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新闻客户端|安徽发布|省政府网微博|中安在线双微

设为首页

英文|简体|繁体

您当前的位置 : 徽文化 > 安徽戏剧 > 黄梅戏

《王贵与李香香》:解放后第一台现代黄梅戏

时间:2020-06-22 10:02:05



  ○在农村演出《王贵与李香香》时,演员露天化妆

  作为解放后第一台用黄梅调改编的现代戏,《王贵与李香香》演出的成功,可以说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尝试,它为黄梅戏洗刷了一些莫须有的“罪名”。自此后,一些黄梅戏艺术工作者纷纷投身于黄梅戏艺术事业。

  壹

  1949年4月渡江战役胜利后,当时的皖西军区一、二军分区合并为安庆军分区,进入到安庆市。这新成立的军分区文工队大部分同志都是安庆地区参加革命不久的学生,对家乡的黄梅调都能哼上几句。在排演歌剧《军民一家》、《王克勤班》、《血泪仇》之后,为了配合土改、反霸、剿匪等任务,决定恢复上演歌剧《王贵与李香香》。

  我们知道,《王贵与李香香》是以土地革命时期陕北农民革命运动为背景,通过—对农村男女青年的恋爱故事,深刻地揭露了旧农村阶级压迫的悲惨状况,生动地反映了陕北“三边”地区农民闹革命的壮烈景象,直观表现了革命斗争与劳动人民幸福生活的血肉相连关系。

  据史料记载,当时军分区文工队所演出剧本是1947年底二野三纵文工队(即皖西军区文工队)的辛鹰、王兆乾在大别山舒城县改编的,原来是用郿鄠调演唱。军分区文工队一开始也是按郿鄠调唱的。在农村演过几场,农民都说“戏好是好,就是腔调听不懂”。这让文工队员们猛地醒悟:过去部队在北方作战,为了宣传群众、教育群众,运用了陕北、河南等地的民歌、戏曲,而现在已转战到南方,为什么不学习和运用南方人民所喜闻乐见的形式呢?于是,王兆乾决定将剧本加以改写,配上了黄梅调的曲调和安庆一带的民歌。

  贰

  说干就干,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1949年9月,解放后第一台用黄梅调改编的现代戏《王贵与李香香》就准备排演了。

  当时,安庆军分区文工队虽然有个初具规模的铜管乐队和一个民乐组,组成个中西合璧的伴奏乐队是可以,但当时还缺少打击乐,因为没有内行的打鼓手。正在一筹莫展之时,有人想到了太湖刘家山铺参军的陈金瓯,他能在一张太师椅背上,一面挂着小锣,一面挂着大锣,椅面上摆着鼓,一个人操纵三件乐器,打出二四六槌等简单的鼓点。于是他便成了乐队的打鼓手。在一些老师的辅导下,戏很快就排出来了。据文工队一些老人后来回忆,唱腔基本上运用黄梅调的平词、八板、火工等,只有演王贵爹的王兆乾唱的是改编的民歌“虞美人”调。

  《王贵与李香香》的第一场演出是在老安徽大学大礼堂(现在安庆师专礼堂)。据史料记载,当时文工队还邀请了安庆市文艺界的丁老六、吴来宝、桂月娥、王文治、饶广胜等一些人来看戏,演出结束后,他们都到后台表示祝贺,说演得非常好。这之后又在安庆吴樾街民众剧院公演了几场,由于黄梅调以崭新的形式出现,尽管文工队员大多是初出茅庐的新手,但每场几乎座无虚席。

  在安庆演出几场之后,便下乡演出了。据一些老人回忆,当时农村的土改、反霸斗争正如火如荼,文工队就挑着汽灯幕布, 背着服装、道具,每到一处自己动手挖土搭台。为了配合土改,演员们还在戏的最后加了一场斗争崔二爷的戏。不想加的这场香香在会上对崔二爷的控诉,却收到了强烈的现场效果。据扮演崔二爷的演员余俊回忆说,记得每场结束,愤怒的观众总是向他掷石子、吐唾沫,虽然不免有些尴尬,但作为一个演员,看到了这样的场面,又怎能不兴奋呢?

  这种成功的背后当然是艰辛的付出,余俊还记得一件事。剧中扮演李香香的是只有17岁、参军不久的汤桃,为了达到真实的演出效果,在排演时,导演要求汤桃真打余俊所扮演的崔二爷一个耳光。汤桃照办了,而余俊也实实在在地挨了一耳光。演出结束后,观众都说这场戏演得比往常好。但余俊一摸耳朵却真流了血,经卫生员一检查,说是李香香打伤了“崔二爷”的耳膜。

  叁

  就这样,一直到1950年春节后,解放后第一台用黄梅调改编的现代戏《王贵与李香香》就沿路到农村巡回演出。有时要演两三场。就这样,演出了几十场。虽然他们有些演员的安庆话讲得很蹩脚,黄梅调也唱得不很地道,但演出仍然受到各地群众的热烈欢迎。有时群众还放鞭炮迎接,甚至不顾文工队的预定计划,抢到灯、箱就往自己村里抬。

  作为解放后第一台用黄梅调改编的现代戏,《王贵与李香香》演出的成功,可以说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尝试。因为这为黄梅戏洗刷了一些莫须有的“罪名”。自此后,一些黄梅戏艺术工作者,消除疑虑和顾忌,纷纷投身于黄梅戏艺术事业,促进了黄梅戏艺术的改革、提高和发展。

  □余俊 筱铖

中安在线官方微博,中安在线官方微信二维码
来源: 合肥晚报  
相关新闻

中安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2-2008002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8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