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新闻客户端|安徽发布|省政府网微博|中安在线双微

设为首页

英文|简体|繁体

您当前的位置 : 徽文化 > 安徽戏剧 > 黄梅戏

这些经典戏曲唱段是这样来的

时间:2021-04-06 09:30:51

  ○戏曲改革工作会议提案(部分)

  ○庐剧非遗传承人丁玉兰上世纪80年代剧照(资料图)

  □余育红 陈明香 马晶晶 孔步新 何芳芳

  “为救李郎离家园,谁料皇榜中状元。” “秦雪梅,坐绣楼愁愁闷闷,想起了,终身事常挂在心。”“老寇准心腹事他怎知情!”……这一段段脍炙人口的黄梅戏、庐剧等经典唱段,想必您一定能哼上几句。那么这些历演不衰的优秀剧目是在什么时候产生的呢?这就不得不提到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戏曲改革”,它让有悠久历史的安徽地方戏曲徽剧、黄梅戏、泗州戏、庐剧等大放异彩,也让话剧等艺术表演形式走进大众。

  “戏曲改革”让梨园焕发生机

  戏曲一直以来都是人们喜爱的艺术形式。安徽戏曲文化历史悠久,除了徽剧、黄梅戏、泗州戏、庐剧等四大剧种,还有花鼓戏、青阳腔等中小剧种。

  那么在解放前,戏曲的发展情况是什么样子的呢?就拿合肥来说,当时城内有大小戏院(包括固定戏班)3家。一是位于旧文昌宫(原合肥剧场旧址)的新民大剧院;二是位于旧东双井巷16号原市立五小对面的平民剧场;三是位于东门外原凤凰桥前街的“人民剧场”。当时的戏曲演员一方面是被歧视的对象,另一方面他们中间不少人沾染了旧社会的习气,也缺少必要的文化知识和艺术修养。

  解放后,戏剧事业受到党和政府的重视。伴随着1951年“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方针的提出,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发布关于戏曲改革工作的指示。原有的戏班整合为国家或集体所有制的剧团;艺人在经历了思想提高与识谱认字的改造之后,成为新中国的文艺工作者;大量带有封建糟粕思想的旧戏被禁演或改编,反映火热的社会主义新生活的剧目不断涌现。

  这一点在档案中也有所体现,省档案馆馆藏的1951年《抄发中央政务院一九五一年关于戏曲改革的指示的令》中提出,“人民戏曲是以民主精神与爱国精神教育广大人民的重要武器,我国戏曲遗产极为丰富,和人民有密切联系,继承这种遗产,加以发扬光大,是十分必要的。”“必须分别好坏加以取舍,并在新的基础上加以改造、发展,才能符合国家与人民的利益。”

  不仅如此,这一时期的戏改工作还十分注重对“人”的帮助和教育,使旧艺人在政治、文化、艺术上都得到提高;使他们接近人民的生活,了解社会的需要,使戏曲真正地属于人民大众。以合肥为例,1949年合肥新成立的皖北区合肥市文化馆受命接收和管理民间职业剧团和民间艺人的工作,对合肥市戏院、民间剧团和艺人进行“改制、改戏、改人”,简称“戏改”工作。同年10月,合肥市艺人戏曲研究会成立,并组织戏曲艺人集中学习了一个月,使得绝大多数艺人思想觉悟、文化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1951年3月,皖北行署文教处发布了皖北区戏曲改进工作要点,提出了广泛团结戏曲艺人及新文艺工作者,为人民的戏曲事业服务,建立各级戏曲改进协会,审定改编传统剧目与创作新戏曲等具体措施。这一年,以庐剧作为改革试点,把合肥市庆寿班改为安徽省地方戏实验剧场,增设导演、音乐、舞美设计等,后改称安徽省庐剧团。1952年,该剧场大胆改革,推陈出新,在上演移植新剧目《梁山伯与祝英台》时,建立了民族管弦、打击乐队和导演制度,提高演出水平,连续演出100多场,观众夜间排队购票。1952年12月16日《安徽日报》刊出《谈〈梁山伯与祝英台〉一剧的演出》中说:“在演出过程中,观众都很踊跃,有的看过十几次,剧中的唱词和曲调,已在群众中到处流传。在这以前,还没有任何地方戏的演出,在人民群众中引起这样广泛的影响”。

  老戏旧貌换新颜

  在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方针指引下,安徽戏曲界挖掘整理、改编移植、创作和演出了大批各种类型的剧目,题材广泛、风格多样,其中有不少成为历演不衰的优秀剧目。

  省档案馆馆藏1951年9月10日屯溪市人民文化馆《戏曲改革工作会议提案》的档案,其中提到了戏改的重要性,“由各地文教机关遴聘富有戏剧经验的专业人才,并聘请新旧文艺工作者加强戏改会的组织……”“专人负责经常与文艺工作者取得联系,并广征广大群众的意见,逐步进行剧改。”

  这一时期,戏曲艺术焕发出蓬勃生机。戏曲剧目更加丰富多彩,各具特色,广受观众欢迎。黄梅戏的小戏《打猪草》《闹花灯》,大戏《天仙配》《女驸马》《罗帕记》成为全国有影响的剧目。一些剧目堪称戏曲中的经典,常演不衰。比如,庐剧的小戏《讨学钱》《借罗衣》《小艾送饭》,大戏《休丁香》;泗州戏《拾棉花》《走娘家》,大戏《三踡寒桥》《樊梨花》;徽剧的《水淹七军》《百花赠剑》;皖南花鼓戏的《当茶园》《假报喜》;淮北梆子《寇准背靴》;含弓戏的《刘二姑吵嫁》;坠子戏的《小包公》;曲剧的《花庭会》等。

  在1951年5月,为了举办“红五月”联合大演出活动,合肥各戏院扩大连演10天。新民大戏院赶排的京剧《江汉渔歌》《唇亡齿寒》《花木兰》,平民剧场赶排的倒七戏《官逼民反》和本班编剧的《英雄儿女》,人民剧场演出自己编剧的倒七戏《江汉好儿女》等,无论是剧本、演出台风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改变,吸引了观众,上座甚佳,影响颇大。

  值得一提的是,1952年11月,安徽戏曲界组成“安徽省地方戏曲观摩演出团”,在上海大众剧院演出,深受好评,轰动全城。演出的剧目有黄梅戏《打猪草》《路遇》《柳树井》,泗州戏《小女婿》等。黄梅戏演员严凤英、王少舫,泗州戏演员李宝琴、霍桂霞的表演更是受到观众的追捧。

  群众话剧受追捧

  解放初期,除了黄梅戏、庐剧等地方戏曲广受欢迎外,话剧也成为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在安徽颇受欢迎。当时的安徽分为皖南、皖北两个行署区。皖北行署设在合肥,皖南行署设在芜湖。在此期间,各地均无专业话剧组织,拓展话剧主要靠各地的业余剧团和文工团。比如,合肥市业余话剧团演出的《夜店》《李闯王》,都受到了观众的欢迎。皖北文艺干校在不长的时间内,演出了大戏《棠棣之花》《大渡河》《思想问题》,独幕剧《十六条枪》《钥匙在谁手》《不愿当炮灰》等,也深得群众喜爱。1953年3月23日,安徽省成立了江淮地区第一个专业话剧组织——安徽话剧团。省话剧团建团伊始,上演了老舍的《龙须沟》和反映开始工业建设的《在新事物面前》,这两部剧开启了安徽话剧的大门,让人民群众开始关注和喜爱话剧这个贴近生活、贴近百姓的剧种。

  1956年春,北京举行了全国话剧汇演,安徽省话剧院创作剧目《搏斗》和《归来》参加了演出。《搏斗》表现了两淮人民治理淮河和洪水斗争的情况。周恩来总理曾给予很高的评价,这也让话剧演员们很受感动和鼓舞。而《归来》是一出独幕剧,描述了干部进城后作风忘本的故事。这部话剧获得了演出一等奖,演员二等奖和三等奖,颇受各界青睐。并且在这部剧中,安徽话剧团以擅长塑造农民形象、表现农村风貌的艺术特色蜚声全国话剧界。

  此后,借着全国话剧汇演这股东风,该剧院还排演了话剧《家》,这部剧在合肥掀起了一场话剧热潮,剧场门庭若市,一票难求。有的观众甚至带着被子睡在售票厅里,为的就是能买到一张《家》的门票。《家》在省内外成功演出一百多场,好评如潮,开创了话剧团的新局面。此后,《毒手》《年轻的一代》《兵临城下》等话剧的上演掀起了地方一阵又一阵的话剧热潮,使话剧成为老百姓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种娱乐方式。

中安在线官方微博,中安在线官方微信二维码
来源: 合肥晚报  
相关新闻

中安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2-2008002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8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