍。

  被列入国家级非遗的泗州戏,经过不断传承创新,已有大戏60余出,小戏和折子戏80余出,“小篇子”200余个,成为今日其流行区域乡村文化振兴中一支不可小觑的生力军 。

  11月15日,皖南花鼓戏《青檀魂》将在安徽大剧院的全省舞台精品剧目展演舞台再次亮相。这个有150年历史的地方剧种,从被列为濒危剧种,到推出新的大戏,走过了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

  “只要根基还在,创作不断,就能枯树生花、恢复生机。”宣城市文旅局艺术科王丹介绍,哪怕在疫情期间,皖南花鼓戏创作都逆风飞扬,2020年12月4日,《青春·李夏》曾在安徽大剧院公演。借助安徽省和宣城市两级戏曲创作孵化计划,宣城市已创作推出三部大戏、40多个小戏。

  扎根生活沃土,推动文艺创新,让文化产品变成“精品”,增强舞台艺术对受众群体尤其是青年人的吸引力

  安徽有“戏”,提炼、展示优秀安徽文化的精神内核和时代价值,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更多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好作品,推动安徽文化走出去,让更多人感受到徽风皖韵的独特魅力。

  省话剧院、马鞍山艺术剧院创排的话剧《炉火照天地》,从新时代新征程马钢人秉承“大国工匠”精神,让世界铁路穿上“中国跑鞋”的历程提炼主题,反映了安徽从传统农业省份向新兴工业省份、从制造大省向“智造”强省迈进的生动实践。

  导演李伯男说:“我们从‘钢铁人’的生产生活中打捞创作灵感,把他们的人生经历和精神风貌真实而艺术化地呈现给观众。”主创团队多次深入一线采风,感受钢铁冶炼的火热场景,了解科研团队的创新实践,因此展现的细节贴近真实,呈现的情感打动人心。

  淮北梆子戏《风雨王家坝》全剧以王家坝闸第16次开闸蓄洪为主要内容,通过倒叙、闪回等艺术手法,勾勒出四代王家坝人治淮风雨历程和做出的巨大牺牲。舞台的斜坡平台,一会儿是大坝,一会儿是河堤,一会儿是村庄,多次巧妙地运用现代声光电技术,对大雨、洪水、抢险等场面进行了逼真的再现,增强了戏剧张力。

  这部戏,浓缩了几代王家坝人顾全大局、无私奉献、自强不息、同舟共济的精神财富,展现了新时代淮河儿女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

  安庆市黄梅戏艺术剧院创排的黄梅戏《太阳山上》,成功地对原创小说进行戏曲化演绎,人物语言剧种化,具有戏曲应有的品质,整部戏做到了寓教于乐, 是一部有独特风格和个性化表达的优秀红色题材戏剧作品,是热情讴歌新四军英勇壮丽的革命诗篇。

  安徽省歌舞剧院倾力打造的舞剧《徽班》,十余年来久演不衰,好评不断。

  这部舞剧有着独特好看的舞蹈语言,体现浓郁的安徽地域特色,创新地将徽剧音乐、民族音乐融入到西洋管弦乐当中,讲述一个徽剧戏班在辛亥革命爆发前后的起落沉浮,生动刻画了艺人的风骨与操守,得到专家和观众的一致认可。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

  坚定文化担当,扎根现实沃土,结合各自特点,在流派、剧目、题材、主题上进行新创造、新表达,安徽舞台艺术才能增强对受众群体尤其是青年人的吸引力。这些反映群众内心世界、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增强群众精神力量的“文化食粮”,经过不断打磨淘洗,将涌现出更多“文艺精品”,甚至未来会变成新的“文化经典”。

  把高素质人才培养放到战略位置,“出人”才能“出戏”

  安徽有戏,薪火不绝。传承传统艺术精髓,关键在人。把高素质人才培养放到战略位置,“出人”才能“出戏”。

  在安庆再芬黄梅艺术剧院,演员们只需干好一件事,就是唱戏;大家劲往一处使,齐心唱一出好戏。“环境纯粹了,才能坚守初心,兢兢业业地做艺术。”安庆再芬黄梅艺术剧院院长韩再芬说。

  苦心栽培下,再芬黄梅建立了老中青少四梯队,从青年团到少儿艺术团,从原生代到新生代,从名家到新秀,从个体传承走向集体传承。

  2016年,省徽京剧院和安徽艺术职业学院合作开办“徽京班”,招录了57名孩子。从省内的国家级、省级非遗传承人,到“千方百计”从省外兄弟院团请来的优秀专家,对孩子们实施“传帮带”沉浸式教学。这些徽剧苗子在基训功、毯子功、身段功、唱腔等方面不断提高。省徽京剧院在徽剧方面形成了“老中青少”人才梯队。

  宿州市泗州戏剧团招收了16名新学员,送入艺术职业学院委托培养,毕业后回团工作。其间小学员们参加了两届中国少儿戏曲大赛,捧得了小梅花金奖,2016年起,宿州市泗州戏剧团还与江苏省泗洪县泗州戏剧团每年合排一部大戏和一部小戏,取得多项省内外大奖。

  而“国潮”流行,更多年轻人正自信地探寻民族文化根脉,重新发现传统艺术的魅力。 我省各剧团和很多演员加速“上线”“上云”,通过直播、短视频、线上互动,正与更多年轻人在网络上相遇相知,各类“数字化演艺”方兴未艾。

  向着新征程新使命开拓创新,安徽文化传承发展呈现出新的气象,文艺工作者用心用情传承创新,让徽风皖韵更加光彩迷人、安徽故事更加引人入胜,全力塑造和展现江淮儿女更加自信、自立、自强的奋发昂扬的精神风貌。

中安在线官方微博,中安在线官方微信二维码
来源:安徽日报  编辑: 刘晓东
相关新闻
  • 财经
  • 体育
  • 健康
  • 徽文化
【组图】小小山核桃 致富大希望——在绩...

安徽阜南县:把“扶贫车间”开在了贫困...

第31届世界大冬会开幕

亚洲杯预选赛中国国奥队险胜印度保留出...

调查显示六分之一“新手妈妈”受产后抑...

小腹一疼忍半年?警惕慢性盆腔痛

诗涌大通古渡 涵养“文化铜都”

宣城梅渚镇:五猖跳进校园 让孩子粉上非遗


中安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2-2008002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8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