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新闻客户端|安徽发布|省政府网微博|中安在线双微

设为首页

英文|简体|繁体

您当前的位置 : 徽文化 > 安徽名产 > 徽菜 > 美食文化

在磨滩大街品味舌尖上的合肥

时间:2023-05-19 07:49:06

  龙虾盛宴 高博 摄

  西瓜雕刻展示 高博 摄

  特色烧烤 高博 摄

  公和堂狮子头 肥东文旅 供图

  现场美食技艺展示吸引了不少市民的目光 高博 摄

  特色美食吸引市民驻足拍照 高博 摄

  活动现场美食市集人气火爆 高博 摄

  庐州烤鸭 庐阳文旅 供图

  周贵妃凉皮 庐阳文旅 供图

  人间烟火味,最抚凡人心。走进包河区磨滩大街,跟着美食去“旅行”。5月17日至21日,“一次尝遍合肥美食”主题活动如期举行,据了解,本次活动创新打造美食市集,精心挖掘、筛选合肥100名商家,提供最具合肥特色的小吃、糕点、炒货、饮品等美食,让市民“一次尝遍合肥美食”。同时线下开展“大众点评”,设置“人气美食”投票点赞墙,为自己喜欢的美食现场投票。

  据了解,在这些人气美食中,不仅包含刘鸿盛、陶永祥、庐州烤鸭等承载着不少“老合肥”舌尖记忆的老字号经典招牌,还有卡旺卡、詹记等知名网红餐点,以及巢湖一品玉带糕、公和堂狮子头、庄墓圆子等非遗特色美食,可谓百家美食荟萃,一次尝遍合肥美食。

  活动现场除了呈上百道美食外,还有草坪狂欢音乐节、非遗文化展演、青年文化夜市、公共艺术展览等多项精彩活动。5.17-5.21活动期间,每天还有10000元无门槛消费券现场发放,更有5条免费公交专线直达目的地。

  舌尖上的庐州老字号

  近年来,随着合肥城市影响力的日益飙升,逐渐成为一座“网红”城市,全国各地的游客纷纷来到这里,走进老街旧巷,游览名胜古迹,拍摄照片、小视频,通过各种方式尽情展示这座城市与众不同的人文风情。当然,很多人来到合肥,一定会去走街串巷寻找、品尝一下合肥老字号名吃。

  在5月17日至21日在包河区磨滩大街举行的“一次尝遍合肥美食”主题活动中,我们也欣喜地发现了很多庐州老字号美食,如曾走进故宫的合肥老味道刘鸿盛、“炒货大王”陶永祥、烤鸭“老字号”庐州烤鸭、合肥特色美食“缩影”公和堂狮子头、连接南北风味的周贵妃凉皮、“十大舍不得”之一的中和祥、庐江特色名点金牛大扁糖……对于合肥本地人来说,这些老字号名吃不仅仅只是一种美食了,而是赋予了更深层的意义,被倾注了更丰富的情感,它们是令人熟悉的“庐州味道”,承载着几代人的合肥记忆。而对于外地游客来说,合肥的很多老字号名吃也都逐渐成了他们眼中的“网红”美食,走进“刘鸿盛”点一盘冬菇鸡饺,前往“陶永祥”买几斤炒货特产,都成了外地游客“打卡”合肥的必经之所。

  合肥有一首美食歌谣唱道:“老合肥,合肥老,大麻饼、玉带糕,寸金、白切加烘糕;狮头、油香、馄饨饺,龙灯节子包油条:罗汉脐、小刀面,麻圆、米饺、豆腐脑;烤鸭、馓子、炒年糕,鸭油烧饼小笼包;鸡血糊、绿豆圆、李公杂烩老鸭煲;包公鱼、曹操鸡、铭传甲鱼小火熬。”歌谣里唱到的“馄饨饺”就是合肥百年老店刘鸿盛饺面馆的“冬菇鸡饺”。

  至今已有140多年历史,创办于清朝末年的以经营饺面点心为主的面馆——“刘鸿盛” 印刻在无数老合肥人的记忆中。它蕴藏深远的传统文化和技艺传承,坚守着工匠精神,是街头巷尾的历史回忆。它还曾代表合肥的味道走进人民大会堂和故宫,弘扬安徽老字号文化,是合肥市一张闪亮的城市名片。

  说起合肥人的“乡愁”味道,绕不开的是“炒货”。以前,一到过年,孩子们最开心的事就是会跟父母一起逛逛城隍庙,而那香喷喷的炒货是过年必备。城隍庙一条街一楼的陶永祥开了30 多年,花生糖、怪味豆、麻辣花生米……对于老合肥人来说,过年都会囤上一些,留着来客人时端上桌,孩子们能趁机吃个够。作为很多人心目中的合肥“伴手礼”,有外地的亲戚来合肥,都要带点回去,平时想吃了,也会拜托合肥的亲戚寄几大包过去。创办于1912年的“陶永祥”已有百年历史,“曾经辗转各地,历经百年兴衰,见证了改革开放后的日新月异 ……”如今,这个百年炒货工坊已颇具规模,成为名副其实的“百年老字号”。

  “千年庐州城,烤鸭最出名。”这可不是一句空话。说起烤鸭“老字号”,合肥人第一时间就会想到庐州烤鸭店。相传,庐州烤鸭原本是宫廷御膳美食,明时流入豪门至民间,从古至今,一直闻名庐州城,庐州烤鸭店如今也被誉为“庐阳老字号”。

  庐州烤鸭每道工序都加工精良,首先经腌制后微火烤制,出炉后外表晶莹透亮、香气浓郁;吃在嘴里皮酥肉嫩、咸淡适宜、肥而不腻。除了烤鸭外,鸭油汤包与鸭油烧饼也是非常受大众喜爱的名品小吃。每到饭点的时候,庐州烤鸭店的外卖窗口都会排起长龙,大部分顾客都是冲着鸭油烧饼与鸭油汤包去的。

  合肥是晚清名臣李鸿章的故乡,在合肥的特色小吃中,有一道就和李鸿章有着不解的渊源,那就是公和堂狮子头。在合肥,各大超市里均能看到“公和堂狮子头”的身影,入口酥、味道香,颇受人们的喜爱。如今时代在变,老手艺却没有变,厚重的历史感和独特的口味让公和堂狮子头成为别具合肥特色的美食“缩影”。

  揉不粘、炸不焦、存不软,香酥久远,公和堂狮子头被合肥百姓所喜爱,成为古庐州城独特的传统食品之一,与其酥、松、脆、香之风味是分不开的。公和堂狮子头的工序和配料十分考究,和 粉、发酵、擀制、拉捏、蒸、炸、冷却和包装8道工序,道道显“绝 技”。工人师傅们指尖灵动,捏出形似狮子头的面点,在基本保持30摄氏度的条件下,自然发酵12小时,同时绝不添加任何添加剂,再经过第二天的和面、加料、人工揉面,擀制、捏型、蒸制,油炸一个小时后自然冷却,最终色泽金黄、口感酥脆的公和堂狮子头才算大功告成了。它的主要配料由红麦面粉、植物油、白砂糖、姜末、黑芝麻等槌揉制成,既要严把火候,保持狮头褶皱呈披散头毛状,又要酥、松、脆一气呵成,手工艺要求相当精湛。

  凉皮,起源于陕西汉中地区,流行于中国北方,凉皮本不是合肥本土特色小吃,但对合肥人来说,它已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炎炎夏日,总要吃碗爽口开胃的凉皮才算尽兴,在合肥,没有吃过“周贵妃凉皮”,似乎不算有过完整的夏天。

  “周贵妃凉皮”以香辣著称。一碗凉皮倘若缺少了红油辣椒,便缺少了灵魂。小小一勺辣椒油十分讲究,为保证品质和口感,选用肉厚味美的“风椒”。“周贵妃”的辣,源自陕西。经过高温的辣椒,散发出一股特有的香味,经常有食客专门来店里寻“辣”。

  有一段流传在肥西县三河镇的古民谣《十大舍不得》:“舍不得三河街花花世界,舍不得大河水淘米洗菜,舍不得‘中和祥’焦切玉带,舍不得‘凌宝泰’雨前茶,水倒茶开,舍不得‘吴恒隆’虾米干子,香到门外,舍不得石头大桥大鲫鱼,摇尾鼓鳃,舍不得小月埂上拉拉扯扯,舍不得‘天然楼’油炸烧卖,舍不得‘吴宏兴’家大瓜子,一嗑两开,舍不得‘新华春’炒菜,一喊就来!”其中位列第三的“舍不得”,说的就是三河古镇上有名的百年“安徽老字号”中和祥的糕点。《肥西县志》对此也有记载,并作了较高评价。中和祥糕点还被收入合肥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和祥是一家创办于清光绪年间的糕点铺,已经走过了120多年的岁月。中和祥商号始创于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由施道生、王忠良、彭仲乔三位老先生本着“中心、祥和、诚信”的经营理念创立。店名中蕴含着深刻的意义,中即“中心”,和为“和气生财”,祥则是“吉祥、安康”。在努力经营中,事业蒸蒸日上,所生产的玉带糕、大麻饼、白切(焦切)等,畅销皖中地区。

  “安徽老字号”庐江金牛大扁糖产于庐江县金牛镇,相传是由曹操亲自赐名,据史料记载,金牛大扁糖在清朝曾作为年供食品进贡紫禁城。

  金牛大扁糖制作工艺繁杂、劳动量大,先后要经过炒面、制馅、焙糖丝、炒糖稀、放面粉、甩糖稀面粉、拽糖稀面粉等多道工序,而且其中几道工序必须同步进行,才能保证食材制作的温度,所以大扁糖的制作至少需要5个人完成。更重要的是,制作中要保证房间温度和密封性良好,避免打开房间让冷空气进来,以免最后的糖稀拽不开。整个金牛大扁糖的制作过程,像是一场艺术表演,众人齐力合作,方能制成,颇具特色。

  寻味江淮“桃花源”

  本次“一次尝遍合肥美食”主题活动的举办地点也别有特色,那就是位于包河区大圩镇的“圩美·磨滩”。这里有着江南水乡的意蕴,被誉为江淮“桃花源”,在这里,游客既能沉浸自然乡野,也可享受便捷的现代化服务,已成为合肥一处城郊周边游的宝藏打卡地。

  走进“圩美·磨滩”,创意独特的民宿、绿荫环抱的田园、澄澈见底的沟渠……举目望去皆是景,秀美风光令人醉。每逢节假日,游客纷至沓来,精品民宿几乎“一房难求”。经过几年的打造,村庄面貌焕然一新,群众靠发展乡村旅游增收致富。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在合肥市包河区,以大圩镇磨滩村为样本,对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生活富裕等要求,正在积极探索乡村振兴的崭新实践。

  大圩镇磨滩村,距离主城区约16公里,三四年前还是合肥近郊的一个普通小村庄,村民们或务农或外出打工。如今,乡村、民宿、稻田、露营……众多“网红要素”齐聚,让这个默默无闻的小村庄成了一处“宝藏打卡地”。

  “圩美·磨滩”是合肥市首批乡村振兴重点项目。近年来,抢抓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机遇,包河区乡村振兴有限公司利用磨滩村原有的村庄肌理和自然资源,打造集文化体验、都市农业、乡村旅游、主题度假于一体的文化生态旅游目的地。

  在磨滩大街 品味舌尖上的合肥

  由合肥演艺集团倾心打造的5场精品文艺演出于5月17日正式拉开大幕   李予 摄

  女声独唱《和谐大家庭》 李予 摄

  “圩美·磨滩”有一处被网友们称为“如漫画般场景”的民宿群。圩美·磨滩民宿位于“圩美·磨滩”生态旅游度假景区内,紧邻大圩生态农业景区,占地80亩。圩美·磨滩民宿共有五个组团构成,分为“渔、樵、耕、读、茶”五种文化主题,满足不同住宿需求的游客进行选择。整个民宿在原先村庄的基础上进行升级改造,沿袭江淮古民居建筑风格,保留原汁原味的田园风光,展现圩文化特有的风貌,留住乡愁文脉。民宿在升级改造的过程中,非常注意当地的生态维护与修缮。为保留原址地树木不被破坏,项目组多次更改设计方案,对病枯树木进行营养补给,最终将当地树木景观完好地保留了下来,实现了自然景观与建筑设计的完美融合。

  搭上“文旅快车”,让磨滩这个籍籍无名的普通小村庄迎来了“高光时刻”,原本沉寂在岁月中的乡野村路、水塘沟渠、林木民舍,在匠心雕琢中重焕生机。而如今,“一次尝遍合肥美食”主题活动的举办更是能助力“圩美·磨滩”一跃成为市民游客心目中当仁不让的美食+旅游网红打卡胜地。

  五大特色活动嗨爆现场

  “一次尝遍合肥美食”主题活动还大胆尝试了新鲜美味的美食节与精品文艺演出、音乐节、艺术展、灯光秀、青年市集的融合,以跨界创意演绎,打造了多元消费场景,让我们看到合肥美食的更多可能性。

  由合肥演艺集团倾心打造的5场精品文艺演出于5月17日正式拉开大幕,至21日每天一场。节目精彩纷呈,包括歌舞、相声、快板、川剧、民族舞、戏曲联唱、器乐合奏等,向广大市民呈现丰富多彩的文艺盛宴。

  现场举办草坪狂欢音乐节,以自然为舞台,以晴空为幕布,打造“没有穹顶的舞台”,邀约摩登乐队和三轮车夫现场举办潮流音乐会,展示合肥特色文艺节目。

  同时,现场邀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行非遗艺术展览及非遗艺术表演,让游客沉浸式体验合肥传统文化。

  青年文化夜市展现丰富多彩的吉他弹唱、舞蹈表演,给予观众多元、新颖、独特的观演体验,为广大市民提供别样的文化大餐。

  除此之外,还结合磨滩特色水上资源,举办夜间灯光秀,打造动态夜游区域,让广大市民畅游梦里水乡,点亮合肥城市夜之美。

  并围绕“创意·生活·艺术”,开放圩美术馆、白丁图书馆,多维度展现合肥在地艺术文化特色,让艺术赋能乡村,发挥乡村最大的自然基因。(记者 秦鸣 通讯员 戴璐)

 

中安在线官方微博,中安在线官方微信二维码
来源: 合肥晚报  编辑: 刘晓东
相关新闻

中安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2-2008002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8228