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新闻客户端|安徽发布|省政府网微博|中安在线双微

设为首页

英文|简体|繁体

您当前的位置 : 徽文化 > 安徽戏剧 > 黄梅戏

青春相伴“红色大戏”

时间:2021-06-25 08:35:58

  在庆祝建党100周年之际,各类相关题材艺术精品,成为观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党课”。黄梅戏舞台上也涌现了诸多现代题材的新创佳作,尤其以红色题材创作为主。红色题材,与来自田野的安徽传统艺术黄梅戏如何交融生辉,深耕传统唱腔的黄梅戏演员们在演绎红色题材等现实题材时,如何呈现、如何突破?

  革命长篇历史小说《红岩》是当代文学史上发行量最大的小说,一系列舞台艺术的改编创作随即在全国范围内引起反响,当时被称为“红岩戏”。可以说,红色题材戏剧作品几乎都发端于“红岩戏”。上世纪60年代,黄梅戏宗师严凤英扮演的江姐同样也家喻户晓,只可惜当时未留下任何影像资料。时隔半个世纪以后,省黄梅戏剧院也以江姐为主人公,打造了一部作品,名为《红梅赞》。近日,黄梅戏清唱剧《红梅赞》在安庆师范大学、安徽医科大学等高校上演,令青年学子们在艺术感染中接受精神的洗礼。

  从2011年创作的《红梅赞》到2021年新创的《共产党宣言》,近十年来,省黄梅戏剧院创作了诸多革命题材作品,青年演员袁媛第一次挑大梁扮演的角色就是《红梅赞》中的江姐,之后又扮演《青春作伴》里的新四军女战士童华,再到这次在《共产党宣言》里演绎女共产党员林雨霏,袁媛被同行们称为“红色题材黄梅戏的看家人”。黄梅戏作品题材的拓展,给予青年演员们更多的实践机遇,见证了黄梅戏演员的成长与进步。

  从更大范围来讲,红色题材黄梅戏属于黄梅戏现代戏。而此前,很多业内人士一度认为,黄梅戏是不擅长演绎现代题材的。袁媛回忆起第一次主演革命题材剧《红梅赞》时的情形,形容自己有些“抓瞎”,演员们在戏曲学校学习黄梅戏,练的是传统剧、学的是程式化表演,穿彩鞋、跑圆场、舞水袖,这些优雅的传统程式,似乎在现代题材的舞台上“失灵”了。穿上高跟鞋,表演黄梅戏,怎么演?黄梅戏的柔美,如何演绎英雄人物的铿锵?为此,袁媛和其他演员来到著名黄梅戏作曲家时白林的家中,请教老艺术家,查阅资料,仔细倾听珍贵音频中老艺术家的唱法,同时借鉴话剧、歌剧等其他舞台艺术样式。

  在反复揣摩和排练中,演员们获得心得:戏曲科班生人人过关的“毯子功”,难道对于现代题材黄梅戏表演没有帮助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立足传统求新求变,始终是黄梅戏发展所坚持的理念。

  所有中国戏曲表演程式都基本相似,身段课、基训课、唱念课、表演课,是每个戏曲类专业的学生都需要扎实训练的,但黄梅戏最具代表性的元素必定是唱腔与音乐。袁媛说,同名话剧很成功,起点很高,要改编,必须把这部戏戏曲化、黄梅化。黄梅戏用唱腔表达故事情节、塑造人物形象,、是这一戏种的优势。《共产党宣言》中的黄梅戏唱腔是优美的,“与阿为”“数十年”“别自责”“心有信仰”等诸多唱段堪称经典,其中《心有信仰》一段,还入选了中国黄梅戏数字资料库。传统戏当中的唱腔往往比较柔美,但现代题材更为铿锵,根据题材风格做调整,也是黄梅戏音乐创作者们在不断摸索中形成的共识。

  从《红梅赞》、《青春作伴》,再到《共产党宣言》,省黄梅戏剧院的“红色题材三部曲”跨越十年时间,也是一代青年演员从稚嫩到成熟的十年。袁媛说,自己已经主演了十余部黄梅戏现代戏,其中很多为红色题材,每一次排演的过程,都是接受洗礼的过程。对于青年演员而言,处于黄梅戏不断创新发展的新时代,是挑战,更是机遇。

中安在线官方微博,中安在线官方微信二维码
来源: 安徽日报  
相关新闻

中安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2-2008002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8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