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新闻客户端|安徽发布|省政府网微博|中安在线双微

设为首页

英文|简体|繁体

您当前的位置 : 徽文化 > 安徽戏剧 > 黄梅戏

徽风皖韵黄梅戏

时间:2024-03-13 09:00:44

  早期的《天仙配》剧照(安徽省档案馆提供)

  1960年黄梅戏老艺人丁永泉在安徽省黄梅戏剧团教授青年演员(安徽省档案馆提供)

  馆藏档案《黄梅戏的简介》部分

  数载芳华流传,声声黄梅飘香。遐迩闻名的黄梅戏与京剧、越剧、评剧、豫剧并称“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也是安徽省的主要地方戏曲剧种,被誉为“中国最美乡村音乐”。黄梅戏历史悠久,很多人都十分喜爱黄梅戏,那么你知道黄梅戏是如何诞生的吗?通过安徽省档案馆的馆藏档案,让我们随黄梅飘香探寻黄梅戏的古典意蕴。

  从采茶歌到黄梅戏

  黄梅戏原名“黄梅调”或“采茶戏”,是十八世纪后期在皖、鄂、赣三省毗邻地区形成的一种民间小戏。其中一支逐渐东移到安徽省怀宁县为中心的安庆地区,与当地民间艺术相结合,用当地语言歌唱、说白,形成了自己的特点,被称为“怀腔”或“怀调”,这就是今日黄梅戏的前身。

  在安徽省档案馆馆藏的1982年《黄梅戏的简介》中,对黄梅戏的起源有这样一段描述:“黄梅戏形成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当时,流行于安徽与湖北两省毗邻农村的黄梅采茶调,因人民的社会交往而向东流传于安庆地区,采茶调与安庆的民歌、舞蹈、说唱等民间艺术相结合,由广场走向土台,由季节性聚会转向常年活动,逐步形成为民间小戏。在这个长期的孕育过程中,又进一步受到当时安庆的地方大戏徽调以及青阳腔的影响,从而得到丰富与提高。这样一个已经同当初的采茶调大有区别而又具有安庆地方特色的新兴剧种,安庆人称她为黄梅调,亦即现今已为人们喜闻乐见的黄梅戏。”

  不难看出,黄梅戏艺术最初孕育在鄂、皖、赣三省交界地区,后来在安庆地区形成并迅速向全国扩展,这个地区恰恰是青阳腔、徽调发生成长的地区。乍看起来,这似乎是历史的巧合,仔细体察则是历史的必然。这里是荆楚文化、中原文化、吴越文化的交汇处,民间艺术宝藏丰富,南北艺术长期在这里交流,有着深厚的文化艺术传统,也为黄梅戏艺术孕育、成长提供了优生的环境。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自古以来,安庆地区诗歌、戏曲文化底蕴深厚,著名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就是在这里产生并流传于世。而以安庆为中心的皖江地区,茶业自古兴盛,在唐代陆羽《茶经》等古籍中均有记载,该地区的采茶演艺也历史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明代。每逢采茶时节,采茶的男女,边采茶边唱歌,这山唱罢那山和,彼此呼应,不绝于耳。可以说,安庆地区悠久的茶业史和采茶演艺史为黄梅戏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贴近生活备受欢迎

  熟悉黄梅戏《闹花灯》的人都知道,戏中只有男女两个角色,剧情也比较简单,但演出却从头至尾歌舞不断,两个人一会儿模仿各种花灯的形态,一会儿模仿各个看灯人挤来挤去的神情,一会儿小夫妻又互相取笑逗乐。再加上欢快的锣鼓伴奏,使整出戏显得轻松愉快,气氛炽烈,节奏鲜明,具有浓郁的生活情趣,与群众的思想情感产生共鸣。

  因此可以看出,黄梅戏的剧目,源自民歌和民间灯会歌舞,取材于民间生活、民间故事或奇闻轶事,大约于清嘉庆、道光年间形成“两小戏”、“三小戏”。后来又根据真人真事不断编创新剧、大戏,全面实现了传统剧目、唱腔、表演艺术积累和剧种的广泛传播,期间传统剧目非常丰富,艺人能演出的本戏、小戏有200多本,俗称“大戏三十六本,小戏七十二折”。大戏主要表现的是当时人民对阶级压迫、贫富悬殊的现实不满和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如《荞麦记》《告粮官》《天仙配》等;小戏大都表现的是农村劳动者的生活片段,如《点大麦》《纺棉纱》《卖斗箩》《打猪草》《打豆腐》。

  早期的黄梅戏,基本上是民间百姓自娱自乐的一种文艺形式。随着黄梅戏的日趋成型,也逐渐走上了职业演出的道路,其重要标志之一即是演出地点从农村走上了城市舞台。黄梅戏入城后,曾与京剧合班,并在上海受到越剧、扬剧、淮剧和从北方来的评剧的影响,在演出的内容与形式上都起了很大变化。

  编排、移植了一批新剧目,其中有连台本戏《文素臣》《宏碧缘》《华丽缘》《蜜蜂记》等。音乐方面,对传统唱腔进行初步改革,减少了老腔中的虚声衬字,使之明快、流畅,观众易于听懂所唱的内容。取消了帮腔,试用胡琴伴奏。表演方面,吸收融化了京剧和其他兄弟剧种的程式动作,丰富了表现手段。其他如服装、化装和舞台设置,亦较农村草台时有所发展。

  “黄梅戏的唱腔优美流畅,以明快抒情见长,具有丰富的表现力;黄梅戏的表演质朴细致,以真实活泼著称。黄梅戏来自民间,雅俗共赏、怡情悦性,她以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清新的乡土风味感染观众,观看黄梅戏是一种诗情般的艺术享受。”根据馆藏档案1982年《黄梅戏的简介》中记载,黄梅戏因善于吸收新的营养而不断得到发展,始终保持着其旺盛的生命力,有着较强的适应性,“所以黄梅戏既擅长以《天仙配》等传统剧来反映古代人民的生活;又能以《南国烽烟》等现代戏来表达今天人民的感情;她甚至能在表演《春香传》等外国戏时,做到艺术形式与内容的和谐统一,而为中国观众所欢迎。”

  自成一派经久不衰

  自清光绪初年,安徽的黄梅戏便开始从乡村向安庆城区发展,但屡屡遭受一些人的诋毁和官府查禁,直到1949年安庆解放,才得以在市内立足并焕发出勃勃生机和活力。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把发展传统文化摆在重要位置,戏曲迎来了新的春天,黄梅戏也在这个时期恢复了生机。

  “新中国建立以前,黄梅戏因备受歧视摧残而奄奄一息,只是建国后得到人民政府的关怀与扶植才恢复生机、获得蓬勃的发展。目前,全国已有四十八个专业剧团的建制,而安徽更建立了专门培养黄梅戏艺术人才的学校。黄梅戏以其淳朴而又绚丽的风貌赢得广大观众的喜爱。”馆藏档案1982年《黄梅戏的简介》这样描述道。

  同时,档案中还提到正是老一辈艺术家的无私奉献,才有了如今黄梅戏的蓬勃发展,“其中,已故著名老艺人丁永泉在推动黄梅戏进入城市方面的作用,著名演员王少舫在声腔表演上的贡献,都为观众所推崇;而功绩尤著者当推已故著名表演艺术家严凤英,她所塑造的众多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令人萦怀难忘。她的艺术成就是黄梅戏艺术宝库中的珍品,其艺术魅力经久不衰,至今仍然是新一代演员学习和追求的楷模。”

  1952年,安庆黄梅戏艺人带着《打猪草》《蓝桥会》等剧目到上海演出,广受好评。自此之后,黄梅戏从安庆地方小戏逐渐成长为全国性剧种,1956年,严凤英、王少舫合演的《天仙配》登上荧幕,轰动海内外。此后,黄梅戏也登上了春晚的舞台,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黄梅戏终于迎来了属于自己的辉煌时代。

  2006年,黄梅戏被列为“全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了传播黄梅戏文化,安徽省每年都会举办黄梅戏艺术节,让热爱戏曲的人聚在一起,共享黄梅戏的魅力。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黄梅戏自成一派,成为了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

  “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带笑颜……”一曲《天仙配》让黄梅戏享誉大江南北,也让其不断顺应历史潮流,经久不衰。时至今日,黄梅戏依然绽放着光芒。 (李剑 王晓峰)

中安在线官方微博,中安在线官方微信二维码
来源: 合肥晚报  编辑: 刘晓东

中安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2-2008002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8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